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22-06-06贺宾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贺宾(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临床较为特殊的哮喘疾病,好发于小儿人群[1]。调查研究显示,11%左右的咳嗽变异性哮喘会发展成典型的哮喘,最终影响到患儿的生活和发育,给患儿家庭带来较大压力[2]。现阶段来看,临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治疗尚未研究出特效药,以控制病情发展和缓解临床症状为主要治疗原则。孟鲁司特钠是治疗哮喘患儿的常见药物,能够取得一定效果[3]。盐酸西替利嗪可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积极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4]。据多项研究显示,随着患儿呼吸道内白三烯不断增加,极易加重患儿病情。孟鲁司特钠能够有效降低白三烯活性,积极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孟鲁司特钠的主要作用机制表现为:阻断白三烯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达到改善机体气道高反应和炎症反应的效果。本文将进行有关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儿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共74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结束于2020年12月)。纳入标准:①均在患儿以及患儿家长知情下参与;②均经过临床症状确诊。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依从性差者;③对孟鲁司特钠、盐酸西替利嗪等药物过敏者。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有22例、15例,平均年龄(10.97±5.22)岁,平均病程(4.75±0.63)个月。实验组男、女患儿分别有23例、14例,平均年龄(11.11±5.15)岁,平均病程(4.83±0.57)个月。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未有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①支气管扩张;②解痉平喘;③低流量吸氧;④抗感染等)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4mg/5mg×5片)。15岁以上每日一次,每次一片(10mg);6-14岁每日一次,每次一片(5mg);2-5岁每日一次,每次一片(4mg),连续治疗14d。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西替利嗪剂,2-6岁儿童:早晚均服用0.25ml;6岁以上儿童:早晚均服用0.5ml,连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5-6](①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一周内咳嗽明显消失为显效;②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2周内咳嗽明显消失为有效;③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2周后咳嗽未消失为无效)、不良反应(①轻微头痛;②头昏;③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咳嗽缓解/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7-8](①日间:0分为无咳嗽、1分为偶尔咳嗽、2分为间歇单声咳嗽、3分为间歇连续咳嗽;②夜间:0分为无咳嗽、1分为因咳嗽醒来1次、2分为因咳嗽醒来至少2次、3分为因咳嗽醒来至少3次)、肺功能(①1s用力呼气量——FEV1;②1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清炎症因子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咳嗽缓解/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比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比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肺功能比较对比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前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FEV1、FEV1/FVC),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对比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FEV1、FEV1/FVC),结果表明实验组肺功能(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比较
2.4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咳嗽缓解/消失时间比较 对比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咳嗽缓解/消失时间,结果表明实验组咳嗽缓解/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咳嗽缓解/消失时间比较(±s,d)
表4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咳嗽缓解/消失时间比较(±s,d)
组别(n=37) 咳嗽缓解 咳嗽消失实验组 4.43±1.29 6.63±2.52对照组 6.66±1.58 10.41±2.37 t 6.6501 6.6465 P 0.0000 0.0000
2.5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反应比较 对比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IL-4、IL-5)反应水平,结果表明实验组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IL-4、IL-5)反应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反应比较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常见疾病,也是导致儿童咳嗽的主要原因。该疾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病情进展为典型哮喘,导致治疗难度增加,且增加家庭经济压力,而如何有效防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为儿科医务者广泛讨论的话题。
目前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其一,肥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其二,T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等[9-10]。在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过程中,以药物治疗方法为首选。盐酸西替利嗪能够显著拮抗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炎性介质,与此同时抑制炎症细胞。孟鲁司特钠能够有效抑制白三烯反应活性,降低气道高反应,继而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关研究指出,盐酸西替利嗪能够显著抑制中性嗜酸粒细胞释放,与此同时拮抗组胺诱发的支气管痉挛,积极改善肺功能[11-12]。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可发挥协同作用,而单一用药效果不够理想。本研究中,实验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可显著缩短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与此同时积极改善肺功能和降低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实验组所用治疗方法安全性和疗效性高[13]。究其原因:哮喘的关键介质为白三烯,炎症细胞可释放白三烯,而糖皮质激素无法对人体白三烯的合成进行抑制,且无法阻断外源性白三烯所引起的呼吸道收缩、气道高反应性。孟鲁司特钠则作为白三烯的拮抗药物,药理机制主要是通过与半胱氨酸受体进行竞争性结合[14-15],从而对白三烯的活性产生抑制,减轻黏膜水肿,减少气道分泌物的增加,同时避免炎性细胞在气道壁的浸润,以达到改善气道高反应性使支气管舒张和保护作用得以增强。盐酸西替利嗪为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其药理机制在于对β2受体产生兴奋作用,从而促进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同时能够对气道高反应性产生抑制,达到抗炎目的[16-17],并且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而作用于中枢H1受体,临床使用时中枢抑制作用较轻。通过将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联合应用,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安全性高,并且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减轻。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实验组血清炎症因子反应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联合用药能够改善患者炎症状态[18-19]。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高于单一孟鲁司特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