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2022-06-07万雪萍
万雪萍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化教学已经得到众多研究学者以及专家的普遍认同.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数学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策略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投入使用要与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十分符合, 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还能有效保护学生的天性,实现学生快乐学习、成长的目的.由此可见,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學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目前,在小学教学中,这一阶段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正确的政治道德观点,让学生懂得讲究卫生,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发展健康的体魄.
三、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较少,一些教师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不停地板书,下课就离开教室.同时,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新颖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无效授课,从而减少学生接受知识的份量. 师生之间互动较少,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重点、难点来不及提问,以及教师讲解得不及时,从而降低学生的数学成绩.这样一来,学生在上课期间很难集中注意力,对知识点记得不牢固,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
(二)课堂趣味性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只会通过写板书讲授一节课,过于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少对知识点的趣味性讲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小学生本就贪玩,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下容易分神.同时,数学和生活原本就是互相联系的东西,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脱离实际生活,就会导致课堂缺少趣味性,使学生接收的内容过少,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将前后所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巩固,这是现在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个弊端.
(三)学生自身的学习原因
数学是每名学生从开始学习时就要接触的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很简单的学科,让学生更有信心地学习数学,造成数学一学就会的假象,导致学生对数学的重视度逐渐降低.部分学生会认为数学乱蒙也能得到高分,选择题居多数全凭运气,所以对于数学学习完全不上心,认为运气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地发现这些问题,并及时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视度.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那么教师的授课将毫无意义.在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居多,他们没有人督促学习,所以重任全都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在这个时候,教师应当提醒学生主动学习.
四、教学方法生活化
(一)情景化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把学生引到所设想的那个情景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把课本上死板的知识点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收信息,进而进行更好的学习和应用.
教师可以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设计假设问题,如这节课学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买菜的情境:妈妈让小明去买菜,小明想吃番茄炒蛋,家中有4个人,小明吃1个鸡蛋,其余三人都各吃1个鸡蛋,小明不爱吃番茄,姐姐不爱吃番茄,一共要买几个番茄、几个鸡蛋?1个鸡蛋1元,1个番茄1元5角,小明一共要给老板多少元钱?小明付给老板20元钱,老板应该找给小明多少元钱?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买日常或学习用品付钱、找零的情况说出来,一起进行计算.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能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直观教学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让学生多实践,让学生多有一些参与感成分在里边,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用心地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讲课,激发学生对数学这个学科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采用某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例如,在讲解生活中的圆球状物体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体育小视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实物,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 如教师可以直接拿一个圆球状的物体进行授课,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了解圆球状这个概念,眼睛看得见,手摸得着,给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也有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三)游戏法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课堂游戏化也是一个可行的举措.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游戏就是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开展几个小游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课堂氛围.这样能使学生参与进去进行学习.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在背乘法口诀表时有些困难,为使他们很好地记忆,教师可以将其改编成歌谣,也可以将其改编成游戏配乐.同时,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搞笑视频让学生背乘法口诀表,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样不仅能使教学效果更好,而且能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五、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买菜结账等细微的问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方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对学生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询问教师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自己不理解的点,进行自我调节和理解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目前,部分学生被动地学习数学,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感觉到学习数学很困难,这是因为这些学生不能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做不到学以致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听讲,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没有主动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期待教师主动说出正确的答案,不用自己思考.这些学生缺乏主动探索能力,而且实践能力没有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进程必须加快步伐.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已经得到教育局的高度重视. 从小学数学课本的编写程度来看,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生活化的题目缺乏一些创新性,导致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与时代的要求相脱节.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对教材进行创新,充分地充实教学内容.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比较注重逻辑思维推理,忽略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就是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由于没有为学生留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和心理.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六、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下教育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小学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部内容必须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否则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就是失败的.然而,有的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证明自己已经接受这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并且已经实施新的教学方案.最需要明白和注意的一点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需要和课本上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但不是强硬的、没有限制的、没有目的的生活化.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要全身心地融入学生群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一起交流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教师只有和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沟通,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中的小细节,积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使他们更有信心学好数学.
(二)把思考的机会还和学生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当下新的教学模式,数学这门学科和别的学科与众不同.部分教师选择的授课方式通常是挤牙膏方式,在授课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暗示和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缺少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将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反倒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好处,让学生更加依赖教师主动说出正确答案,不会自己主动思考.
(三)把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允许学生自由活动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罗杰斯也说过,自由程度越多的学习,身心投入程度就越多.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分出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强制要求学生继续听其授课.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可以发展个性的空间,不得占用学生的自由学习时间.相反,教师应该给学生时间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充分地用脑、动手,这样对课堂氛围和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都大有益处.
(四)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教师有意向对其进行专项训练.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出错,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然后故意制造矛盾冲突,引发学生开始动脑争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大脑高速运转,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七、对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实施该如何做
(一)营造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注重讲解课本中的知识,而忽视与学生进行交流,无法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样是错误的.从长远来看,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将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从而对此失去兴趣.学生会对授课教师过于依赖,不想动脑,一味地沉迷于教师所给的答题模板中,只会按部就班地套路答题.一旦题目格式有所变化,学生将不会完整地作答.因此,授课教师应该丰富授课的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如制作一些有趣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从而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
(二)注重数学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学会思考和自我反思,知道和明白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用新的角度和眼光看待数学和生活问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发挥有效的价值.
(三)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生活化教学
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打破固有思维,转变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地进行创新改革,主动带领学生拓宽视野,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缓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简单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促使学生发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亮点,从而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有效学习,不断提高数学知识水平.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活动
在现代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逐渐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加课外拓展课程.这些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如小型交流学习、学生社团俱乐部等,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某些娱乐活动中发现数学和了解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社团、数学俱乐部作为数学课的延伸部门,学生在里面将学习到比数学课堂上更有难度的知识,也能对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巩固,从而主动地进行一个数学小总结.
数学小型交流会是指在某一个空闲阶段,两个班级的同学处在一个教室进行课本知识、解题技巧、简便运算等的互相交流.两个班级的同学互相聊聊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也可以对上一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一个学习情况小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改进.
八、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在新型的教育观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是必然措施,也是明智之举,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理解能力、记忆力等都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丽,乔友雪 .有效利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8):91-92.
[2]贺永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学周刊,2018(5):97-98.
[3]唐义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8(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