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聋的治疗

2022-06-07王江陈智斌

家庭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突聋喉头内耳

王江 陈智斌

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患者常常表现出听力突然下降、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目前突聋的诊断标准为患者单耳或双耳在72小時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听力减退,其中至少在2个相邻频率的听力下降超过20dBHL。突发性聋的诊断依靠病史及听力学检查,按照纯音测听检查结果,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在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建议将突发性聋分成4种类型: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并根据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情况推荐不同的治疗方案。

目前突发性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的研究均认为和内耳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相关,并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导致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明显、睡眠障碍、饮食结构变化等,均有可能是突发性聋的发病诱因。因此,现阶段突发性聋的治疗原则为激素冲击、扩张血管、改善内耳微循环、减轻内耳炎性反应、营养神经等,并在发病后尽早开展系统治疗。

下面列举目前临床上对突发性聋常用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供读者参考。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突发性聋的一线药物,也是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学分会推荐治疗突发性聋的首选用药。高频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的听力下降,均应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最大限度地挽救听力。糖皮质激素首先建议全身给药,通过口服或者静脉点滴给药能够迅速提高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效益的最大化。对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股骨头坏死等有全身糖皮质激素用药禁忌证的患者,可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包括鼓室注射或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通过局部吸收使糖皮质激素渗透至内耳,发挥治疗作用并降低全身给药的副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内耳微循环是治疗突发性聋的重要原则。银杏叶提取物是改善内耳微循环的代表性药物,也是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推荐治疗突发性聋的首选用药。除存在用药禁忌证外,如对药品成分过敏等,4种类型的听力下降均应尽早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用法多以静脉点滴为主,静脉点滴疗程(通常1~2周)结束后,建议改以片剂口服序贯治疗。

巴曲酶目前认为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突聋患者可能存在内耳血管痉挛、内耳血管栓塞或者血栓形成。国内外在应用血流变药物上仍存在一些争议,如美国指南不建议将血流变药物作为治疗突聋的一线用药,而我国指南则认为在排除用药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尽早对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使用血流变药物。目前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推荐使用巴曲酶,但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控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纤维蛋白原低于1.0克/升时应暂停使用,待血纤维蛋白原提高至1.0克/升以上时再酌情使用。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全身或局部用药后能够起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治疗指南中,高频下降型突聋可酌情全身使用利多卡因。此外,对突聋伴随有耳鸣症状的,使用利多卡因可显著降低耳鸣症状,改善患者睡眠及情绪波动,对治疗突聋有一定的帮助。

前列腺素E1和长春西丁前列腺素E1和长春西丁均可扩张血管、减少血小板聚集并改善微循环。虽然这两种药物目前并不作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治疗指南中推荐的一线用药,但有临床研究提示,这两种药物对突发性聋有一定疗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择。

甲钴胺突发性聋在病情进展中可能会出现听神经的继发性损伤,因此在突发性聋的早期,应尽早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对提高听力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学分会治疗指南中推荐使用甲钴胺来营养神经,改善预后。

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可通过提高氧分压来提高组织的含氧量,能够减轻水肿、降低血黏度,从而纠正组织缺氧。但目前国内外对高压氧的疗效仍存在争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学分会治疗指南中不建议将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仅作为备选方案。当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时,可作为补救性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目前中医治疗没有列入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治疗指南中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既往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对突发性聋有一定的疗效。现阶段中医治疗多集中在针灸治疗方面,通过刺激神经,调节内耳的神经通路,提高听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内耳的神经功能。对于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可作为补救性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突发性聋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在药物和针灸治疗的同时,合理疏导患者的情绪反应是治疗突发性聋、改善预后的必要措施。如针对失眠患者,提供助睡眠的药物治疗可能改善内耳微循环,有利于内耳功能的恢复。而针对情绪问题,适当且必要的药物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恐惧感,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伴随症状的治疗突发性聋的早期表现不仅有听力下降,常常还伴随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不同的症状,需采用相应的对症治疗,以减轻患者躯体感受及心理负担。如伴有眩晕症状,可考虑口服倍他司汀等。

基础疾病的治疗不少突发性聋患者还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这些基础疾病也可能是诱发突发性聋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血压、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需积极寻求专病门诊的帮助,控制血糖和血压至合理范围。

目前,突发性聋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不同的患者难以做到完全统一的治疗标准。因此,针对不同患者应酌情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对于患者本人,保持充足睡眠、放松心情、适时调整心理压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有助于听力的恢复。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突发性聋的总有效率为78.61%,其中低频下降型预后较好,全聋型和高频下降型预后较差;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预后越好。所以,突发性聋应尽早积极治疗。对于治疗效果不佳者,待疗程结束后,可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及个人的需求,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2DB7F595-C8C6-4861-A5C9-4C081685609D

猜你喜欢

突聋喉头内耳
听力下降也要查血脂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分析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浅析流行唱法中喉头位置的选择方式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双耳突聋与单耳突聋的临床治疗比较
内耳局部给药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