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战略规划的治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022-06-07杜彬恒
摘 要:战略规划是大学战略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学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战略规划蕴含着丰富的治理价值,通过形成共同愿景、确定行动方案、凝聚集体意志描绘大学走向卓越的理想地图;通过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学科组织方式变革、内部治理结构调整推动大学组织再造;通过人力资源增值、学科资源赋能、社会资源汇聚实现发展的资源匹配;通过治理理念、治理机制和治理模式转型实现大学治理范式转型;通过唤醒大学发展的主体性、自觉性和创新性实现大学发展行动自觉。
关键词:战略规划;理想地图;组织再造;资源匹配;治理范式;文化自觉
战略规划是大学战略管理过程的“首要”和“中心环节”[1],也是大学治理走向卓越、实现善治的关键所在,其本质是组织活动、资源配置与组织目标的战略性思维方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乔治·凯勒出版《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掀起美国院校战略研究热潮。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等提出了“战略规划不是什么”的否定性定义。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聚焦大学战略规划命题深入开展系统研究。其中,刘献君教授出版了《高等学校战略管理》,卢晓中教授等出版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研究》,别敦荣教授出版了《大学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践》等,从理论上回答大学战略规划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编制方法。同时,战略规划也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探索,我国大学战略规划也经历了朴素的战略思想(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指令性发展计划(1949年—1977年)、指导性发展计划(1978年—2002年)、政策性战略规划(2003年以来)等不同阶段的演进探索[2]。教育部先后印发通知,指导教育部直属高校做好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各高校也注重加强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建立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和学科发展规划等相衔接的规划体系。战略规划在大学治理实践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治理效能日益显现。因此,大学必须深刻认识到战略规划的治理价值并创造性实现。
战略规划描绘大学走向卓越的理想地图
协同共治是现代大学治理的典型特征。卡内基梅隆大学前任校长理查德·塞特说,“战略规划的关键是其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以某种方法思考问题。”[3]战略规划可以唤醒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使得大学治理参与主体形成共同愿景、确立行动方案、凝聚集体意志,以理想地图导引大学追求理想、走向卓越。
第一,战略规划可以形成共同愿景。何谓“愿景”?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答案,通常可以理解为大学发展的理想状态,或是为之而不懈奋斗的目标定位,也可以表达为价值追求、发展方向与发展道路。战略规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作计划,是一种战略性决策。战略规划是一种态度,是大学领导人员带领全体师生追求大学理想、实现大学走向卓越的积极态度、渴望情绪和强烈愿望。战略规划是一种过程,是大学领导人员和广大师生共同形成发展理想和奋斗目标的过程。战略规划是一种思维,是系统、正式确定大学的意向、目标、政策和战略的重大决策,为确保实现大学的理想和基本目标。大学战略规划所形成的共同愿景,是大学需要长期奋斗的目标,不仅可以指引大学未来发展,激励全体师生共同奋斗,而且不会因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第二,战略规划可以确立行动方案。战略规划是体系化战略方案,理应包括愿景、目标和重大行动,最终以规划文本形态呈现、以行动方案指引大学发展。从规划体系上要建立战略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等相衔接的规划体系。规划文本通常以大学内部决策机制予以合法化、合规化,成为大学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具有权威性、战略性和指引性,其他政策文本必须要以战略规划为依据。从行动方案上要以明确的戰略目标指引大学发展方向,以明确的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以科学的发展路径确保目标实现。行动方案将大学发展的愿景和目标以具体化、可操作化形态呈现,发挥施工图、路线图的导航和定向功能,为大学发展提供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
第三,战略规划可以凝聚集体意志。大学办学的价值多元,且有的相互冲突,矛盾贯穿办学全过程[4]。实际上,大学领导人员、教师和学生的价值立场和利益诉求不同,政府、社会和校友对大学的期待也不同。大学找准各种价值平衡点,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促进大学发展目标实现,就必须凝聚集体意志。战略规划凝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共识,引领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而且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路径[5]。共同心理认知、争鸣发展氛围、愿景管控机制等是促进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6],其本质就是要实现大学发展涉及主体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途径认同。同时,战略规划执行的监督和调控也能纠正大学治理主体可能出现的方向性、战略性错误,也能协调大学治理主体之间可能出现的价值冲突和诉求冲突,确保大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战略规划推动大学实现善治的组织再造
实现善治是大学治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大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战略规划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可以促进大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学科组织方式变革、内部治理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发展质效提高。
第一,促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大学战略规划是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过程,是大学实现变革的核心动力。知识生产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以卓越的知识贡献而获得崇高的领导地位。当今时代,知识的价值边界超越原来框架和范围,知识生产模式逐渐从传统学术范式向新兴应用范式转型[7]。大学战略规划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革要求,知识生产主体超越了以传统学术研究人员为主的研究力量,更加注重企业、社会等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的研究力量的协同攻关;知识生产方式也突破了纯粹学术研究,更加注重增强知识生产情景应用性;知识质量控制也突破了学术同行评价,更加注重接受社会评价和问责。
第二,促进学科组织方式变革。大学战略规划是学术战略决策,是增强学科调整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学科战略布局和学术组织变革是其核心命题。主体觉醒是大学学科组织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可以提高学科组织变革的主体能力和实践张力。超前布局战略新兴学科,根据科学技术创新和变革趋势,设立一批新学科,加强有关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增强行业引领性和超前性。改造传统落后学科,根据时代发展和变化,注重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推动学科方向调整,学科范式转型,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增强学科发展的时代适应性。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超越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整合学科资源、变革学科组织。0A89EF9B-8040-4B70-9ABF-D81680E74762
第三,促进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大学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实体,包括纷繁复杂的行政机构、学术组织、附属机构,甚至还有校办企业等。大学战略规划目标任务落实最终都要依靠这些行政机构和学术组织等来实现。大学战略规划不仅要确定大学发展的愿景目标、发展战略,而且还要根据目标任务科学合理设置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和完善学校内部机构设置,明确各级行政机构和学术组织的职责定位、运行机制、管理制度,每个组织机构要明白存在的意义和肩负的使命。优化和改进内部治理结构,统筹协调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关系、学校和教师的关系等各种关系,实现学校权力合理配置,内部运行机制合理调整。
战略规划实现大学发展资源的合理匹配
第一,促进人力资源增值。人是大学改革和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关键性的要素。大学战略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最终实现人力资源增值。大学发展过程就是人力资源不断增值的过程,将普通教师发展成骨干教师,将骨干教师发展成卓越教师,将卓越教师发展成战略科学家。一所大学拥有战略科学家越多,其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同时,大学治理现代化前提是管理干部专业化。要促进管理干部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大学建设发展规律,自觉肩负起大学发展的时代使命,着力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知识和能力,涵养教育管理专家的开阔视野、宽广胸怀和高尚品格。学生成长成才更是人力资源增值的关键内容,培养学生就是赋能未来,每一位优秀毕业生都是大学最靓丽的名片和未来的战略资源。
第二,促进学科资源赋能。资源匹配是大学战略规划的基本原则,要保证大学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可支配资源的相对平衡,才能保障大学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学科资源是大学发展的关键资源。学科发展需要广泛而充足的资源支撑。只有积极争取新资源、盘活闲置资源,将学科建设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匹配,才能为学科发展提供支撑。战略规划也有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最主要是学科资源的匹配。学科资源合理配置可以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实现学科资源“1+1>2”的功效。
第三,促进社会资源汇聚。大学办学资源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学生缴纳学费,还有学校通过社会服务获得经营性收入以及社会捐赠等。战略规划描绘的美好愿景、发展蓝图蕴含着崇高的价值指向和高远的未来前景,可以赢得社会尊重和认同,也可以提升学校的品牌和声誉。战略规划以其强大的愿景领导力和精神感召力,获得政府、企业、校友等不同群体的认同,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优质生源等才能源源不断汇聚,为大学可持续建设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战略规划引领大学治理范式的自觉转型
治理范式是大学治理理念、机制和模式的集合。理念是大学治理之魂,引领治理机制和治理模式转型。专业化的战略规划促进大学治理范式转型,治理理念从行政主导向专业协同转变,治理机制也从单一单向治理向多元多向治理转变,治理效能也得到综合性提升,实行从“管制型”到“管理型”再到“共治共管”大学治理战略转型[8]。
第一,促进大学治理理念转型。大学治理理念主要表现为大学治理文化。大学治理文化主要表现为学术文化和组织文化。学术文化蕴藏在知识生产实践中,表现为对学术的态度、兴趣、情感、意志以及坚持的学术伦理。组织文化蕴藏在大学办学实践中,表现为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学术文化和组织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才体现为大学师生的价值理念,最终成为大学的治理文化,其直接影响着大学治理的过程和效能。
第二,促进大学治理机制转型。大学战略规划超越了行政主导逻辑和市场主导逻辑,逐步走向内在自主逻辑,体现在治理机制层面是构建“公众参与式”的大学规划体系。高校邀请政府部门、兄弟院校、研究院、学会等专业咨询机构专家学者,通过专题调研、会议咨询、专家评审等方式提供战略咨询,增强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同时,高校注重征求各院系、各学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离退休代表等不同群体的意见和建议,最广泛凝聚各方共识。还有些高校通过网络广泛征求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促进大学治理模式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战略规划借鉴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体制,走过行政指令管理下的计划模式、独立法人确立过程中的文秘模式,走向赋予办学自主权的专业模式。战略规划激发了关键决策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摆脱了完全由上而下的计划指令性困局,超越了完全自下而上的简单应付式不足,通过顶层设计、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系统调研、专业咨询、民主参与等专业化操作,实现了行政逻辑向专业逻辑的调整。五年规划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
战略规划赋能大学自主发展的文化自觉
大学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独立组织。战略规划是寻求发展自主、自觉战略决策的过程,实现了大学组织和大学师生的认知觉醒和行动觉醒,唤醒了大学发展的主体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了大学治理效能。
第一,唤醒大学发展的主体性。战略规划由大学自主组织、全员参与,唤醒了大学建设发展的主体性,也唤醒了大学师生的主体意识。任何一所大学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一个有机组织,通过不断从社会中获取资源并向社会输出人才、创造成果、传承文化、引领社会,从而实现大学办学规模扩大与调整、办学质量提升与超越。政府积极推动“放管服”“管办评”改革,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压实大学建设发展的主体责任。大学要依靠大学自身力量来建设和发展,增强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主谋划大学发展蓝图,积极争取建设资源,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大学师生也要增强主体意识,增强主人翁精神和担当,自觉肩负起大学建设和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唤醒大学发展的自觉性。战略规划是大学面向未来、超前谋划、向上发展的自觉行动,唤醒了大学发展的自觉性。战略规划激活了大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实行从“要大学发展”向“大学要发展”转变。大学发展自觉性表现为组织自觉性和个人自觉性。组织自觉性主要是大学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探索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实现路径,主动应变、主动求变、追求卓越。个人自觉性是每位师生员工以主人翁态度关注大学发展、支持大学改革、投身大学发展,共同实现大学发展的愿景。组织自觉与个人自觉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形成了大学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第三,唤醒大学发展的创新性。战略规划是大学发展的战略性决策,要突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环境局限,唤醒大学发展的创新性。大学发展创新性表现为理念变革、组织再造、模式创新等。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学科组织和治理体系,探索超前引领、资源集约、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大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将有效提高大学发展质效。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西部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研究”(项目编号:18JZD05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卢晓中,陈伟,张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30.
[2]王鹏.中国大学战略规划的演变与展望—以变迁逻辑与大学治理为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21(10):4-9.
[3]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别敦荣,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24.
[4]别敦荣.大学战略规划的若干基本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1):1-11.
[5]杜彬恒,陈时见.我国教育战略规划的基本特征和价值理念—基于我国五个纲领性教育文献的政策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3):21-28.
[6]杜彬恒.大学治理文化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其生成路径[J].北京教育(高教),2022(1):49-52.
[7]全守杰,高鑫.大学战略规划何以推动知識生产模式转型—杜克大学的个案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4):54-63.
[8]张端鸿,陈孙延,蔡三发.治理转型: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的范式演进—以A大学“十四五”规划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21,19(4):30-36.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苑聪雯]0A89EF9B-8040-4B70-9ABF-D81680E7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