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骨超声联合骨量测定对官兵膝关节稳定性的评估价值

2022-06-07李晓萌程颜苓孙建新王卫红刘武岩党笑坤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肌骨骨量肌腱

李晓萌,程颜苓,孙建新,王卫红,王 哲,刘武岩,党笑坤

军事体能训练能有效提升军人身体素质和作战能力,是遂行作战任务、胜任使命任务的重要保证,呈现出科学化、体系化、专业化和实战化的趋势[1]。如何更好地保障部队从难从严开展实战化训练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将骨骼-肌腱-肌肉作为整体,以膝关节作为靶器官,用肌骨超声联合骨量测定多模态分析膝关节稳定性,为训练伤的预防,推进科学施训提供有效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疗养的资料完整的男性健康官兵200例,其中高海拔地域官兵95例,驻地海拔高度为2500~4000 m;低海拔地域官兵105例,驻地海拔高度<1000 m。年龄19~42岁,无明确心脑血管疾病。

1.2方法 记录所有体检者身高(cm)、体质量(kg),计算体质量指数。使用SONOST 3000定量超声式骨密度仪测定研究对象跟骨骨密度(BMD),在200 KHz~1.5 MHz频率下测得或计算出以下指标:①宽带超声衰减,以dB/MHz表示,可反映BMD和结构;②超声声速,以m/s表示;③超声骨量T值反映BMD:T值>-1为正常,-1~-2.5为骨量减少,<-2.5为骨质疏松。肌骨超声检查选用LOGIQE9超声诊断仪,采用ABADOM及MSK 模式。采取半卧、侧卧及俯卧位,适度屈曲膝关节,靶目标包括股四头肌腱、髌腱、半膜肌腱、关节软骨、前后交叉韧带、胫腓侧副韧带、半月板内外侧及前后角等。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 9.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官兵骨量减少的因素。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超声骨量比较 低海拔地域官兵105例,T值正常98例(93.33%),T值减低7例(6.67%);高海拔地域官兵95例,T值正常76例(80.00%),T值减低19例(20.00%)。

2.2影响官兵骨量的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海拔高度和年龄与BMD相关。高海拔地域官兵骨量减少发生的概率高于低海拔地域官兵,骨量减少发生的概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见表1。

2.3膝关节超声检查结果 对200例官兵进行膝关节及附属结构超声检查,按照骨量不同进行统计:58%的单元格的期望计数<5,故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BMD低者膝关节病变发生率高于BMD正常者(P<0.05)。见表2。

表1 影响官兵骨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2 BMD正常组与减低组官兵膝关节超声检查结果[例(%)]

3 讨论

随着多模态弹性成像、高清微血流成像、超声造影等技术的发展应用,超声研究已经由大体解剖图像呈现发展到微观血流观察,甚至组织纹理分析。SOGAWA等[2]证实超声检查肌肉纹理数据可以区分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疾病,并且可用于发病机制的研究。本研究将肌骨超声与骨量测定结合多模态分析膝关节病变,从多维角度为膝关节的保护策略提供重要实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海拔地域官兵骨量减少者约占6.67%,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明骨量减少与年龄呈正相关。分析主要原因:①训练集中在日照时间,可活化维生素D,有效促进钙的吸收。②训练内容包括负重训练、抗阻力运动,可有效造成肌肉的收缩,在外部压力下形成骨骼的应力。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方式,被WHO推荐为抗骨质疏松症非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案[3]。国外研究发现在应力的刺激下,骨构筑方式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以便适应负荷载重需要[4]。由此可见运动能减缓衰退,活化骨质生物学功能,促进机体骨质适密性改变,增强骨承受力。③我军官兵膳食营养搭配合理,满足每日钙摄入量标准。④本组研究对象年龄为19~42岁,研究发现超声骨量减少与年龄呈正相关,提示年龄是影响骨量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发现,高海拔地域官兵T值低于低海拔地域官兵。文献报道,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人群持续暴露在低氧的条件下,其低氧诱导分子(HIF-1α)水平会增加。刺激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可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肠道磷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磷[5-6],导致钙磷代谢异常。有研究表明,HIF-1α在促进FGF-23的表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8]。笔者考虑此结果是否与高海拔地区缺氧环境导致HIF-1α高表达,进一步促进了FGF-23分泌,影响骨代谢过程相关。但由于没有进行血清学研究,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

肌骨超声以其卓越的分辨力和穿透力为膝关节的稳定提供全方位、实时动态的影像资料。本研究中检出12例前交叉韧带的慢性损伤。有研究表明,常规的超声检查尽管不能明确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类型和程度,但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9-10]。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建议将前交叉韧带的超声初筛作为健康评价标准之一,避免因为临床表现不明显,失去最佳的康复时机。

本研究发现,BMD正常组发生肌腱病的概率远低于BMD降低组。据统计,肌腱病占运动软组织损伤40%~50%,下肢肌腱病的发病率为10.52%,甚至会超过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本研究数据初步验证BMD增加对肌腱及韧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骨量是维持关节静态稳度的重要因素。分析原因:运动可强化肌肉力量、增强核心肌群的控制能力,正向影响骨骼的应力,致骨质适密性增强,与肌腱及韧带形成正反馈的保护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其具体相关性。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官兵定期开展超声骨量测定,实时量化评估,对机体钙质流失及骨质的安全状态进行指标性预警;开展膝关节肌骨超声筛查,及早发现病变,避免部分损伤因临床症状不明显,延误治疗。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群体年龄局限,纵向分类欠缺进一步细化,未来需要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研究探讨其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肌骨骨量肌腱
肌骨超声检查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舒适护理在肌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