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策略举隅
2022-06-07苏国平
苏国平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教学中,简便运算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应灵活掌握的计算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简便計算技能、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认真研究并把握简便运算教学的基本内涵,了解简便运算教学中实际面临的问题,然后立足于问题,培养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设置讨论活动,增强学生的简便运算思维;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生活化运算能力;通过对比与观察,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引入最优化思想,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实践证明,小学数学教师立足于简便运算教学现状,引入多种简便运算教学策略,能够从不同方面显著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与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简便运算;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的简便计算技能,还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运算能力,学会对简便运算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的计算学习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学生应算得正确、算得迅速,在计算时需要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灵活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加强开展简便运算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思维与计算能力.
二、简便运算教学中的基本概述
简便运算,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运算定律展开简便计算.具体来讲,学生需要根据算式的特点、数的特点、运算定律等要素进行简便运算.在运算的过程中,学生一般可以将原本复杂的算式转化为易于理解、便于计算的更简单的算式,这就达到了简便运算的目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数学领域,计算是一种特殊的智力操作技能.然而,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之后要将其转化为技能,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即认知—分解—组合—自动化这一过程.
因此,复杂的计算技能可被分解为易于理解的单一技能,学生只需要对分解之后的单一技能进行掌握并组合起来,形成一种复合型的计算技能.在这之后,学生在经历综合性的训练之后可以自动化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在真正运用计算技能解题时加快自己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思路、正确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这意味着学生的计算速度得到了不错的提升.也可以说,学生经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之后再展开综合性的训练,能够更好地理解算理,并掌握好简便的算法.
三、简便运算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简便运算教学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发生了滑坡的现象,表现为计算速度减慢、计算正确率下降等.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以下三个问题.
(一)简便运算类型复杂,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
对于学生而言,由于简便运算的类型比较复杂,存在较多的变式情况,他们在运算时容易混淆运算定律,如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等运算定律容易混淆.学生在容易发生知识混淆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各种计算错误.学生在理解模糊的情况下,在计算时会显得犹豫,不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使得计算速度变得缓慢.
这些简便运算的学习现象会让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成效受到影响,甚至逐渐削弱学生对简便运算的学习信心,不利于学生在简便运算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将简便运算教学的重点放在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上,要让学生理解简便运算的算理,学会看清简便运算问题的本质,不再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有利于学生快速找准简便运算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
(二)简便运算意识薄弱,思维能力发展不足
目前,部分小学生尚未形成较强的简便运算意识,他们在具体的简便运算教学活动中会因自身思维能力发展不足,难以对简便运算的学习技巧进行有效的掌握.同时,学生的计算学习能力不够强,在计算时对运算定律、算法思维过程等缺乏足够的理解,从而产生这样的认知:简便运算一点都不简便.这意味着学生在简便运算学习中遇到了不小的困境.
目前,部分教师在简便运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力度不足,导致学生尚未具备足够的思维能力突破上述学习困境.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简便运算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简便运算是一项核心的学习内容,还要让他们认识到简便运算能力是自己应具备的重要数学能力,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的简便运算意识,在有技巧、有方法的前提下不断展开简便运算,在解决简便运算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简便运算教学僵化,教学指导存在问题
从数学教学方面来看,部分教师按部就班地开展计算教学,并不了解学生在计算方面的学习实情,没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在接下来的简便运算学习中难以有效掌握巧妙的运算方法.有些教师在开展简便运算教学时,并不注重引入多样的指导方法,未对学生的简便运算学习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这体现了简便运算教学僵化的特点,意味着简便运算教学没能有效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影响,整个简便运算教学的发展活力不足,影响了学生对简便运算教学的学习情感态度,使他们缺乏学习兴趣,不注重自主优化个人的简便运算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思维,让简便运算教学朝着全新的方向发展,要从多个方面满足学生在简便运算教学中的实际学习需要.
四、简便运算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立足于问题,培养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
小学生在简便运算教学中面临着诸多的学习障碍,其中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比较浅薄.针对这一点,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可以进行简便运算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简便运算的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简便运算意识,甚至在以后的数学计算学习中养成简便运算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注重立足于某个核心的数学问题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使他们在问题驱动下列出算式.在学生列出算式之后,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思考:如何才能用简便的运算方式求出算式的结果?2F728C8C-6CA5-42D8-A688-60C50814F6C8
目前,很多教师开始重视根据教学主题提取关键的教学问题,落实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有效的课堂问题激活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围绕简便运算这个学习主题展开主动性的探究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节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要计算2018年究竟有多少天,那么你们会如何计算?”在这一问题下,缺乏简便运算意识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先将12个月的天数一个个加起来,再计算总和并得出答案.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渗透简便运算理念,引导学生运用简便的数学算式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首先,2018年有12个月,所以可先列出“12×30”这一算式;其次,2018年有7个月是有31天的,先前的算式已经计算30天,所以可在此基础上增加7天,列出“12×30+7”这一算式;最后,2018年的2月只有28天,先前的算式里算多了2天,所以需要在前一个算式的基础上减去2,即12×30+7-2.通过这样的简便运算,学生的运算效率有所提高,避免了运算的烦琐性,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简便运算意识.
(二)设置讨论活动,增强学生的简便运算思维
题海式的简便运算训练已经过时,它既会让学生的简便运算思维出现僵硬化的特点,还会使他们始终在相同的框架内展开解题思考,限制了他们在简便运算训练中的学习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简便运算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的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突破习惯性思维,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提出创新的简便运算解法.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简便运算课堂上设置一个讨论活动,提出一个创新的简便运算方案.在这一讨论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与简便运算能力也能得到一定幅度的强化.同时,学生能调动自己的创新意识,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运算思路.这能为学生以后的简便运算提供便利,让学生善于通过简便运算快速地厘清运算思路,准确计算出算式的最终结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除法的简便计算”这一节课时给出了这样一道算式:1400÷25.给出算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简便运算的方法对其进行转化,然后经过简便运算快速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许多学生根据习惯性思维会选择这样计算:1400÷(5×5)=1400÷5÷5.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讨论:“除了这种算法外,还有其他让人眼前一亮的简便运算方法吗?”有的学生经过讨论后提出了一套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即将“商不变的性质”这部分知识引进来,可以利用这一知识转化算式.在这一解题思路下,学生将1400÷25转化成(1400×4)÷(25×4)=5600÷100=56.在这一创造性的讨论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简便运算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升,而且感受到简便运算成功带来的喜悦感.
(三)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生活化运算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要增强学生的数感,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在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直观的教学情境中,让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懂,有利于学生自主地走进生活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与运用.由于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中,让现实生活成为简便运算的归宿,帮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例如,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小明带着妈妈给的购物清单去买日常用品,他根据清单上的物品来到超市,发现1袋食盐2元,1袋白糖3元,一瓶酱油5元,妈妈说每样东西都买上2份,那么小明买齐之后需要支付多少元钱?”这一情境涉及生活中常见的“购买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情境中蕴含的算理进行有效的理解并列出算式:(2+3+5)×2=20(元).在这一简便运算中,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能够快速又高效地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提高了简便运算能力.
(四)通过对比与观察,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
学生在进行简便运算时常会犯一些小错误,如学生在移动算式中的相关数之后没能明确是否需要对其符号进行改变.当需要改变符号的时候,学生没有在计算的时候改变符号,从而出现运算错误.这样的学习问题反映了一个教学现象: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够严谨、认真,容易在不够细心的情况下出现运算错误.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类似的算式进行对比与观察,让学生把握好算式的细致区别.例如,教师给出了这样的算式:89-25+45-15.为了让学生在交换数的位置时掌握“带着符号搬家”的运算知识点,教师可以将正确交换数的算式与错误交换数的算式放在一起,让他们进行对比与观察,具体如下.
(1)89-25+45-15=(89+45)-(25+15).
(2)89-25+45-15=(89+45)-(25-15).
教师引导学生判断哪个算式正确,并找出其中的细微错误,能让学生对简便运算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掌握与理解,并使他们降低简便运算的出错率,从而提高简便运算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五)引入最优化思想,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
运用最优化思想展开简便运算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对简便运算方法进行最优化,有利于更好地凸显简便运算的运用意义.教师应树立最优化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个性化学习能力提出自己的简便运算方法.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出自己认为最优化的运算方法,并将这种运算方法展现出来,然后展开课堂讨论,探讨真正最优化的简便运算方法,根据这一简便运算方法合理地调整简便运算思路,将具体的简便运算过程罗列出来并得出最后的运算结果.
例如,在“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师给出了这样的算式:24.5×12=.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这一算式进行最优化.有的学生在观察算式的特点时发现小数的小数点后面是5这个数字,所以想办法找出能与5相乘,得数上的个位是0的乘数.根据这一思路,学生将24.5×12转化成24.5×(8+4)这一算式,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识点对其进行计算,从而快速、准确地得出计算结果:24.5×(8+4)=24.5×8+24.5×4=196+98=294.实践证明,教师在最优化思想下开展简便运算教学能提高學生的简便运算能力与计算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对简便运算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优化,对简便运算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予以解决.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芳.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及改进策略[J].求知导刊,2020(9):24-25.
[2]周洪燕.优化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策略探索[J].中外交流,2020(23):351.
[3]刘婷婷.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J].读与写,2020(34):142.
[4]刘喜武.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J].文渊(中学版),2020(1):146-147.
[5]刘卫兵.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率的提升[J].新课程,2020(31):190.2F728C8C-6CA5-42D8-A688-60C50814F6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