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社会学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
2022-06-07严善良
严善良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4-017-03
摘 要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是要准备好工具,正确的选择可以使我们事半功倍。在科学研究中,我们离不开研究方法的选择,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我们研究的顺利开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成为国内使用比较广泛的研究方法,两者突出的重点不同,学者根据研究情况进行方法的选择。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书籍资料,主要从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发展过程、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的比较进行阐述,并对定量研究方法在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应用做相关梳理。
关键词 定量研究方法 特点 发展过程 应用
一、定量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定量研究方法也称为“量化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的兩大研究方法之一。定量研究是坚持“价值中立”和“价值无涉”的原则,通过实地调查收集的数据资料,利用数学统计工具进行量化分析和研究的过程。研究者提前设定假设并且确定有因果关系的种种变量,然后再用检测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得出结果,从而用来验证研究者提前设定的假设,揭示客观事实。在定量研究中,尤其重要的就是能够将事物进行量化,并且能够通过计算和测量,分析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事物有更清晰的认识。在调查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实验验证法等。
定量研究方法的优点主要突出在科学、客观、公正。发展至今,定量研究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普遍应用在各个学科领域;在调查过程中,严格控制变量,不会受到研究主体的干扰,结果相对比较客观;在数据分析时,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
定量研究方法的自身特点也会带来缺点:首先,定量研究要求严格把研究的主体与客体分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忽视了主动性;其次,经常会把研究的对象分成若干部分看待,没有一个整体的考量;再者,定量研究过分强调研究的实行,有时候会使研究流于形式而非实质。
二、定量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一方面是科学主义,另一方面是自然主义,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是这两种方法论最集中的体现。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实证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直占主流位置。
定量研究的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是实证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在19世纪20年代法国哲学家孔德就强调定量研究是实证的、经验的,认为一切知识理论的来源都是经验,研究结果必须用经验来检验。
在孔德之后,经过由穆勒、斯宾塞及马赫等人的发展,将实证主义的浪潮推至一个新的高度。穆勒强调要确立规律、利用实验和观察,消除社会分析中的主观成分。斯宾塞则认为要重视经验方法和统计资料的作用。马赫认为数学的量化是社会科学必须遵循的规律。
事实上,社会研究由于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而受到制约,同时实证研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因而,研究者无法完全依赖这种方法来达到对世界的全面认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开始对定量研究方法存在的缺陷进行批判,同时也开始逐渐发展人文主义的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到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定量研究方法再次成为主流,1995年左右又被定性方法超越。而从2000年左右至今,定量方法再次超越定性方法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
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定量研究侧重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而定性研究侧重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现象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定性研究是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而定量研究与此相反,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发展上是不平衡的,前者发展迅速,后者则往往被人们忽视,定性研究常常被批评为非科学的和缺乏信度的研究方法,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巨大的阻力。这种状况只会强化定量研究而削弱定性研究。
在理论方面,定性研究以主观思维居多,假设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现象都是人们的主观解释,认为研究者必须亲自参与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追求的是整体意义,强调“同中求异”;而定量研究则分析事物客观的因果关系,站在客观的立场来看待世界,假定事物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追求普遍性关系或定律,强调“异中求同”。
在开始研究前的准备,定性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某一事物是否存在,内容不具有结构化,没有明确的方案和研究假设,计划则是根据工作的进展而展开;而定量研究的目的则是确定某一事物存在的数量,内容比较确定,具有结构化,研究计划在开始前就已经拟定,其研究的假设和问题已经明确。
在开始研究的过程中,定性研究的环境是社会情景,其研究者需要亲自参与到其中,感同身受其研究对象,通过密切接触研究对象来获取资料;而定量研究的环境大多是在实验室里,其研究者更像是一个“局外人”,与研究对象是相互独立的。
在研究后期数据整理,定性研究常用描述性的方法,使用个案研究法、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搜集资料,再使用归纳法等分析资料;定量研究常用数据统计的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实验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等。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两者各有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的对象、研究内容选择正确适合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关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哪一种好的争论不休,但很少有学者探讨二者的相互融合利用,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不止一种,应该多种方法并用。如今社会科学方法在学科领域的不断应用、发展、完善,我们已经不再使用单一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而更多的是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结果更加接近我们所追求的“真”。0152F56E-B45D-4C7E-B0DC-A5A675461CF9
四、定量研究方法在体育社会学的发展
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同时也是体育社会科学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体育社会学在我国发展起步比较晚,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起来,直至今天已经越来越多学者对这一学科展开研究。
(一)现状
申广潜等学者选择1997—2006年10年间9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共计667篇,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主题与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相比国内研究,国际恰好相反,苏小霞等学者对1997—2006年间IRSS和SSJ发表的374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占三分之一。
定量方法在研究中可以进行数量化,再测量变量,因此在所有科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大多数研究学者很愿意使用这种方法。但是由于体育社会学不仅是體育与体育之间的联系,还有与人的社会行为有关,人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很多情况不容易用数量测量,因此大多数学者选择定性研究方法或者是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二)趋势
西方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早于国内30年,始发于上个世纪60年代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成立,西方国家对体育社会学给予关注并较系统的研究,加上社会的发展迅速,体育运动的全民大众化,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参与到体育社会学研究,跨专业合作研究不断增加,体育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
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发展至今,虽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还不成熟,与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差距较大。卢元镇在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进展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急需对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完整的翻译及介绍工作。对我国体育社会学学者把握国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动向,及时了解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前沿问题和促进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仇军等人认为必须提高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品位,提高体育社会学对现实体育运动中社会问题的反应能力,加强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介绍和加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中国体育社会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应用
定量研究可以同时处理大量资料,对研究总体作统计分析,以了解体育与运动发展的总规模、平均水平、不平衡状态以及动态规律等,还可以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关联程度,也可以对一个复杂现象进行因素分析,找出主要矛盾。在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也曾一度将实证的定量方法奉为金科玉律,实证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黄汉升等人对全国15所高等院校的157篇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卷调查和数量统计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问卷调查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应用更多,大部分学位论文运用了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张琦等人采用文献资料法以2015—2019年83篇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论文为研究样本从方法论、研究范式和方法与技术3个层次对样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特征总体布局为实证研究占据主导。
在体育领域的研究多采用实证性定量研究方法,是提升运动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现代学校体育科研领域中,实验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们用它去筛选教材内容检验教学效果及锻炼价值等。它具有科学性、客观性、数字化等特点,成为我国当今研究体育运动训练的主要研究方法。
“量化”是运动训练由经验走向科学的必经之路。例如,专项运动是一个多参数、多变量的动态体系,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来解答实践中的问题,通常用量化数据、数学方程简单明了且严谨准确,更符合训练理论学科性质的本义。再如,负荷的量化推动了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使其以高度简化的方式给出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训练个体的负荷建议。
但是体育社会学的对象不只是体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有更加复杂的人,人的行为,人的思想和感知大多无法进行数量化进行测量,所以为了更好的推进研究采用多种方法结合是提高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定量研究方法也出现明显的局限性,也正是目前大多研究学者避而不用的原因,也有一部分使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国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把握西方的研究方向,更好地促进学科方法的发展。
五、结语
定量研究方法突出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在我国发展迅速,被大多数学者应用在各个学科领域,用科学的方法调查获取数据,用数据说话具有很强的有说服力,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事物无法达到绝对的量化,逐渐显露出该方法的局限性。单一的研究方法无法完整的认识世界,想要长足发展,需要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多方面,更加全面地对事物予以了解。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要采用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力求互补短处,更好地推进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陈云松,吴青熹,黄超.大数据何以重构社会科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3]王文霞,杨洪娟.浅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10):219.
[4]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申广潜,李溯.近10年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03):33-36+41.
[6]苏小霞,吴贻刚,张军献.近10年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对IRSS杂志和SSJ杂志的内容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7(05):7-14+6.
[7]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进展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1):1-5.
[8]仇军,徐茜.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问题引论[J].体育科学,2006(07):67-70.
[9]方千华,黄汉升.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02):127-130.
[10]张琦,姚家新.从学科承继到“方法自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检视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01):76-83.
[11]孙长林.于波.学校体育科研中资料与实的收集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1988(02):64-66.
[12]资薇,熊焰,于洪军,等训练分期理论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田体育学研究,2019(21):69-80.0152F56E-B45D-4C7E-B0DC-A5A675461C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