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2022-06-08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陈强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0期
关键词:职工心理政治

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陈强

企业长远发展离不开稳定的职工队伍支持,加强职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维持企业内部稳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培养广大职工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履行自身岗位职责,但是由于很多职工长期工作中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消极的工作情绪,不仅影响到工作效率,也会影响企业稳定发展。因此,需要企业高度重视内部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将心理疏导融入其中,相互整合,多途径落实,以便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内容和方法创新优化,加深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寻求共同融合发展。

一、心理疏导概述

(一)概述。心理疏导是一种针对不良心理问题的排解工作,对于一些长期存在抑郁、焦虑和暴躁等不良情绪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安抚情绪,改善心理问题。心理疏导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思政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内容。从心理学角度,心理疏导通过疏导患者的意识和情感,以此来缓解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最终实现心理疾病治疗的目的。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则是基于心理学相关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思想政治内容,针对人的心理展开思政教育。

(二)必要性。其一,以往的工作方法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来看,形式、内容和方法均需要同步创新,与时俱进,以此来迎合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工作需要。但是,多数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工作内容、方法也并未同步更新改进,更多的是相关人员口头教育和管束。心理疏导也仅仅是结合人的认知困境着手开展,针对性疏导职工的情绪状态,以便于更好地投入工作中。但是当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价值理念逐渐多元化,更加倾向于个体需求的满足,一定程度上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二,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目标一致。心理疏导是基于心理学内容来维护目标对象的身心健康,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人员潜能挖掘和发挥,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其中,更具人性化特点。而这一特点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趋近一致,说明二者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和相似点,促进二者融合应用很有必要。其三,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指明方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为了改善企业职工不良思想态度,保持高度工作热情,维持企业内部稳定,因此更加注重倾听和反馈职工群体的心声与看法,并帮助职工保持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展工作。通过心理疏导的融入应用,可以为职工提供表达内心的机会,疏导不良心理情绪,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展现自身看法,加深对企业的认知和了解。

二、企业员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日常工作压力较大。当代社会背景下,物质利益分配和调整是调动员工热情的主要手段,为了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多依据员工工作性质、内容和职务来调整工资分配方式,以此来满足职工的需要。但是,这种模式会导致职工之间竞争压力增加,相互竞争、相互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心理问题。同时,部分员工过分关注物质利益的获取,精神世界的需求却无从得到满足,思想波动较大,同样会诱发心理障碍问题。

(二)企业思想政治制度不健全。健全的制度是支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依据,伴随着社会的飞快进步和发展,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如果员工在民主监督中发现企业办事透明度不足,则会诱发员工的不满、质疑,长此以往将会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到企业内部稳定。如,部分管理者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为同事下绊脚石,或是处处设防,内部搞小团体,违背工作制度,导致企业内部环境压抑、混乱,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为员工带来心理压力,增加后续的心理疏导难度。

(三)复杂的人际关系。企业内部员工的人际关系,是导致员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企业经营发展中,面对上级领导的压迫,下级员工会出现抵触、畏惧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整体工作效率。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部分员工由于岗位认知不足,在面对复杂人际关系时毫无头绪,容易滋生猜疑和嫉妒等不良情绪,诱发心理问题。

三、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法

(一)激励法。激励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主要是对员工心理层面上运用鼓励和激励的方式疏导,并且与员工的具体工作情况有机结合,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增强员工配合度,以便于切实提升心理疏导效果。心理疏导中的激励法应用,将员工个人利益和激励机制整合在一起,可以赋予员工自我提升的动力,保持上进心。需要注意的是,激励方式不仅仅是物质激励,还要注重精神激励和期望激励手段联合应用,多种激励方式并存,更好地满足员工个性化需要,提升员工的成就感,获得可观的心理疏导效果。同时,切实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支持法。在企业员工心理疏导中,选择支持法,是指通过言语和行为方面的支持,针对性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和员工沟通交流,并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仔细感受员工的心理变化。在交流和沟通中找到问题所在,并通过点头与眼神的方式予以肯定,回应员工的诉求,令员工心理平衡,情绪稳定,缓解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更容易表达看法和观点,展露内心世界。心理疏导人员不要盲目否定员工的看法和观点,而应尝试着换位思考,倾听员工心声,并立足于员工实际情况,适当肯定和安慰员工,表示对员工的同情,潜移默化中提升员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结合心理学和思想政治学相关知识,积极融入心理疏导中,提升心理疏导成效,获得员工的肯定和理解。

(三)感化法。感化法即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感动他人,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人的情感是支持行为、语言和心理的基础,带着情感去做心理疏导,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动对方,实现情感共鸣。在情感交流过程中适当融入观点和看法,便于员工放松身心,卸下防备,勇敢地表露自身思想情感。也可以选择个体的真实经历,或是感人故事讲给员工,奠定情感基调,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支持。由此看来,感动法在员工心理疏导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推广应用。

四、心理疏导的应用措施

(一)耐心与员工交流沟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取得可观的效果,一个关键点则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耐心倾听员工的心声,渗透人文关怀理念到实处,带给员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如,某设备检修单位的一线岗位人员众多,由于年龄和性格差异,出现不同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和言语冲突,无法良性沟通,情绪激动时甚至爆发肢体冲突;工作消极不满,甚至故意损坏设备,任由故障恶化;一件小事直接影响到工作情绪,悲观沮丧,心理敏感,并表现出焦虑、抑郁、健忘等情况。对于此类问题,教育人员要耐心疏导,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消除员工不良情绪,团结同事,与他人和谐友爱相处。给予员工更多表达自身看法和观点的机会,耐心倾听和沟通,尊重员工的个体差异,鼓励员工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并且,在适当情况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适时引导,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思政工作者日常工作中,为了提升员工心理疏导成效,应充分发挥工会的帮扶作用。很多员工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困难未能及时解决导致,如进修深造的工学矛盾,单位内部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的矛盾,子女上学,婚姻和疾病等。工会是企业和职工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思政工作的主体,应发挥工会的作用来解决员工心理问题,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如,职工看病难,专家号挂号难,工会可以提前和医院联系,帮助员工及其家属集体预约挂号,也可以通过网络帮助,不仅可以帮助员工省去挂号时间,还不会影响员工出勤,让员工切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自然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出现,保持更加持久的工作热情。

(三)高度关注员工的日常心理变化。由于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现有的生活条件下,对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不断增强,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高度关注职工个体差异,在关注职工个体成长情况的同时,及时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导来改善员工不良心态,创设员工才华展现的环境,深度挖掘潜能,为企业长远发展打造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此外,企业可以努力打造职工之家,配备电脑、图书、健身器材以及音响等设施,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在繁忙工作之余缓解精神压力。如果是员工生日或结婚,通过企业的社会支持系统,献上贺礼与贺词;员工子女考学颁发 “成才奖”;员工家庭存在困难时,适当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和旅游等活动,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重视和关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正确看待员工实际情况以及个性化需要,尝试运用心理疏导方法去交流沟通。在平等交流下,帮助员工缓解身心压力,及时发现心理问题,针对性疏导,便于员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实现员工个体和企业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职工心理政治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办公室政治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职工摄影(2)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兰州铁路局职工摄影作品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