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T淋巴细胞亚群、痰菌转阴率及干扰素-γ的影响

2022-06-07刘晓华吴桂辉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抗结核亚群淋巴细胞

刘晓华,林 瑞,杨 瑶,吴桂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就诊的109例MDR-PTB,纳入标准:符合MDR-PTB诊断标准[5];接受规律抗结核治疗3个月以上;3个月内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耐多药;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恶性肿瘤者;年龄≥80岁者;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伴细菌性肺炎、肺癌等其他肺部疾病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者;药物过敏者。109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治疗方法 2组入院后予标准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环丝氨酸胶囊(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63)口服,每日2次,每次1粒。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364)口服,每日2次,每次0.6 g。1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6]: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T淋巴细胞亚群:2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值。③痰菌转阴率:比较2组治疗3、6、12个月后痰菌转阴率。痰菌转阴为连续2次以上痰结核杆菌培养(4周/次)结果阴性[7]。④IFN-γ:2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FN-γ水平。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28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1.7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均升高,CD8+下降,且研究组变化最为明显(P<0.05,P<0.01)。见表1。

表1 2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3痰菌转阴率比较 治疗3、6、12个月后研究组痰菌转阴患者数分别为15例、21例、35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16例、22例。研究组治疗12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的41.51%(P<0.05)。

2.4IFN-γ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IFN-γ为(23.22±2.65)ng/ml,治疗12个月后为(44.65±4.56)ng/ml;对照组治疗前IFN-γ为(22.65±2.98)ng/ml,治疗12个月后为(35.12±4.11)ng/ml。治疗12个月后2组IFN-γ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

2.5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治疗期间发生胃肠道反应4例、嗜睡3例、肝功能受损2例、贫血及周围神经炎各1例,总发生率为19.64%;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胃肠道反应3例、嗜睡2例、肝功能受损及周围神经炎各1例,总发生率为13.2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MDR-PTB发生率不断上升与不合理治疗等原因有关。MDR-PTB患者存在严重组织破坏,病灶周围多伴血供减少及纤维组织增生,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等耐药[8]。目前抗结核治疗是MDR-PTB主要的治疗方式,因患者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不少患者在治疗后病情进展[9]。该疾病传染性强、治疗难度大,故需寻找积极有效治疗方案来减少疾病对患者及公众的危害。

综上,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治疗MDR-PTB效果确切,能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还能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IFN-γ水平,有利于控制病情。

猜你喜欢

抗结核亚群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莫西沙星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的影响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抗结核药+保肝药≠预防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