APP下载

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创新

2022-06-08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灿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0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图书事业单位

文/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灿

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不同,其机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事业单位图书馆中文化建设是重要的组成。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但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没有实现事业单位图书馆建设的预期目标。因此,针对事业单位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创新措施,实现事业单位图书馆建设的目标。

一、目前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面对的挑战

(一)角色需要转变。传统的图书馆是对图书进行整理,管理人员依据图书的类型进行科学分类,并对员工借阅书籍情况进行记录。但这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管理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事业单位图书馆应改变传统的运营方式,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要不断转变思想,转化角色,从以往的管理人员角度,转变为服务人员,通过应用相关技术,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

(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个领域都加入了信息化技术,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速度更快,对于知识的渴望也随之提高。近年来,人们对于阅读更加重视,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需要改进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的发展中,为了保证图书借阅的效率,要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方便事业单位员工借阅书籍。无论是管理方面还是技术方面的书籍,事业单位都应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同时,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应引进相应的人才,促进图书馆管理的规范化、多元化,满足员工图书借阅的需求。

(三)管理趋向数字化。目前,图书管理已经趋向数字化管理。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对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一种代替,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融入各个行业和领域,信息技术已经在图书馆中普及。图书管理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知识,面对信息的更新,图书馆要及时更新文献,满足事业单位职工的需求。同时,增加电子图书的比重,由于电子图书不受环境的影响,员工利用更加方便,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技术进行优化。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是图书管理的机遇,可以提高工作效益。

二、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的阅读环境有提升空间。事业单位员工在阅读书籍时,需要身处良好的图书馆环境中,很多单位的图书馆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一味追求图书资源的丰富性,缺乏对图书馆自身设施建立的重视。例如:图书馆缺乏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员工在图书馆中会受到影响,阅读者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影响事业单位图书馆功能的建立。因此,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发展和改革创新,改善现有的图书管理环境。

(二)图书馆馆藏资源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个别事业单位图书馆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更新较慢。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图纸资源较为匮乏,对于社会各个方面也未能全面覆盖。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员工对于图书知识的获取更多依赖信息化设备,个别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者没有认识这个问题,电子图书管理资源仍未建立,影响图书馆资源的使用。

(三)图书存放无规则,借阅流程混乱。目前,个别事业单位图书馆存在书籍存放无规则的问题。这会极大增加借阅者在图书查找时的时间,对于图书管理者来说,提升了管理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如果图书馆缺乏对图书摆放规则的认识,随着事业单位购置更多的图书,书籍的管理难度会进一步提高,从而无法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工作人员会进入图书管理恶性循环中。同时,个别事业单位图书借阅流程混乱,存在借阅流程不规范的问题;个别事业单位的图书馆电子化程度较低,没有电子化借阅系统,而是沿用传统的手工记录,这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隐患,导致记录出错。个别事业单位由于人流量较大,在借阅书籍时存在无序管理的问题,不利于图书馆的正常运行。

(四)缺乏专业化的图书管理人才。事业单位的图书馆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想要提升管理团队,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作用。目前,个别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水平不高,部分人员对图书馆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对图书情报管理知识的掌握,缺乏图书馆管理的经验,导致在开展图书馆管理时,服务质量和效率不符合要求,限制了事业单位图书馆作用的发挥。因此,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是限制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因素。

三、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措施

(一)对事业单位图书馆的资源结构优化。对于事业单位图书馆中缺乏图书资源的问题,需要图书馆增加图书资源。同时,做好资源的优化整合,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单位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资源,从而服务单位员工的工作所需。在整理图书时,管理人员需要依据图书库和借阅室实际情况分类,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

(二)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观念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图书理念已经不符合社会的需求。同时,随着事业单位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功能不能仅局限于图书的借阅服务,还需要为单位员工提供一个可以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需要对图书馆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事业单位员工服务。同时,事业单位间也可以相互开放图书借阅,并针对图书馆建设进行研讨交流,从而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三)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事业单位进行文化建设时,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十分关键。如果图书馆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则会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推动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质量,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体系。想要从根本上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责任和制度,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予以明确,同时组织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管理培训,从而更好地服务事业单位图书馆。

(四)利用网络技术管理图书馆。事业单位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现今时代是知识的时代,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的图书馆管理体系,为单位员工提供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图书借阅和交流平台。在图书馆管理中,事业单位需要应用网络技术,建立符合单位自身特点的数字化网络平台。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图书馆管理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和业务,从而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例如:建立数据库,方便员工对书籍或内容进行查询,建立用户系统,方便员工对图书存放情况及图书借阅情况进行查找。同时,建立征求意见渠道,让全体事业单位员工对图书馆建设提供建议,便于员工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五)合理划分图书馆内部职能。图书馆是否可以提升管理质量,主要取决于内部职能划分是否明确。因此,需要坚持人性化原则。一是图书馆需要依据员工的需求进行职能划分;二是引进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组织机构优化,提高工作的协调性。随着科学发展,图书馆需对资源进行整合,缩减不必要的人员,加强团队的集中管理。同时,削减预算开支,用于新图书馆的建立。

(六)创新服务精神。在网络时代,事业单位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创新服务精神,不能单纯地依赖网络技术,而忽略了服务的本质。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只有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更多的人文关怀,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保障各项图书管理工作的真正落实。图书馆要引进现代化服务观念,创新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的服务理念,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组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利用网络服务推出一些全新的、个性化的服务。

四、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要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助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促进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步伐。新时期,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不足,结合图书馆实际,对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图书事业单位
班里有个图书角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