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孩要坚强,但不意味着不能哭

2022-06-07晓林

现代家长 2022年5期
关键词:刘女士阳阳负面

晓林

人们普遍认为,男孩要坚强,要勇敢,要有担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男孩必须压抑自己的情绪,也不意味着男孩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就是丢脸的事。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哭起来不是像别的男孩那样惊天动地地号啕,而是像女孩那样嘤嘤啜泣

7岁的阳阳是个爱哭的男孩,遇到伤心的事,比如上体育课时摔倒了,磕破了膝盖,他会一个人躲到卫生间哭一会儿;考试没有发挥好,回到家他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直哭到开晚饭;如果和同学闹了矛盾,他会想起来就掉几滴眼泪,半天不开心。

妈妈刘女士很讨厌阳阳爱哭的毛病:“他从小就特别爱哭,我以为长大就好了,男孩子嘛,怎么也该有点阳刚之气吧。可是没想到,都上小学了,他还是不改爱哭的臭毛病,经常被同学嘲笑。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哭起来不是像别的男孩那样惊天动地地号啕,而是像女孩那样嘤嘤啜泣!”

刘女士一再强调,自己和丈夫没有溺爱阳阳,反倒经常鼓励阳阳玩男孩的游戏和运动,比如踢球、登山、打跆拳道:“我们就是想帮他克服娇气的毛病,身上多一点阳刚之气,但是收效甚微。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这孩子该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吧?”

我半开玩笑地问:“你想让一个7岁的男孩有怎样的阳刚之气?像甄子丹那样一个人打翻十个壮汉?还是像刘翔、苏炳添那样扬威国际赛场?”

刘女士不好意思起来:“您是说我在拔苗助长吧?其实,我对阳阳没有多高的要求,只是想让他坚强起来,不要像女孩那样动不动就哭。”

我说:“不错,男孩要坚强,但坚强不意味着不能哭,况且他只是个7岁的孩子。话说回来,女孩就不需要坚强吗?女孩爱哭为什么就被允许,甚至成为女孩的特权?难道女孩天生是弱者?这不是性别歧视嘛!”

孩子哭泣的背后,一定有行为方面的原因,家长必须查明原因,区别对待

刘女士问:“这么说,阳阳爱哭不算什么问题,不需要多虑,是吗?”

我告诉她,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哭着降临人世的,哭泣是表达情绪的原始语言,是孩子的第一本能。幼儿阶段,哭泣是孩子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孩子天性淳朴,思维简单,开心就笑,伤心就哭,所以,孩子哭泣的背后,一定有行为方面的原因,家长必须查明原因,区别对待。

一般来说,孩子哭泣有以下三类原因:

第一类原因:身体不舒服。

孩子摔倒磕破了膝盖,一定会疼痛,哭泣是很自然的事;孩子上课时肚子疼,又不敢声张,低声啜泣也不奇怪……事实上,哭泣是宣泄负面情绪的有效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身体上的疼痛,甚至成年人也会用这种方法来自我安慰。

第二类原因:情绪不好。

有的孩子考试没考好,感觉很沮丧,担心家长责备,会忍不住哭泣;有的孩子被老师冤枉,感觉很委屈,会哭泣;有的孩子和同学闹矛盾,丧失友谊的痛苦也会让他哭泣。总之,只要孩子在感情上受到挫折,觉得难受,就会有哭泣的冲动,因为哭泣可以自我安慰、排解不良情绪,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第三类原因: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有的孩子把哭泣当成要挟家长的手段,如果家长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哭,哭到家长答应为止。这类哭泣,一半真,一半假,属于孩子做戏给家长看。有的孩子入戏过深,也会弄假成真,让家长真假莫辨。

“没错,这三类哭泣阳阳一类也不缺!”刘女士来了兴趣,“您快说说,如何区别对待?”

我告诉她:“对于第一类情况,家长一定要重视,因为哭泣是孩子在为身体状况报警,家长必须马上介入,以免发生危险。对于第三类情况,家长不必理会,以免孩子学会这种要挟技巧,以后如法炮制,养成哭闹的坏习惯。”

“重点是如何处理第二类情况。”刘女士急不可待,“就算心情不好,作为男孩就不能忍忍吗?我可以不搞性别歧视,但是老师、同学会用男孩的标准要求他,难道他喜欢别人叫他‘娘娘腔’吗?”

孩子一次次忍住不哭,其实是把悲伤一次次压抑到内心深处。时间久了,这些创伤就会变成病灶,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我直言相告:“如果阳阳因为有负面情绪而哭泣,是很正常的反应,你不应该制止。正确做法是:静静地等阳阳哭完,温柔地询问他哭泣的原因,然后视情况决定是简单地安慰,还是介入事件,帮孩子讨回公道。”

刘女士小声嘟囔:“小孩子能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无非是鸡毛蒜皮的事。我是担心,一个男孩子动不动就哭,会不会对他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我告诉刘女士,如果不允许阳阳因为情绪原因而哭泣,对他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因为哭是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负面情绪就像水库里的水。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哭泣相当于开闸放水。如果你一次次把闸门关上,不允许水库放水,那么他的情绪之水就会越积越多,等到某一天压力超过闸门的承受极限,他的心理就会像水库决堤那样失控。”

刘女士面露惊讶之色:“有这么严重吗?”

我说:“不仅如此,孩子一次次忍住不哭,其实是把悲伤一次次压抑到内心深处。时间久了,这些创伤就会变成病灶,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所以,那些想哭就哭的孩子,和悲伤时忍住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在很多方面产生差异。”

刘女士问:“都有哪些差异?”

我告诉她,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差异:

第一,心理防御机制不同。

作为成年人,家长在生活中一定会发现,身边有些人开朗大方,交往过程中很容易与你交心,即便相处不久,你也能大概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但有些人,似乎把自己裹得很严实,你跟他交往,看不到他的内心,即便认识很久,你也捉摸不透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不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感觉这人城府很深。

“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不一样。”我解释,“从小被允许宣泄情绪的人,大多愿意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示于人。这样的人,活得比较率真随性。而从小被要求把眼淚憋回去、收起自己悲伤的孩子,一般会习惯性地用冷漠和麻木掩饰自己的情绪。因为他觉得,把自己的情绪展现出来,是不被允许的、是危险的、是会受到批评指责的。久而久之,这一类孩子,心理防御机制就比较强,会习惯性地掩饰自己的情绪,不让外人看到。”

第二,性格不同。

如果家长不许孩子哭,看到孩子哭就呵斥,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脆弱。长大以后,孩子的性格容易极端化:要么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心理崩溃,大哭大闹;要么即使遇到大事也表现得很冷漠。而从小能够自由表达感受的孩子,反而承受能力更强。他们遇到事情时,会有正常的反应,该哭就哭,该笑就笑。

“别以为孩子不哭就是坚强。”我再次提醒刘女士,“如果阳阳平时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时间久了,他的内心就会渐渐变得麻木和冷漠,不再愿意轻易表露情感,而且有可能变得不自爱,越来越自卑。此时他可能看上去很乖,不給家长添麻烦,但这样的‘小大人’不值得家长高兴,因为孩子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本应该拥有的纯真,他生活得并不快乐。更可怕的是,他的思想会变得越来越阴暗,成为一个消极的人。”

刘女士的肩膀颤抖了一下:“您说得夸张了吧?后果有这么严重?”

我进一步解释:“如果你总是让阳阳压抑自己的情绪,他就会形成固定思维,习惯于假装坚强,这就相当于戴着面具生活,内心仍然是脆弱的,很可能经常处于恐惧之中,长大以后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困难就逃避,成家以后也是一个没有担当意识的丈夫。这样的后果还不够严重吗?”

第三,情绪感受能力不同。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用名词叫“钟摆效应”:人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像钟摆一样呈对称状态。如果一个人对负面情绪感受强烈,那么他对正面情绪也会感受强烈。反之,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悲伤,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达悲伤,那么他也很难感受到快乐,以及不知道怎么表达快乐。这就像钟摆,如果它往左边摆得高,那往右边也会摆出相似的弧度。如果钟摆不怎么摇摆,那它就会停在正中间,使人感受不到情绪。

所以,当一个孩子能随心表达感受时,他的情绪感知能力往往很强,知道自己当下该欢喜还是该愤怒。而一个习惯性压抑自己情绪的孩子,他对情绪的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弱。他不知道面对不同场景时,是该哭还是该笑,是该愤怒还是该悲伤。这两种孩子,在长大后,在感受他人情绪方面也会产生巨大差异。也就是我们说的情商高低不同。

刘女士问:“情绪感知力强有什么好处吗?中国人讲究含蓄,喜怒不形于色,推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从容镇定。”

“那是夸张的说法,不可当真。”我说,“真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恐怕只有机器人,没有七情六欲,没有情绪变化,只有程序和指令。你希望阳阳成为这样的人吗?那些能强烈感知到情绪的人,更能体验到亲人的爱和生命的美好,懂得为自己自豪和欢喜,也懂得在悲伤的时候用正确的方式宣泄情绪,然后在正面情绪里增强抗压力和复原力,从而真正变得坚强勇敢。”

刘女士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前不久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有些精英男子,包括企业高管、软件设计师、销售高手,下班开车回家,先不上楼,而是在车里抽支烟,哭一会儿,宣泄完负面情绪再进家门,以免让家人担心。当时,看到这里挺感动的,男人嘛,就应该这样有担当。现在听了您的解释,我觉得这样的男人好可怜!”

“没错,他们是挺可怜的,我给不少这样的精英治疗过抑郁症。”我说,“他们和阳阳一样,小时候都被‘硬邦邦’地教育,不许哭,要坚强。从小到大,他们的心理处于矛盾状态:一边自我要求‘男儿有泪不轻弹’,一边渴望得到情感上的关注。成年后,他们真的给自己武装了一支矛和一面盾。”

刘女士催促:“‘矛’是什么,‘盾’又是什么?”

我告诉她,“盾”就是沉默、封闭,把自己藏起来,因为暴露自己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指责;“矛”就是愤怒,长期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会变得脾气暴躁,攻击性增强。医学研究显示,男孩长期压抑自己的不良情绪,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就会升高,会让他们渐渐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我语重心长地提醒刘女士:“少年罪犯中,绝大多数是男孩。青春期男孩更容易出现抑郁、滥用药物、酗酒、辍学和自杀等行为。他们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情感识别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的特征十分明显。所以,别再为难阳阳了。”

刘女士抿紧嘴唇,使劲点头。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刘女士阳阳负面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交换秘密
删完转账短信才知上当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房屋漏水拒交物业费业主卖房搬家保安却不放行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聪明de猴子
水上乐园迷宫
宠物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