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07翁荣珍
翁荣珍
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度的不断加剧,带来了精神障碍病种发病率的逐年趋高[1-2],精神分裂症在精神障碍病种序列中属重症类型,且多数虽经治疗仍会留存精神残疾问题,是人群精神致残的重要成因之一[3]。单纯抗精神病用药可实现一定症状改善之效,但在社会功能改善方面用药价值不高,且长期用药所致系列性不良反应亦会造成用药依从性的明显下滑,最终难获良性远期预后结局。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指借助于为慢性精神病种病人创设康复训练与活动机会而促升其人际互动、生活适应、生产能力等的康复工作方式,本研究尝试采用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施加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47例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同类病人设为试验组。纳入标准:精神分裂症确诊者,病情稳定期,年龄≥18岁,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躯体疾病,严重自杀倾向,严重困扰性行为,暴力倾向,四肢残疾,家属拒绝参与[4-5]。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51.47±10.62)岁;受教育年限(11.60±3.54)年;精神分裂症病程(30.17±10.52)个月;首发19例,复发28例。试验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 51.60±10.42)岁;受教育年限 (11.45±3.67)年;精神分裂症病程(30.33±10.25)个月;首发20例,复发27例。两组病人精神分裂症病程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精神分裂症住院常规模式施护,试验组接受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干预,日间至医院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住院护理干预,并加用系统康复护理,夜间返回家庭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为:①心理康复。责任护士以支持性心理辅导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施以集体辅导与个体辅导[6],针对护理对象实际心境状态展开目标明确的纾解疏通,组织团体认知课程,倾听护理对象心声困惑,做好解释劝导、正向引领,每月行支持性心理护理至少2次,每次为时60 min。②社会康复。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承担日间社会康复训练师,依每一个精神分裂症者社会功能缺陷项目与程度定制个性化社会康复训练方案,康复手段包括:组织并鼓励护理对象参与其感兴趣的文体活动,组织丰富的工娱治疗活动,开展手工艺品制作训练活动,组织书法绘画训练活动等,对于参与度高、活动积极性良好、表现优异的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施以高调肯定与褒奖,一方面对其自身形成积极的社会康复阳性强化,一方面为其他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树立起榜样激励机制,对积极性低下、表现不佳的护理对象不做指责批评,耐心分析其不积极、表现不佳的成因所在,在给予充分支持鼓励的同时进行消极行为成因的针对性解决。③自我管理康复。邀请精神障碍疾控领域权威专家开展专项讲座,传授系统化的精神卫生知识、自我管理技能,责任护士于各项护理接触活动中,以碎片式教育法反复进行自我管理价值渗透、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定期行用药自我管理、自我监测技能等的观察评估,针对自我管理误区、薄弱点、偏差、盲点等进行针对性扭转、补足、纠偏、扫盲干预[7]。
1.3 评价方法 ①以简明精神病量表[8](BPRS,Brief Psychiat Ricrating Scale)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施加测评,总评分范畴在18~126分,分值愈高提示该精神分裂症病情愈重。量表信度为0.912,效度为0.896。②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对两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行相应测评,含测评条目11个,皆赋为0~2分,总分值范畴在0~22分,分值愈高提示该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愈佳。量表信度为0.869,效度为0.708。③以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9](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scale,PSP)为工具对两组研究样本行相应测评,包括自我照料、攻击与扰乱行为、社会关系与个人关系以及对社会有益活动,总分值范畴在0~100分,分值愈高提示该测评对象个人与社会表现愈佳。量表信度为0.805,效度为0.817。④以卢森堡自尊量表[10](Luxembourg Scale of Self-Esteem,SES)为工具对两组护理对象行相应测评,总分值范畴在10~40分,分值愈高提示该护理对象自尊水平愈高。量表信度为0.77,效度为0.523。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BPR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ITAQ、PSP、SE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 结果
3 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且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极高。近年来国内外都有大量研究报告,国外研究更多倾向于理论性研究;而国内侧重于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单独治疗,音乐治疗研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虽然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症状,但治疗效果不显著[11]。本研究发现,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者的精神症状。精神疾病是世界范畴内的第四大致残病因,精神障碍者健康管理已成为沉重家庭社会负荷[12]。限于精神障碍疾控资源的有限性,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例均会于药疗获得症状控制后、仍遗留类型各异、程度不等认知行为个性异常以及残留精神症状的状态下出院接受家庭康复[13],故需对该类病人施以持续性的精神康复支持[14]。日间系统式康复为精神病种病人提供了综合性、丰富性、目标明确的日间康复服务,使精神疾病病例日间接受康复管理、夜间享受家庭温馨,是医院-家庭联合康复的重要组织形式[15]。本研究将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之中,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精神分裂症病人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可提升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成效。究其原因,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为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创设了精神康复治疗与社会回归兼顾的干预时间与空间,护理对象日间、夜间处于不同康复环境与氛围之中,视野得以开拓,心境得以放松,同时接受社会感、集体感、家庭感关爱支持,为其重拾生活信念感与信心感奠定坚实基石,利于其病情康复,形式多样的康复活动,致力于系统化、计划性培育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参与康复的意愿与行为,使之因病所致自卑感、孤独感得以纾解,社会回归脚步加速,自我健康管理扎实有力,故而实现了较好的精神症状缓解之效[16]。
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者的自知力、治疗态度与自尊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精神分裂症病人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分析原因可能为,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者与护理对象高频次开展深层次交流沟通,以激励、增强、强化等方式,使护理对象充分获取情感维度的支持,增进其疾控自信心,使其自消极态度转变为积极态度,与此同时,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还注重对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疾控知识技能的有效传授,可助力护理对象学习掌握对自身精神症状做出评判分析的能力,进而促升了其疾病自知力[17-18]。表2数据还显示,试验组精神分裂症病人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在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个人及社会表现方面亦具备积极性,原因可能在于该类康复护理的开放性管理属性为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职业训练、工娱活动机会,有意识地引领康复对象于上述活动中获取与感知成功体验,可自生理、情感两方面自如应对生活中压力,使之更具个人表现信心与能力,社会回归信心与技能获得提升[19]。表2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精神分裂症病人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可助力精神分裂症病人获得更高的自尊水平,原因可能在于,该类康复护理模式面向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提供了针对式户外活动、娱乐与训练机会,可助力护理对象于轻松状态中自然掌握人际交往、自理生活、自我疾病管理及回归工作等技能,在低压力甚至无压力状态下促升精神分裂症护理对象康复质量,对之形成积极的心理社会支持效应,使之顺利完成自尊的重建与提高[20]。
综上所述,采用日间系统式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施加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精神症状、治疗态度、个人与社会表现,促升其自知力、自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