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德育实践研究

2022-06-07杨晓慧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三全育人道德教育

杨晓慧

摘  要:开展留学生道德教育,是来华留学生教育不可回避的任务,也是国际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本文拟从“三全育人”视域下探索来华留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实践,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方面对来华留学生德育具体方法内容进行探析,最终形成学校、家庭、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全员德育模式,将来华留学生道德教育贯穿留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力求从法律知识、心理健康、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对留学生开展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借此为高校来华留学生德育工作实践提供研究意义。

关键词:三全育人;来华留学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6-0-03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开展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来华留学生教育不可回避的新任务,也是国际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由于来华留学生母国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大相径庭、政经文化存有差异、人文环境有所不同,一系列的社會人文差异造成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部分来华留学生道德水平不高,道德意志薄弱,个人价值偏颇,言谈举止有失规范,甚至出现一些无视我国社会公德,侵扰公共秩序的现象。尽管当下我国各大高校正在逐步探索留学生趋同化教育管理模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对留学生过于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来华留学生道德教育仍然存在较大漏洞。因此,用“三全育人”理念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帮助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全员:构建来华留学生德育共同体

第一,高校层面加强来华留学生道德体系建设。一是制定系统合理的留学生德育方针政策。高校不仅是学术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个人品德的圣地。高校应从战略层面明确学校来华留学生德育的办学宗旨,培养品学兼优的优秀国际留学生;明确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德育目标,培养留学生细心谨慎、公平公正、自我克制、杜绝享乐和遵守纪律的优秀个人品德;教育留学生拥有良好的国家和国际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社会正义的推动者和世界和平的催化剂;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道德氛围,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基础上追求学术自由;完善留学生德育文化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设置,设立德育必修、选修学分,开设道德教育理论课程、学术规范道德课程、专业道德课程、德育案例模拟研讨等必修、选修德育课程。二是加强建设校园德育文化环境。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来华留学生道德教育。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加强学校官网和社交媒体等网络方面的道德教育,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和氛围熏陶和感染留学生。通过第二课堂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在留学生中打造校园德育品牌活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培养人文素质为核心的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推动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中外学生之间的交往,促进留学生适应性和幸福感的增长,以及自信、自知、自尊人格品质的形成;激发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教育留学生崇尚科学、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三是制定留学生德育评价体系。通过留学生培养绩效考核等相关指标的评估和分析,构建高校留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有利于更客观地对留学生德育水平进行判断,发现其中的不足,为高校留学生道德教育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意见。每学期末对留学生培养管理单位的道德教育指标进行绩效评估考核,评估标准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否满足在培养管理过程中注重塑造留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是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学术和职业道德观点和原则;最后,是否所有课程都在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中明确体现了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是德育评价的主要维度,还需要对整个培养管理过程进行分析,继续细化评价指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为留学生德育水平提供真实可靠的建议。

第二,家庭层面注重加强留学生道德养成。在留学生来华学习和道德养成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小觑。尽管留学生身在海外,但通过视频通话、语音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留学生日常交流最深入的除了同学、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方面提供的道德教育无疑是学校方面的有效补充。形成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合力,保证校方与留学生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有助于有效开展留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通过电话访谈、邮件往来等家校沟通方式,及时给家长提供留学生家长手册,按时反馈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表现,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加强留学生道德教育合作,共同做好来华留学生道德教育工作。

第三,留学生自身层面不断提高自我德育能力。作为道德教育客体,处于道德养成期的来华留学生亟需主动加强自我道德教育,主动接受道德教育。留学生应当通过课堂知识、第二课堂专题德育活动、道德模范讲座论坛等多种渠道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加强自身道德意识,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理智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提升自我德育意识,成立并健全留学生德育自治团体,包括留学生学生会、留学生德育委员会、留学生志愿服务中心等学生组织,发挥自身接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留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同时还应主动参加校外德育实践活动,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在实践中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

第四,社会层面辅助增强留学生道德教育。高校与政府、社会各单位合作开展留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组织留学生参加中国本土国情体验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专业实习实践等各类社会实践。如深入中国脱贫攻坚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开展公益演出和环境保护等社区服务、参观中国革命英雄纪念馆、博物馆、文化名人故居等教育基地,通过为留学生提供接触和了解中国现实社会的机会,既能让留学生真正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和道德文明,增进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又能帮助留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强学习动力和社会道德责任感,使留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中实现。

二、全过程:根据留学生培养的不同阶段实现长期动态道德教育

第一,从入学伊始关注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来华留学生刚入学时由于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学习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产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给予及时的心理建设和人文关怀;同时实施趋同管理,开展留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分发留学生行为规范手册,说明校规校纪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耐心细致地引导留学生自觉遵守。

第二,通过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两种途径,将道德教育贯穿来华留学生培养全过程。课堂作为来华留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通过系统的道德知识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比较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来华留学生德育理论水平。一是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开展学术道德教育。通过讲解《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讲授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提出学术规范标准,培养来华留学生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科学道德要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二是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教师通过自身言行,感染和教育留学生,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道德教育于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培养留学生树立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做人的人生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学术修养,成为有职业操守的文明社会人,认清学术道德的道德底线。三是通过中华文化及中外文化对比分析进行文化道德教育。开设“中国文化概况”课程,讲授中国历史文化,让留学生了解中国发展脉络,提升人文修养;设立“中华传统体育研修班”,帮助来华留学生有效增强体质,充分领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组织学生开展世界文化和民俗对比分析,提高留学生对两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对国际范围内文明差异的理解,以及作为当代世界公民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3]。四是道德教育不仅要贯穿于课堂教育中,更要在日常活动中加强道德引领,践行道德行为,将课堂上的道德导向与生活中的道德实践相结合,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在日常管理中,通过有组织地开展第二课堂的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引导来华留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开展德育班会课,结合发生在校园内外真切的典型事件和案例,在留学生内部开展社会公德讨论,培养来华留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通过开展德育文化大讲堂,讲授和宣传道德相关理论知识,启发并培养留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举办尊师重教活动、留学生文化节、参访各类教育基地,达到在实践中教授学生道德伦理知识的直接效果。

第三,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社会实习实践、志愿服务、集体参观等劳动教育。高校通过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留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留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同时在实习实践活动中加深留学生对中国经济社会现状、“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了解,在实习实践感悟中促进留学生与中国人民民心相通。

第四,在来华留学生毕业之际对其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来华留学生遵守社会秩序和维护公共环境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合格人才;引导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要践行社会公德要求,坚持将道德理论知识转换为道德实践活动,抵制不道德行为,恪尽职守、诚实守信、实现个人价值,从而适应社会新环境和新挑战。

三、全方位:协同多方面教育内容综合提升留学生德育效果

第一,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高校社会的重要成员,其对法律的认知与遵守程度,将直接影响高校和谐稳定和我国社会安定。加强留学生法制教育是开展来华留学生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邀请法官、出入境公安等专业人员开展讲座,可向留学生讲解出入境法律等与留学生在境内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思修教师开设英文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制基础》课程;法律专业教师开设法制教育理论课程;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政治工作干部,以及具有一定法律业务素质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开展日常法律常识普及和法制教育活动,同时将法制教育融入各个培养环节,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毕业季等时间节点,以各类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传播我国法律知识文化,从而提高留学生对中国法律的认知,提升综合道德素养。

第二,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来华留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来华的国际生,由于陌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原先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都受到极大的冲击,留学生难免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对留学生开展心理危机教育、挫折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培养留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態度和健全的人格特征。高校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开设来华留学生心理工作坊,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与留学生面对面的个别心理咨询和群体心理辅导,对留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思想、生活中的现实困难,通过提供免费的心理服务,进行细致深入的心理疏导;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便捷,开通校园心理咨询热线、QQ、微信互动、电子邮件留言等形式进行远程心理咨询,满足不同留学生的心理咨询习惯,为部分心理有困惑但不愿主动前往心理咨询室的留学生排忧解难[4],引导留学生用辩证客观的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德育认知,提高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的能力。二是留学生教育管理人员通过日常沟通交流及时发现留学生心理困惑和情绪困扰,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改善留学生不良情绪、帮助留学生重建积极心态、提高挫折应对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防止出现极端心理问题。同时,留学生教育管理单位可结合开学典礼、心理健康日、毕业典礼等各类时间节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鼓励来华留学生积极融入校园社会,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拓展人际关系,注重通过各类活动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控制和调节自身思想情感和行为举止的自制能力、以及做事深思熟虑的审慎能力。

第三,在留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加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促进高校留学生道德教育持续性的健康稳定发展。发挥好留学生辅导员在留学生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时了解留学生日常道德状况和思想动态,加强来华留学生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道德教育。首先,通过定期与教学秘书、任课教师交流,关心留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对学习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进行学习态度教育,引导留学生树立积极进取、谦虚谨慎、勤奋刻苦的治学态度;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引导留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自我尊重,形成正确的交往观、恋爱观;最后,通过集中教育、查房查寝等方式加强留学生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财产安全教育,提高留学生防诈骗意识,培养留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社会秩序法规的良好道德行为规范,借此从日常生活管理方面推动留学生管理德育的规范化和法治化[5]。

四、结语

本文从“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着手,力图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方面对来华留学生德育的具体方法、内容进行系统阐述,有助于深化三全育人思想在来华留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同时为高校来华留学生德育工作实践提供经验,促进来华留学生德育研究系统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完善。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22-04-10].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5836.

[2]张宗利,王凤丽,王春刚.如何开展来华留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1):102-103.

[3]刘金兰,伍爱凤.来华留学生的德育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8(3):93-96.

[4]王春刚,王凤丽.来华留学生德育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

[5]陆颋浩.高校来华留学生德育建构的三维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130-133.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来华留学生三全育人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全英文授课临床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全英文授课医学本科留学生防御方式调查分析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