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中年级语文随堂练点设计的有效策略

2022-06-07沈清乔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5期
关键词:整体感知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沈清乔

【摘要】笔者立足所任教年级的学生实际,提出以“随堂练点”作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巩固当堂课所学习内容的载体。在课初、课中、课末三个不同的教学时间里,链接“随堂练点”。结合样例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随堂练点设计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堂练点;有效策略;整体感知;体悟文思

我们通过课堂观察、知识检测等途径了解到我校中年级目前存在以下阅读教学问题:其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表层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文字表面,对文本本身及背后的深层含义无法充分体会,缺少对文本的感悟。其二,课堂交流虚假化。目前的课堂多为围绕几个问题开展“问答式”教学,学生往往说得头头是道,真正写下来时却语句不通。教师口头问,讲得很清楚,但学生缺乏“析题”锻炼,到了纸笔考试时就出现审题不清的情况。我们觉得,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并重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一节语文课只有 40 分钟,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来巩固当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我们目前所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一个实践与训练巩固的载体。经过考虑與筛选,“随堂练点”成为我们目前最为合适的载体。我们要根据课文教学的目标及重难点,把练点链接在不同的教学时间里,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课初练点,搭起整体感知之桥

(一)提供框架,助力提炼

新课标要求中年段的学生,能“复述读过的故事,概括文本的内容”。初读课文时,我们往往安排了“用自己的话来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教学任务。笔者所执教的四年级学生通常会将简单概括课文内容与复述混淆,表达时出现大量的过程细节或者干脆摘读文中句子。因而,在初步接触这一类的问题时,笔者通常会用随堂练点作为学习支架。

执教《小英雄雨来》时,在第一课时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概括框架,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_________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____掩护___________,机智地同________作斗争的故事。

这样的设计有效地降低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也留给了学生一定的表达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明确了主要内容就是回答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之后,逐步减少框架也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智取标题,梳清脉络

《小英雄雨来》一课,课文较长,用序号的方式分为六个部分。基于文章这样的编排特点,笔者先示范引路,引导学生以雨来为主体,概括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智勇斗鬼子、怀念雨来、机智脱险;再让学生用串联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落实了“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课时目标。

(三)巧借表格,理顺文脉

表格整理,有直观、明了的特点。列表也是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写作顺序,检测学生提炼信息能力的有效手段。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时就以一张太阳变化表贯穿教学的始终:

教师用书对这一课的教学建议是在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日出时的景象发生了哪些变化,体会按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写法。师生通过共同完成这一表格,便可落实这一教学任务,带领学生领略日出时的景象。

学一篇课文,如果没有着眼全文的目光,没有立足整体的思路,很难更好地落实局部阅读任务。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有效的随堂练点,能更好地为学生搭起一座整体感知的桥梁。

二、课中练点,搭起体悟文思之桥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儿童生活等主题。所选择的课文多有文质优美,结构精巧,内涵深远的佳作。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多还停留在具象阶段,较难体会作家们抽象的情感及文章主旨,这时就可以用恰当的随堂练点进行辅助。

(一)创编故事,丰满形象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文中,奶奶讲的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人物神奇地得到宝葫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奇妙的变化,文中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给学生的创编留有很大的空间。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挑选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展开想象:谁?在什么地方得到宝葫芦?宝葫芦给他带来怎样的变化?在交流环节中,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奶奶”讲故事,教师以“王葆”的角色提出一些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将故事编得更好,使创编活动和课文情境能够有机融为一体,进一步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这一练点的设计,构建了一个开放且具有活力的课堂,充分调动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想象力,并勇于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分享给身边人,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心,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服饰,讲给同学听。”

(二)想象补白,丰盈情感

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会在很多地方留下空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语文教材也不例外。我们教学时,可以借助随堂练点,让学生在文本空白处展开想象,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黄继光》一文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课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充分展示了黄继光视死如归的影响气概。笔者在“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这一句后面,让学生补充黄继光和负伤战友的对话。从对话中感受不只是黄继光,所有志愿军战士都将生死置之度外,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品质。

(三)拓展扩写,丰富情节

语文课本当中有很多地方为了避免重复,详略得当,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对这些略写的部分进行扩写,来丰富故事情节,提高读写能力。

《女娲补天》一文中,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课文只写了一句话“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但却是后面情节发展的铺垫,也是表现女娲形象的重要内容,同时可以借此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笔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个过程说清楚、说生动。紧紧依托这个句子推进故事的创编过程,同时在创编故事中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想象一下,女娲从哪里、怎样拣来这些石头,经历了哪些困难。请你试着把寻找五彩石的过程写具体。

三、课末练点,搭起内外勾连之“桥”

一篇小学语文课文最多不过千余字,要想在这方寸“螺蛳壳”中做“道場”,并且要做出水平,做出别样的情趣来,就少不了课外文本材料的拓展。巧设练点,让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巧妙结合,实现课内外知识交融共通,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一)及时铺垫,降低理解难度

当课文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陌生难知时,教师需要用课外文本材料给予一定的铺垫,让学生“软着陆”,从而顺利接受新知。这时的“课内外勾连”是“缓冲带”,是“润滑剂”,是旧知与新知间的“桥梁”。

《琥珀》一文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推测依据,体会语言的生动。教学时,学生提出“为什么陆地会沉下去,海水会漫上来,树根腐烂,为什么松脂球不会腐烂”等问题。笔者知道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了解琥珀的形成需要地下深处的高温和高压。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对课文中“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等句子会有更深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阅读链接”中的表达与课文相关段落的表达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体会课文表达的生动、形象。

(二)随堂检测,反馈学习深度

课文解读之后,我们往往忽略了检测学生在本节课的收获。总以为教师讲了,学生就了解了。借助课末练点,检测学生所学,很有必要。

教学《白鹅》一文时,结合课后练习,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点: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请你写一写。

谢绝口述,改用纸笔。真切地反馈学生的思考和书面表达能力。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白鹅高傲有趣的形象,这样用反语来写,洋溢着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三)内外对读,提升阅读厚度

“课内外勾连”是信息的扩充,是资料的再生,是语言的积累,是阅读厚度的保证。

《白鹅》一文的教学中,在感受白鹅的“高傲”,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之后,笔者出示了“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结合课后习题,设计了练点:同样是写鹅,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两篇文章在表达上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完成下表:

通过这样比较相似的写法,带领学生领略语言的趣味,加深对“明贬实褒”这一表达方式的了解。

随堂练点设计之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但我们坚信,一路探索,一步一脚印,每一脚都能“踩出水花”,“练点之花”在课堂余晖的映照下更耀眼、绚烂。

参考文献:

[1]王建文.小学语文随堂作业与教学有效链接的策略研究[J].丝路视野,2017(6):111-113.

[2]刘婷.如何利用作业随堂化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102.

[3]邵跃茹.浅谈随堂作业设计在学生文本阅读中的作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0):408-409.

[4]秦玲.课内课外相辅助,熟读精思子自知——小学语文名师阅读教学中“课内外勾连”艺术赏析[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6(9):65-66,67.

[5]许秀丽.借文本勾连,拓展语文阅读新思路[J].课外语文(上),2016(4):117.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整体感知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探索
运用“四步阅读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浅谈诗歌教学优化举措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