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专科护理在突发创伤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6-06范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11
范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11)
创伤属于因为机械等外部原因所导致人体组织或者器官的破坏,其类型有很多,可以根据创伤发生地点、创伤发生部位、受伤组织以及致伤因素与皮肤完整性而开展针对性的分析[1]。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节奏加快的大背景下,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呈现出了上升趋势,突发创伤事件作为较为常见的一种创伤类型在急诊科室的接诊率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而不同患者的创伤类型、病情是不尽相同的,如果只是按照常规急诊护理方法开展各项护理操作则无法达到针对性、高效护理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实施患者的抢救就需要找到更为理想的急诊护理方案[2]。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我院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突发创伤事件患者64例,观察了在突发创伤事件中急诊专科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我院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突发创伤事件患者64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32)与对比组(n=32)。实验组中有17例为男患者,15例为女患者,患者年龄最高、最低的分别为57岁、21岁,年龄均值为(33.54±2.19)岁,突发创伤事件类型为手部创伤的患者例数为14例,头皮创伤的患者例数为10例,烫伤的患者例数为8例;对比组中有18例为男患者,14例为女患者,患者年龄最高、最低的分别为56岁、20岁,年龄均值为(33.28±2.32)岁,突发创伤事件类型为手部创伤的患者例数为13例,头皮创伤的患者例数为10例,烫伤的患者例数为9例,对两组患者上述性别、年龄、突发创伤事件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实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研究通过了相关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并在其监督下完成。本次实验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实验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目的,自愿作为本研究的一员,并与家属共同签署了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按照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为对比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方法为急诊专科护理,具体的内容如下。
1.2.1 成立急诊专科护理小组 急诊专科护理小组最少要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各1名,护师2名,保证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成立急诊专科后要加强急诊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其形式包括定期与非定期两种,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完成后均需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工作,实现每一位组间成员的量化评估,保证其可以满足实际临床工作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组间成员也要负责制定突发创伤事件患者的护理方案并具体实施。
1.2.2 创建无菌治疗室 对于突发创伤事件患者来说,无菌治疗室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为无菌操作提供充分的基础,因此在成立急诊专科护理小组后组间成员要创建一个无菌治疗室,每天均要开展室内消毒,并定期进行室内细菌等微生物数量的监测,保证其处于一个正常范围内,如果发现微生物数量不能满足实际护理工作需要即需要彻底开展无菌治疗室的消毒与灭菌。
1.2.3 实施针对性急诊专科护理 一般突发创伤事件患者所涉及的创伤包括手部创伤、头破裂伤以及烫伤三种类型,在具体实施急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从专科的角度出发,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护理。首先,在为手部创伤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止血处理,根据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及时判断与识别具体出血位置,借助止血带或者是采用按压法实现桡动脉与静脉、尺动脉与静脉等主干血管的止血,如果患者合并存在多处血管损伤的情况则需要考虑急诊手术止血或者是气压带止血,避免患者出现失血过多的情况。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观察甲床与嘴唇是否保持较为红润的状态,并监测患者脉搏,通过综合性的考量来确定患者的出血量,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失血过多的可能则需要快速补液,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针对性处理。其次,在实施头皮创伤患者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准确、快速找到具体的创伤部位,并在无菌原则的指导下做好创伤部位头发的剔除,其范围为以创伤部位为中心的6厘米,以保证更好地显露创伤位置,充分实现创伤部位消毒之后的伤口缝合。最后,在为手部烫伤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运用生理盐水实现创面的清洗工作,在72小时之内保护好水疱,避免因为水疱破裂而导致蛋白丢失情况的出现,而72小时之后则可以在充分消毒处理后实现直径在4厘米以上水疱的穿刺引流,并在消毒创面后均匀涂抹烫伤膏,采用无菌纱布完成包扎操作。
1.3 评价指标 将分诊用时、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病情稳定时间、留院观察时间、护理后疼痛评分以及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伤口感染、病情加重)发生率作为本次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的观察与评价指标。
疼痛评分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3]进行评价,在纸上或者是尺子上画一条长度为10cm的线段,并以毫米为单位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线段,其中一端标记0,表示无痛,另一端标记10,表示极痛,患者用笔根据自身情况在上面画出预期疼痛程度最为符合的某点,重复实施2次,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疼痛评分,其中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为严重。
抢救成功率判定标准[4]:经过抢救之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状态,临床症状、体征均基本消失认定为优秀;经过抢救之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均减少认定为良好;经过抢救之后患者各项指标与症状变化均不明显,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认定为差,抢救成功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0%。
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即将离开急诊时通过发放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5]的方式进行评价,主要的内容涉及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抢救流程等相关内容,调查表的最高分为100分,如果患者与家属评分<60分或者是抢救效果为差的患者未配合填写调查表则认定为不满意;如果患者与家属评分为60-79分,则认定为基本满意;如果患者与家属评分≥80分则认定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本次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和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借助±s表示并以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数据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分诊用时、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明显较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时间指标比较
2.2 实验组患者病情稳定时间、留院观察时间、护理后疼痛评分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情稳定、留院观察时间以及护理后疼痛评分比较
2.3 实验组有患者32例,其中抢救效果为优秀的患者有21例,良好的患者有10例,差的患者有1例,抢救成功率为96.9%;对比组有患者32例,其中抢救效果为优秀的患者有14例,良好的患者有13例,差的患者有5例,抢救成功率为84.4%,统计学分析后可知,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χ2=11.074;P=0.036)。
2.4 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伤口感染、病情加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5 实验组32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为非常满意,有11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为基本满意,有1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9%;对比组32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为非常满意,有1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为基本满意,有6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1.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χ2=14.075;P=0.038)。
3 讨论
突发创伤事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诊创伤类型,其包括的种类有很多,既包括电击伤、烫伤、车祸外伤,又包括挤压伤、烧伤、刀刺伤以及摔伤等,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表现具有差异性,也就是说,突发创伤事件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情是不尽相同的。对于不同类型的突发创伤事件患者来说,做好针对性的护理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只采用统一的护理模式则无法达到高效的护理目的,给抢救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需要分析出更为理想的急诊护理方案[6]。
急诊专科护理属于医学理念不断更新与完善下的一种新型急诊护理方法,其不仅成立了急诊专科护理小组,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保证了每一位组间成员均具有较强的专科护理能力,同时也建立了无菌治疗室,保证了所有操作均在无菌的条件下完成,将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避免了各种不良情况出现而影响患者更好的抢救[7]。在此基础上,急诊专科护理也针对手部创伤、头破裂伤以及烫伤等相关突发创伤事件患者针对性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护理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展了各项护理操作,为患者更好的抢救奠定了基础[8]。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分诊用时、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病情稳定时间、留院观察时间均相对较短,而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较低,P<0.05。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相对较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这进一步表明了对于突发创伤事件患者来说,急诊专科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患者更加快速得到针对性处理,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并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各种不良反应出现给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突发创伤事件患者来说急诊专科护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护理方法,值得予以进一步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