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2-06-07丁晓月
丁晓月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从而探索全新的实践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具体构建方式。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教育现状以及个人素质等予以抽样调查,从而评估学生的自信心、满意度以及教育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对其创新创业支持率为32.89%,学生自身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次数(2.28±2.37)次,周围参加创新创业类活动为(3.98±2.88)名。结论: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与家庭支持度较低,缺乏实践性与多样性,且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案例教学与创赛实践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未来高校领域成果转化的一条必经之路。伴随“大健康”时代来临,社会对于医学技术的需求与当前医学技术尚不够成熟的成果之间显然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当前,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究,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资源不均衡、师生教学不匹配、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1]。因而,对学生教育需求予以进一步的调查,并有针对性地改革教育模式,从而实施规范化的教育方案,对于教育发展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充分了解了医学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以实行规范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就读于资阳市的两所高等院校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240名学生纳入研究,其中男生109名,女生131名;学生年龄为18~21岁,平均年龄(19.62±2.48)岁;纳入标注:①资阳市某高等医学院校就读的全日制学生;②就读医学相关专业,如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及护理专业等。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应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的240名学生基本情况、教育现状以及个人素质等情况予以抽样调查,在调查前需向学生介绍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要求以及填写方法等,以征得其统一,且每张调查问卷需要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以选择题的方式考察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展开以及受双创教育的现状;采用素质量表对高校学生的创业需求、创业能力、心理品质、专业知识以及环境掌控情况予以调查,每个项目设置为5题,共包含25道题目,应用Likert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每道题1~5分,得分越高则表示学生创业相关素质的评价越高。
1.2.2 案例教学法
应用CBL教学模式对教学进行合理编写,包括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共三个板块,分别由校、院两级具有丰富创新创业教学经验的团队完成。从创业比赛公司提取真实案例用作教学素材,在原有素材基础上予以适当修改与整理,在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中挑选薄弱环节予以喜欢,以教学目标为参考对学生予以自信心及满意度综合评价。共包含2个维度,13个条目,均应用Likert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则表示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自信心以及满意度越高,其中自信心量表的满分为20分,而满意度量表的满分为40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中位数(四分位)予以表示,并应用U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现状问卷调查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240份,其中有效问卷225份,有效回收率达93.75%。受调查学生中,家庭对其创新创业支持率为32.89%,学生自身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次数(2.28±2.37)次,周围参加创新创业类活动为(3.98±2.88)名。根据统计结果可知,调查对象中仅有61.33%曾接受创新创业教育。
2.2 案例教学
本参与教学实践试点的学生,其自信心量表得分为20(19,20)分,满意度量表得分为40(32,40)分,教学实践试点效果评价量表得分为78(73,80)分,促进创新能力得分为20(18,20)分,提高创业素养得分为20(18,20)分,实践效果得分为20(19,20)分,到达目前与期望得分为20(20,20)分。总体而言,学生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较为满意,认为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其达到自身目标与期望。
3 讨论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与教育技术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国家日益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事业,近些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了评估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医学专业具有专业性、长培养周期性等特点,且就业形势严峻[2],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改革面临诸多挑战。
通过研究结果可知,目前,两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已经全面开展,并在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创业氛围,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①社会与家庭支持度低:家庭背景对于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影响[3],本研结果现实,学生创业活动中,家庭支持率仅为32.89%,因而,应向社会以及家庭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宣传活动。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性与多样性: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教学改革在科技的进步以及产业化成果创新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中,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中表示,缺乏一定的实践机会,且内容与自身专业度的结合性较差,具体形式局限于课程及讲座,综上所述,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社会与家庭支持度低、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性与多样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搭建与发展尚未成熟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案例教学以及创赛实践教育,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本研究仅针对资阳市两所高等院校开展调查与实践,结果的普及度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本研究仅以学生的角度展开调查研究,从而发现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薄弱点,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要从院校团委以及课程教师等方面着手,从而研究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使获得的资料更加全面。最后,本实践教育所普及的学生,范圍较小,未来可以通过建设规范化的平台,从而向高等院校学生普及更加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梁仕华.基于大学生需求视角的高校创业教育优化对策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20.
[2]余燕岚,丁国庆.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6):481-48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