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键能力: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题教学策略酶化培育

2022-06-06侯建成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6期
关键词:写实性关键性综合题

侯建成

(马相伯高级中学, 江苏 丹阳 212300)

本学期,担任高二年级选修地理的美术班级的教学任务,笔者因势利导,将学生日常美术专业培训和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写实性”学习技巧手法,转移引用于学生对地理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有机地、有据可查地引入到地理综合题的教学解答策略中。通过对具体的、真实性的地理情境“真问题”的真发现,引导其对地理情境“真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真实性的地理问题开展扎实的问题探讨意识,启发其地理生活储备中的地理默会知识,用地理的方法思考地理问题,逐步学会如何发现问题中的“关键词”,围绕具体的地理情境性问题有机地组织地理答案,并通过针对性的答案梳理,获得地理综合题回答时的“抓分点、得分点”能力(就是根据题目要求,通过对题目图文材料的正确理解,“有一说一”地把问题所要求解的答案写出来,即“看图写话”),奠定其地理学科课程学习的必备知识基础,养就其地理问题发现、探讨和解决过程中的地理关键能力,形成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品质。

一、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教学基本原则与方法

在对地理综合题进行分析、解答的过程中,基于地理真实性情境的地理问题回答,采用写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写实性评价,其实质是学生在基于具体地理情境的区域认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地理默会知识,通过与地理真问题间的智慧真实“对话”,对相关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的外在显现;对地理综合题进行分析、解答、书写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地理问题的思考、解读,对具体的地理问题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程性地理必备知识的一种积极的能力评价。作为仰望星空的地理学习者,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能够脚踏实地,自觉破解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内卷”,就会有具体的地理行动措施和地理实践生力。要实现地理情境问题写实性描述解题能力水平的提高,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1.关键性地理情境。即在结合地理问题审读题干中的地理图文信息时,认真寻找与问题中有关的地理关键词,以及与该关键词关联的地理基本信息,如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信息(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气候位置、交通位置、政治经济位置、板块位置等),以及与之匹配的地理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因素信息,形成正确的地理位置知识坐标关系链,为正确打开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奠定靶向性、准确性的地理知识图谱(脑空间地图)认知基础。

2.规范性地理用语。即在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时,使用正确的、规范的地理语言进行写实性描述,而非写意性的概括描述。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土质原因,其规范的地理写实性描述是:黄土高原地表主要组成物质为黄土,其以细粉沙为主,土壤中有较多的孔隙,具有明显的垂直发育节理性,遇水易于分散,抵抗流水冲刷和流失侵蚀的性能较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3.系统性地理层次。即在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时,要根据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发生、发展、演绎的基本逻辑顺序,进行合乎地理知识逻辑关系演变的先后秩序组织答案,使得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的解答具有清晰而准确的、符合地理发展规律的系统性、层次性。如关于工业地域的形成的地理逻辑关系,即工业联系形成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地域发育形成不同类型的工业城市等。

4.真实性地理解答。即在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时,要针对性地、实事求是地对相关的地理问题进行写实性的描述解答,明确其题目要求回答的地理问题的指向性,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无中生有”,亦或者“视而不见”。如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具体是指:“固沟工程”“护坡工程”和“保塬工程”。如果把农业技术措施、生物工程措施也写进来,既不符合题目要求,同时说明学生对具体的地理问题的“答案”要求的指向性不明确,属于盲目答题的类型,要求教师对这类学生要严格引导,养就真实答题的良好习惯。

5.整体性地理写实。即在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时,要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地理图文信息(包括图例)等,进行直白式的、写实性的“地理语言创作”,形成既符合题目客观事实的、也契合题目所要求的地理答案要求性和规律性。

其实,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答案时,有一个简单可操作的整体性规范书写格式,即:关键性地理情境(因)+得分点(果)。如要回答江苏镇江市交通便利,可以根据具体的地图图示情境,直白式地进行写实性的描述:镇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临近长江和京杭大运河,附近有大型河港镇江港口;附近有京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沪宁杭城际高铁经过,临近G42高速公路、312国道等国道和101省道等(关键性地理情境),水陆交通便利(得分点)。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布局特斯拉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其有利的社会经济区位是:地处上海浦东郊区,临近著名的高校和科技产业园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地(关键性地理情境),科研科技支撑力量强(得分点);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内,附近大中城市众多,人口众多(关键性地理情境),汽车消费市场前景广阔(得分点);临近长江和上海港,内河航运和海运发达,有京沪、沪广高铁,以及沪蓉、京沪等高铁和高速公路畅通内陆,实现水陆联运(关键性地理情境),水陆交通便利(得分点);农业基础好,工农业生产发达(关键性地理情境),社会经济发达(得分点);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还有新能源车购车补贴(关键性地理情境),政府政策支持(得分点)等。

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的一般教学方法与步骤:

学生围绕具体的地理“真问题”,在阅读该地理情境材料,或者看完一段地理情境微视频后,按照“关键性地理情境(因)+得分点(果)”的综合题写实性描述原则,按照以下方法与步骤流程,开展“真问题”的研修、讨论。

1.小组合作。同学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真问题”情境的主题话题,相互交流、互相探讨。

2.看图说话。小组集体研讨后,推选1位同学(或自荐)根据图文材料,按照“关键性地理情境(因)+得分点(果)”的综合题写实性描述原则,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

3.看图写话。所有学生根据上述“成果”交流,按照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逻辑关系,写出其中的“因果”关系。

4.投屏展示。学生自己上讲台投屏,再次阐释自己的地理研修“成果”,同学或教师进行终结性评议。

5.查漏补缺。自我总结、查漏补缺。

经过这样“翻来覆去”的综合题“真问题”写实性描述实践课打磨,拒绝学生在探讨具体的地理“真问题”时的“满嘴跑火车”,拒绝水过地皮湿式的地理情境问题解读,拒绝没有思考的平庸的地理“对话”。让学生在这样的地理“真问题”探讨课堂里浸润,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地理“真问题”学习的温度、研修的信度;师生只有在地理课堂变革里亲身实践,才能在“真问题”的探讨中获得真知,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关键能力。

地理综合题的写实性描述解答,是学生基于地理思维认知的质性自评价能力描述,这种描述要基于具体的地理问题情境,根据具体的地理问题要求,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通过对具体的地理问题的范围、问题的维度、问题的向量、问题的靶向性等,进行高度指向性的地理问题抽象与问题概括的写实性描述。它要求学生要通过有序、有理、有据的广博的地理阅读、深刻的地理思考、厚实的地理实践,通过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转化为地理专业般清晰的、准确的、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达能力,用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让地理学习充满幸福的“地理味道”。

二、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教学培育策略微探

学生的地理答题优良习惯是可以逐步培养出来的。笔者在与所教班级的艺术类选修地理学生打交道的这些日子里,经过地理教与学时光的雕琢与持久的师生间地理“对话”,逐步摸索出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一般策略。

(一)地理“真问题”发现的综合题写实性描述教学策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研究,山东乳山市白沙口湾水深约2米,因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距今约5~1万年前,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潟湖也随之形成。在潟湖北部,白沙滩河每年携带泥沙输入,但其输沙量季节差异大。1984年,为阻挡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于是顺着潟湖出口修建了350米长的丁坝。下图为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

解析:本组题目给出了山东省乳山市白沙滩河入海口附近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所形成的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以及1984年当地为阻挡黄海海浪潮涌所带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顺着图示中的潟湖出口修建了一条350米长的丁坝的治理措施,“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的右侧配有相应图例等图文资料;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的地域区域认知能力、读图综合思维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等。

案例解读1:推测第四纪冰期后期古海蚀崖的形成过程。

根据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原则和方法,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及其关联的图文资料,要求学生要根据题目的问题“推测第四纪冰期后期古海蚀崖的形成过程”:

1.首先要明白该问题中的“关键词”有哪些?通过审题,该道题目中的关键词有“第四纪冰期后期”“古海蚀崖”“形成过程”。

2.这三个关键词告诉我们哪些基本的地理事实?三个关键词中的哪一个关键词是我们要回答的“真问题”?

3.结合这些关键词告诉我们的基本的地理事实,以及我们需要回答的“真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思考、分析?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上述学生自主研讨后“订制”的地理情境性“真问题”进行探讨。经过小组集体智慧的“地理思想劳动”,大家发现了这道问题中的“真问题”核心,即解答这道问题的核心关键词是“形成过程”。同学们结合题目的地理真实性情境描述,即“推测‘第四纪冰期后期’‘古海蚀崖’的‘形成过程’”,结合语文学习知识,将其进行了“断句”,找出其中的语言逻辑关系,一致认为应该从“古海蚀崖”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历史时期和河口附近的外力作用影响等方面,对白沙滩河入海口附近第四纪冰期后期古海蚀崖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4.“真问题”找到后,如何对其进行写实性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前述总结出来的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的解答原则与方法,采用“关键性地理情境(因)+得分点(果)”的思路进行地理写实性描述“创作”解答,即:

根据题干图文材料,该地区地处36°50′N~37°N、121°40′E~121°45′E之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关键性地理情境: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图示图例看,该地海岸地貌属于基岩石质海岸(关键性地理情境);第四纪冰期后期由于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关键性地理情境:地质历史时期),使得海水能够贴近并入侵到古海蚀崖附近(得分点),石质海岸因此易于受到朝向古海蚀崖海岸的盛行海浪的侵蚀(得分点);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关键性地理情境:河口附近的外力作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在山东丘陵地势的抬升作用,加之白沙口海湾喇叭口的地形地势影响,使得东南季风的势力较强(得分点:河口附近的外力作用影响作用),导致东南向的盛行海浪不断侵蚀基岩海岸(得分点:河口附近的外力作用影响作用),海岸线则逐渐后退(得分点:河口附近的外力作用影响作用)而形成(现在的古海蚀崖地貌景观)。

教师通过地理情境性“真问题”的“问题式”导向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位因素的综合思维品质自我检视,通过对真实性地理情境问题的地理感官的真实性“问题元素”的探究,发现其中的地理问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答案元素,实现地理问题元素从抽象、到概括、再到写实性描述,再到地理学习精气神的心理愉悦,逐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的写实性描述品相,获得地理问题解答的分值保值性和增值性能级提升。

(二)地理“真问题”探讨的综合题写实性描述教学策略

案例解读2:判断白沙滩河输入潟湖泥沙量最多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通过设置真实性的地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地理逻辑综合思维方法,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探讨地理问题,培育其精准的地理问题答案指向性研判,树立学生正确的地理学习理念,实现学生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生命涅槃。

对于案例解读2中的真实性地理情境问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结合题图信息资料,对“白沙滩河输入潟湖泥沙量最多的季节”,及其“理由”进行深度探讨。经过一个阶段的地理课堂教与学的“煎熬”与“磨练”,学生们已经初步自我了解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基本思路,即“关键性地理情境(因)+得分点(果)”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研讨。

首先,学生在地理课代表的组织下,围绕题目的指向性内容,将问题进行合理“分解”后,形成自主“订制”的指向性问题,并围绕下列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讨:

1.白沙滩河所在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这种气候类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通过对题干问题的理解,说明白沙滩河具有怎样的水文特征?

在小组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有学生随机提出了下列问题:

4.该地区的主要外力侵蚀作用是什么?

5.图示中的“潟湖平原”图例和图示中的潟湖平原面积说明什么问题?

6.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说明什么问题?

同学们经过认真而激烈的研讨,给出了具体的问题写实性描述思路:要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白沙滩河输入潟湖泥沙量最多的季节,主要从白沙滩河所在地区山东丘陵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大环境分析入手,明确其气候类型,再从其具体的气候特征角度,思考其对白沙滩河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影响;接着,根据白沙滩河河道的相对平直,以及支流较少方面,说明其汛期河流流量大、流速较快;然后,从图示图例和对图文材料的研读、分析、辩论等,倒推出山东丘陵植被覆盖较差,其具体表现就是河口附近形成面积较大的河口三角洲,以及潟湖平原等。

经过同学们的思考、辩论、整合,最后在地理课代表的带领下,大家按照“关键性地理情境(因)+得分点(果)”的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策略,形成以下答案:白沙滩河输入潟湖泥沙量最多的季节是夏季。因为该地区地处山东丘陵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关键性地理情境:地理位置、气候;得分点),白沙滩河流量大,流速较快(关键性地理情境:河流水文特征;得分点);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地面流水侵蚀较强烈(关键性地理情境:植被破坏、流水侵蚀;得分点),径流含沙量大,从丘陵地区携带大量泥沙输入潟湖(关键性地理情境:潟湖泥沙量增多原因;得分点),所以夏季泥沙输入量较大。

通过引导学生对真实性的地理问题情境的探讨,培育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生活默会知识,培养学生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采取“分割包围”“围魏救赵”“围点打援”的地理学业关键能力生长战术,将抽象的地理问题“具象”化,在问题的探讨和分享中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同时,学生在问题的研讨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与问题解决有密切关联性的“动态生成”问题,值得鼓励和肯定。这说明,在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下,学生自觉学习的主体地位已悄然生长,学生对地理问题探讨和问题解决的关注点已从“解题”向“解决问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的有机转变[1]。

(三)地理“真问题”解决的综合题写实性描述教学策略

案例解读3:说明修建丁坝后对潟湖面积带来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对于该地理真实性情境问题,笔者根据艺术班级学生有很多画具、颜料的情况,随机引入这些“临时教具”,让学生通过模拟地理实验的方法,用手持的颜料调色板、画笔、废弃的颜料、废弃的画盒,学校施工工地“讨来”的沙子,以及学生用来画油画后吹干用的小吹风机模拟海风等,实景模拟白沙滩河入海口附近修建丁坝后对潟湖面积带来的变化,并分析“丁坝”修建前后河流泥沙、海浪侵蚀与堆积作用对潟湖面积带来的影响。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具体而真实的问题的直观感知强,问题得以很好的解决。

然后,仍然按照之前的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的解答思路,对问题答案进行了“创作”解读:由图可知,1984年丁坝修建后,压缩并延长了西部潮流通道,降低了潮流通道的进出潮流量和潮流的流速;同时,潮流退潮的流速也降低,导致潟湖泥沙下泄减少,有利于河口附近潟湖的淤积,加剧了潟湖的淤积速度。同时,随着白沙滩河携带泥沙不断的输入,白沙滩河河口三角洲将不断扩大和淤高;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白沙滩河入海口右侧的潟湖平原的面积也就不断地发育和扩大;而随着潟湖平原面积的进一步发育和扩大,潟湖面积也就逐渐缩小,并可能逐渐走向消失。

地理真问题的“学习—探讨—解决”征程漫漫,在对具体而真实的地理问题情境探讨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切实而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地理学习“专业发展”的实操动静[2]。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策略的自省自悟自觉,在一个独立的、规则的、学习自研修的地理空间里酶化,与自己深情地地理对话、与地理真问题和解,期待并书写着曼妙的、美好的未来“地理生活”。

令人欣慰的是,笔者基于地理“真问题发现—真问题探讨—真问题解决”的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促进学生地理关键能力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江苏省马相伯高级中学开展的促进“真问题”解决的“三真六环”课堂教学实践的基本价值追求:让课堂真学习在真问题情境深度教学的过程中真实地发生[3]。

三、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地理关键能力培育价值微探

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的教学策略,就是要通过系统性的地理解题教学引领,减灭罗杰斯所言的学生是“课堂观光者”现象,就是要让地理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地发生,从地理学习的自研修到他我共研的生命共同体课堂研学,引导学生实现从浅表性地理学习到深度的地理研修性学习,进而激发出教师指向深度地理学习的高品质教学设计共振。

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的教学策略,利用地理情境“真问题”的发现、探讨,解决地理综合题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真问题导向”“真任务发现”“真任务探究”“真问题解决”,寻找到新时代地理教师专业生长的实践新样式[4]。毕竟,地理课堂里藏着学生的未来,地理教师所有的辛勤付出和思想劳动,都是新时代地理教师与学生“一起向未来”的坚定的文化自信。

课堂教学不需要“革命”,需要的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的课堂“变革”。地理真问题的真发现、真探讨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真学习的过程性自评价;地理答案的梳理、思考、书写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科学地理思维品质的终结性自评价,只不过此时的这种评价,最终是以赋分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一自评价过程还只是属于达标性学科能力评价。要想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再认识、再梳理、再总结和再提高,逐步升华为地理教科研思想力[5],进而实现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的品质型终结能力评价,成就师生间的与时偕行,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写实性关键性综合题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TPEP管道顶管施工关键性技术研究
从创新驱动看国防科技工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浅谈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赵建成水墨人物画的中西方元素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商周青铜器上的写实性动物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