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22-06-06戴晓燕王欣婷袁晓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抗凝房颤问卷

戴晓燕,王欣婷,袁晓晨

(1.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江苏 扬州,225100;2.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 扬州,225009)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较正常人增加4~5倍[1-2]。研究[3]发现,约24%的不明原因的栓塞性卒中患者可检测到房颤。焦虑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焦虑患者心源性死亡风险增加48%[4]。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与房颤的启动和持续密切相关[5]。本研究探讨焦虑、抑郁情绪与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评估不同抗凝治疗方案对房颤患者情绪的影响,为后续对房颤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86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参考《诊断学(第9版)》非瓣膜性房颤的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6]。

纳入标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年龄18~80岁;性别不限;病史、体检、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符合房颤诊断标准[7]。排除标准:因语言、理解能力存在问题而不能完成问卷者;有其他精神疾病病史者;合并心肌梗死或起搏器植入病史者;合并除心脏疾病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而影响生活质量者;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导致房颤的器质性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病史。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原则,实验所需数据的获取均取得患者同意,并已通过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批。

1.2 方法

入选者接受心理问卷调查,焦虑问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个问题。量表总得分×1.25系数得到标准分[8]。抑郁问卷采用基于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中的抑郁自评量表(PHQ-9),共9个问题,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重。生活质量评估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包括8个项目,即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机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得分越高表示该项功能越好,生活质量也越好[9]。研究者与患者充分沟通,当面发放问卷,采用统一的语言方式引导患者完成问卷,要求患者按实际情况完成,时间不超过30 min,完成问卷后当场收回,研究者检查是否有遗漏项,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房颤患者86例,男52例(60.47%),女34例(39.53%),平均年龄(68.58±11.21)岁。焦虑组、非焦虑组,抑郁组、非抑郁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及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服用华法林的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情绪,而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能够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见表1。

表1 4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焦虑、抑郁情绪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根据Wilcoxon秩和检验的结果显示,焦虑组和抑郁组在PF、RP、BP、GH、VT、SF、RE、MH 8个方面的得分分别低于非焦虑组和非抑郁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非焦虑组和非抑郁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优于焦虑组和抑郁组。见表2。本研究选取NLR、PLR、LMR代表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并将炎症因子与生活质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4组生活质量比较(四分位数)

表3 患者炎症因子与生活质量的Spearman相关分析

3 讨 论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易对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多项研究[10-12]指出,房颤患者比健康人群有更大的心理困扰,主要集中在焦虑和抑郁方面。本研究评估了焦虑、抑郁情绪对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伴有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房颤患者生活质量更差,这与国内外研究[13-15]结果一致。

临床中较多房颤患者合并心理困扰,但未能得到及时诊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成功的抗凝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关键。本研究发现服用华法林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情绪,而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能够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服用华法林患者需定期至医院复查凝血功能,长期服药、频繁抽血化验、医院排队时间过长、房颤发作时的躯体不适症状等都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研究[16]指出,焦虑、抑郁与较高的抗凝负担独立相关,针对情绪的评估有助于识别抗凝负担较重的患者,在抗凝药物的选择中,应全方位评估生理、认知和社会心理功能,将抗凝的风险与收益平衡达到最优化。

炎症在房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抑郁情绪使体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增加,这些炎症指标与房颤发生风险独立相关[17]。炎症引起心房纤维化、心肌细胞坏死或凋亡、巨噬细胞聚集、细胞排列紊乱,这些因素导致房颤进一步发展[18]。焦虑和抑郁状态下机体儿茶酚胺产生增加,增加的儿茶酚胺会改变自主神经功能并降低心率变异性,炎症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共同作用,缩短了心房不应期,继而允许房性早搏触发房颤,使房颤持续存在。近年来NLR、PLR被用作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后指标[19]。本研究将外周血NLR、PLR、LMR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其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可能原因为本研究是单中心研究,样本量小,数据来源比较局限,今后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研究进行分析验证。有研究[20]指出,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可以在中脑水平调节迷走神经张力,并抑制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从而终止房颤发生,后续研究有待于进一步跟进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在预防房颤患者心理疾病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这对未来房颤治疗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防治有重要作用[21]。

猜你喜欢

抗凝房颤问卷
我院心房颤动抗凝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及取得的成效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
Mutually Beneficial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