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洗+冷热疗法护理对顺产会阴侧切的影响

2022-06-06任大玲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熏洗会阴熏蒸

任大玲(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顺产也就是自然分娩,就是新生儿从阴道分娩出体外的过程[1],但是在实际顺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胎儿娩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弹性差、胎儿头部过大以及阴道口狭窄等,如果分娩不顺利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缺氧、阴道口撕裂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出现影响胎儿娩出时会选择会阴侧切来辅助分娩[2]。会阴侧切是一种辅助分娩方式,其有助于分娩过程的顺利完成,主要是通过切开会阴部位组织加速分娩,但是大多数产妇在会阴侧切后可能会出现切口愈合不佳,增加产妇的疼痛感,因此就需要做好产妇的临床干预工作[3]。传统模式下的会阴侧切减痛往往采取药物减痛的方式,比如,服用止痛药。除此之外,为了促进会阴切口的恢复,还会通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在避免产妇会阴侧切切口出现感染的同时,降低会阴侧切切口带来的疼痛感。但常规护理干预的运用对于产妇会阴侧切减痛带来的效果比较有限,因此,可以考虑在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联合冷热疗法的方式,提高产妇会阴侧切减痛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析了在为会阴侧切的顺产产妇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与冷热疗法联合应用对其切口愈合情况与疼痛的改善作用,并且,探究了中药熏洗+冷热疗法联合应用的方式对会阴侧切减痛的效果,为临床更好地实施护理和干预提供了基础和借鉴,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98例实验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会阴侧切后成功顺产的产妇,其来源的时间段介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在取得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后,根据其护理与治疗意愿将其分为A组(n=49)与B组(n=49)。A组产妇年龄21-32岁,均值为(26.36±2.87)岁,孕周37-42周,均值为(39.54±1.06)周,会阴切口长度最长的为5.0cm,最短的为2.2cm,均值为(3.54±0.25)cm;B组产妇年龄21-33岁,均值为(26.49±2.93)岁,孕周37-41周,均值为(39.21±1.13)周,会阴切口长度最长的为5.0cm,最短的为2.0cm,均值为(3.41±0.21)cm。经过对比后发现,A组与B组产妇相关资料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着相对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应用常规产科会阴侧切后护理服务作为B组产妇的护理方法,为产妇营造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应用碘伏棉球进行切口部位的消毒,每日2次,并做好产妇情绪安慰和注意力转移。A组产妇的干预方法为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冷热疗法联合,具体如下。

1.2.1 护理干预 ①会阴侧切在第二产程实施,胎儿娩出的最佳时间为会阴切开之后10分钟内,尽可能缩短术后的暴露时间,以持续开启空气消毒机来减少感染的发生,同时缝合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缝合前做好消毒,缝合的过程中要对齐切口。②会阴侧切的顺产产妇休息时尽可能保持健侧卧位,不能压迫切口,同时排尿时选择坐便,减少下蹲排便排尿的动作,做好会阴切口的保护。告知产妇定期更换内裤,避免外阴潮湿造成切口的污染。③外阴水肿者可选择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④如出现阴道炎、切口撕裂伤或切口感染时,可预防性地应用抗菌药物,做好产妇家属的积极沟通和交流,给予产妇精神、心理和情绪上的支持,做好饮食指导,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大便干结增加伤口疼痛。⑤鼓励家属多陪伴产妇,转移产妇的注意力,调节心态,减轻切口疼痛感。

1.2.2 冷热疗法 做好产妇会阴部常规消毒后,通过一次性会阴冷敷垫的运用来实现会阴冷敷,在产后5分钟、3小时、8小时各冷敷1次,结束之后运用红外灯照射,时间为20分钟,结束后铺消毒会阴垫。

1.2.3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方式,包含中药熏蒸和中药熏洗两种方式。在对产妇提供中药熏蒸和熏洗护理方法时,需要先使用碘伏消毒会阴切口的伤口部位,每日早晚分别进行一次。随后,在使用碘伏消毒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熏蒸及中药熏洗对产妇会阴部进行针对性护理。

1.2.3.1 中药熏蒸 对于会阴侧切患者来说,缓解疼痛至关重要,中医在缓解疼痛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医护人员可以使用大黄、芒硝、艾叶等中药药物,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中药药物剂量,可以分别选择大黄和芒硝30g,将其熬煎至200ml的药液,然后将药液倒入中药熏洗专用仪器中,确保中药热蒸汽可以缓缓熏蒸到产妇的会阴部位,这样不仅能够起到消炎抗菌的作用,而且还能够降低产妇会阴侧切带来的疼痛感。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中药药方能够发挥出最大药效,可以在熬煎中药熏蒸药剂时后下大黄,这样可以将大黄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

1.2.3.2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会阴侧切部位,可以预防和治疗产妇出现的会阴侧切感染,降低产妇在会阴侧切后出现的疼痛感。可选用的中药熏洗药方比较多,比如鱼腥草汤,它是中医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熏洗药方。在该中药熏洗药方中,主要有鱼腥草、蛇床子、丹参、败酱草、蒲公英、金银花、苦参、赤芍等中药药材。在熬煎中药熏洗汤剂时,可以加入2L的水,熬煎剩至1.5L左右,熬煎时间为30min,每一剂中药熏洗汤剂使用一天,每天进行两次中药熏洗,每次中药熏洗的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为了避免中药熏蒸、中药熏洗过程中药液的温度过高烫伤产妇的会阴部位,需要将中药熏蒸液的温度控制在38℃-40℃,中药熏洗的主要高度控制在50cm,每次中药熏蒸和熏洗的时间尽可能控制在30min,每日进行两次中药熏蒸、中药熏洗,平均3-4d为一个治疗疗程。

1.3 评价指标 切口愈合情况的判定包括甲级愈合、乙级愈合和丙级愈合三个维度,产妇切口基本愈合为甲级愈合;产妇切口有红肿、硬结情况出现为乙级愈合;产妇切口再次开裂或者是化脓为丙级愈合[4]。

疼痛严重程度的判定根据患者的感觉开展,如果产妇在下床活动的时候会出现较为轻微的疼痛感为轻度疼痛;产妇在坐起或者是站立后会出现较为明显但是可以耐受的疼痛感为中度疼痛;产妇在卧床休息时即感觉到了明显疼痛,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睡眠为重度疼痛[5]。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本研究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统计学分析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后可知,A组产妇甲级愈合概率显著高于B组产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分析比较[n(%)]

2.2 A组有患者49例,其中产后疼痛为轻度、中度与重度的概率分别为59.2%(29/49)、40.8%(20/49)、0.0%(0/49);B组有患者49例,其中产后疼痛为轻度、中度与重度的概率分别为36.7%(18/49)、53.1%(26/49)、10.2%(5/49),比较A组与B组产妇产后切口疼痛程度后发现,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切口疼痛感等级情况分析比较

2.3 在A、B两组患者的中药熏洗预防和治疗会阴侧切减痛的舒适度调查中可以明显发现,A组患者在接受中药熏洗预防和治疗会阴侧切减痛时,舒适度明显高于B组,这充分表明中药熏洗在预防和治疗会阴侧切减痛方面有着突出的疗效。A组的产妇舒适度等级划分为非常舒适、一般舒适、不舒适,各个等级所占比例分别为61.22%(30/49)、38.77%(19/49)、0.0%(0/49);B组的产妇舒适度的各个等级占比分别为30.61%(15/49)、55.10%(27/49)、14.28%(7/49),详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切口舒适度等级情况分析比较

3 讨论

会阴侧切在顺产产妇中较为常见,其有助于产妇更加顺利的分娩,但因其位置的特殊性,易受到污染,如果临床护理不当还可能出现切口裂开、感染等相关情况,进一步影响切口的愈合,加大产妇的痛苦[6]。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产妇更好地恢复就需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疼痛、水肿、感染等病症表现,是产妇在会阴侧切后非常常见的并发症,产妇往往需要承受会阴侧切疼痛、子宫宫缩、恶露排出等多个方面的不适感,会对产妇身心造成较大不利影响,产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很多产妇在产后无法正常行走、坐立甚至翻身,这主要是由于会阴侧切切口带来的疼痛感十分明显。一直以来,在预防和缓解产妇会阴侧切疼痛感时,往往会采取服用止痛药的方式,也会采取服用消炎药、涂抹抗病毒以及抗菌药的方式预防会阴侧切切口感染问题。但这种方式副作用比较多,容易增加产妇的耐药性,甚至有可能导致个别产妇的奶水中含有抗生素类药物残留。

通过中药熏洗+冷热疗法的护理方式,可以显著降低产妇的会阴侧切切口疼痛感,还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在降低疼痛感的同时,降低产妇会阴侧切切口出现感染问题的几率。目前,中药熏蒸和中药熏洗的可选药物及药方比较多,比如,黄柏、大黄、芒硝以及“消肿活血汤”、“鱼腥草汤”等中药药材和药方,对于预防和治疗产妇会阴侧切疼痛、感染等方面有着积极疗效。在中药熏蒸汤剂中,选择的药物有大黄和芒硝,其中,大黄可以起到“泻热毒、破积滞、行淤血”之功效,能够比较好地消除产妇会阴侧切带来的疼痛感。而会阴侧切势必会破坏会阴周围组织的血气运行情况,甚至引起会阴部位气血瘀阻,正所谓“不通则痛、痛则不通”,当产妇接受了会阴侧切,则导致会阴周围组织的血气运行受阻,进而引起产妇比较明显的疼痛。大黄具有破淤、活血、泻下的作用,当会阴周围组织的气血运行畅通,瘀血证得到有效处理,那么也就达到了“通则不痛”的中医熏洗治疗目的。此外,芒硝是临床医学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药材,具有消肿、镇痛、止痛之功效,非常适合会阴侧切后的止痛镇痛以及破淤消肿的临床治疗需求。中医领域认为,会阴侧切减痛,应当从“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临床干预原则方面入手,正是由于产妇的会阴侧切导致会阴部位组织气血循环受到限制,气血运行不畅则会导致痛感加剧。因此,使用中药熏蒸可以有效提高产妇会阴侧切部位组织的气血运行通畅度,通过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痒、清热利湿、除湿消肿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微循环,从而起到消肿、消炎、止痛镇痛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大幅度降低会阴部位出现感染的几率。

会阴侧切非常容易引起产妇会阴部位的水肿,而水肿又是引起产妇会阴部位疼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中药熏洗会阴侧切时,可以选用“鱼腥草汤”。在“鱼腥草汤”中药熏洗药方中,鱼腥草具有消除会阴侧切部位肿胀疼痛之功效,还可以抑制会阴侧切部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抗菌作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妇分娩后的机体免疫力;蛇床子对于预防和治疗会阴侧切部位出现的湿痒有着比较高的功效,还能够抑制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丹参对预防和治疗产后“瘀滞腹痛”有非常理想的效果,有助于促进产后恶露的排出;败酱草具有消肿排脓、祛瘀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以治疗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产后瘀阻腹痛”。如果会阴侧切产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感染问题,则需在本案中使用到的药方中加入适量的蒲公英。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能够有效消除产妇因会阴侧切而出现的手术切口红肿疼痛感。“鱼腥草汤”方剂对于促进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愈合、降低或消除会阴侧切切口带来的疼痛感有着比较突出的效果,尤其能够降低产妇在床位翻动、下地行走以及坐位等体位姿势时的会阴侧切切口疼痛感。每次中医熏洗时需要保证熏洗时间在20-30min,早晚各执行一次,是会阴侧切减痛的中医熏洗治疗护理方案。在整个治疗周期,产妇不能食用高脂肪类食物,坚决杜绝辛辣食物。而且产妇可通过按摩涌泉、百会以及印堂等穴位,保证睡眠质量,使身体更快恢复。为了促进伤口愈合,医务人员还可以用中医理论为患者提供会阴部位切口贴敷护理,选取去关元、中极、气海与子宫这四个处于下腹的穴位,将当归、桃仁、炙甘草、干姜与川芎等药物研磨成细粉,加入陈醋和温水调成糊状,贴敷于所选穴位,每日1次,连续使用3天,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切口更好愈合。

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在为会阴侧切成功顺产的产妇实施干预的过程中,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运用中药熏洗+冷热疗法可以促进产妇的切口愈合,减轻产后的疼痛感[7]。其中护理干预的运用做好了患者基本症状、生理与心理、情绪的照顾与干预,避免了多种不良因素对切口愈合的影响,中药熏洗可以达到减痛、消肿及抗感染的作用,并通过冷热疗法的联合运用减轻了产妇的疼痛感,达到了抗炎、镇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目的,对产妇的更好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与价值。

综上所述,会阴侧切的顺产产妇产后较为常见的情况就是切口愈合不佳与疼痛,在干预的过程中做好护理十分重要,而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运用中药熏洗+冷热疗法可以促进其切口愈合,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熏洗会阴熏蒸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消渴病痹证实施中药熏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熏艾草
治阴道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