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与X 线检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征
2022-06-07韩松
韩松
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好发于儿童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乏力等症状。儿童由于表述不清,早期难以诊断,且发病后容易出现多器官与组织受损,最终危及患儿生命健康[1]。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无特异性,不易早期诊断,因此如何寻找一种有效的检查方式是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的关键。X 线与CT 均是临床常用的支原体肺炎诊断方式,其中X 线检查最为常用,X 线检查费用低,尽管临床应用较多,但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检查确诊率始终未提高,导致部分患儿因病变位置与程度造成漏诊与误诊;CT 检查安全无创,对于肺及周围组织显像良好,可提供清晰病灶形态与病变范围,是目前肺部多种疾病首先检查方式。本院通过分析81 例疑似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CT 与X 线检查的结果,旨在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4 月~2020 年11 月在本院儿科门诊接受诊治的81 例疑似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45 例,女36 例;年龄1~12 岁,平均年龄(6.3±2.2)岁。经询问所有患儿均有咳嗽、发热及胸闷等症状,并对患儿行实验室化验等检查。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儿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均行CT 及X 线检查且检查结果明确。
1.2.2 排除标准 先天性疾病患儿;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异常患儿;严重感染及伴有心脏疾病患儿。
1.3 检查方式 在患儿家属同意基础上,所有患儿同时行X 线检查与CT 检查。
1.3.1 X 线检查 采用本院X 线光机(普朗医疗公司,PLX203),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对患儿进行检查,摄取靶片距离设置为2 m,常规采用正侧位片,对病变位置重点观察,阅片采用集体阅片,由两名影像学专家进行综合评估。
1.3.2 CT 检查 应用本院飞利浦52 号CT 机,扫描范围包括胸廓起端与肋膈角下缘,扫描厚度设置与层距设置3 mm,纵隔窗(L50,W500),肺窗(L2400,W950),观察病灶密度与分布位置等信息,对成像结果进行记录,由影像科医师进行判断[2]。
1.4 观察指标 以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比较 经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显示,81 例患儿中,69 例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包含左肺22 例,右肺35 例,双侧肺12 例。X 线检查显示56 例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其中真阳性49 例,假阴性20 例,假阳性7 例,真阴性5 例,漏诊率29.0%(20/69);CT 检查显示62 例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其中真阳性60 例,假阴性9 例,假阳性2 例,真阴性10 例,漏诊率13.0%(9/69)。CT 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 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比较(%)
2.2 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比较 81 例疑似患儿经X 线及CT 检查均提示肺组织发生实变,其中,CT 检查的肺门影明显增大及肺纹多、肺门影明显增大占比低于X 线检查,斑片影、大片影联合肺门影、胸腔积液占比高于X 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比较[n(%),n=81]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儿表现为发热、哭闹、食欲不振等,早期诊治可降低对患儿身体造成的损害。传统X 线检查主要通过对患儿肺部阴影、纹理情况以及肺部间质浸润情况进行评估,最终对是否患有支原体肺炎进行诊断[3]。近年来,CT在支原体肺炎诊断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临床检查价值显著。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门诊收治的81 例疑似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在自愿基础上行X 线与CT 检查,探究两种检查方式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能。结果显示:经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显示,81 例患儿中,69 例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包含左肺22 例,右肺35 例,双侧肺12 例。X 线检查显示56 例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其中真阳性49 例,假阴性20例,假阳性7例,真阴性5例,漏诊率29.0%(20/69);CT 检查显示62 例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其中真阳性60 例,假阴性9 例,假阳性2 例,真阴性10 例,漏诊率13.0%(9/69)。CT 检查的敏感度87.0%、特异度83.3%、诊断符合率86.4%均高于X 线检查的71.0%、41.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81 例疑似患儿经X 线及CT 检查均提示肺组织发生实变,其中,CT 检查的肺门影明显增大及肺纹多、肺门影明显增大占比低于X 线检查,斑片影、大片影联合肺门影、胸腔积液占比高于X 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支原体肺炎早期,X 线检查可表现为肺部纹理增粗,部分患儿出现网纹状阴影,病变组织边缘变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晰,且随着病情进展,患儿肺部出现节段分布斑片状致密影,分布范围主要于肺门处,且逐渐向周围扩散[4]。X 线具体表现为肺门与近心位置出现小斑片状,致密阴影;多见于双肺下叶,边缘模糊,肺间质浸润见心外缘与肺内带,肺门影出现增大。CT检查腺泡实变影表现为斑片状、节段性分布,边缘呈模糊高密度影;腺泡结节影表现为边界模糊,病变处密度增高,伴有支气管气相影[5]。支原体肺炎CT 检查双肺均可见,直径<1 cm,气管壁及支气管上血管束增厚、增粗,肺门影增大,胸腔积液患儿表现明显,患儿积液量少,伴有不同程度胸膜增厚等。值得注意的是支原体肺炎不仅出现肺叶病理性病变,周围间质及组织也会出现损伤,部分患儿可出现空洞化、胸腔积液等,因此临床诊断时应详细阅读患儿影像学检查结果,提供详细准确的诊断信息。
综上所述,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CT 检查结果优于X 线检查,可提高检查准确符合率,同时影像学表现更具有特征性,临床诊断率高,操作简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