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文眼”,发展思维,升华感悟

2022-06-06梁海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0期
关键词:文眼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梁海珍

【摘要】“文眼”是文本的脉络线索,是研读文本的焦点,更是读者进入文本的情感“钥匙”。“文眼”不仅可以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线,更能成为绘本阅读的灵魂。本文阐述如何紧扣“文眼”,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笔者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绘本Kind Emma为例,浅析如何研读绘本,抓准“文眼”;引导学生点出“文眼”,高效导入课堂,让学生感知文本;聚焦“文眼”,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辩证思考;深掘“文眼”,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升华感悟,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紧扣“文眼”;辩证思考;升华感悟;核心素养

诗有诗眼,画有画眼。文本也有它的“眼”。“文眼”即文章的眼睛,乃文章的精要所在,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统领作品的关键词句。一般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眼”,且大都隐藏在标题、篇首、篇尾、中心句或过渡句中。“文眼”,指的是“文章之眼”。“文眼”是一篇文章的窗口,正如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一样。通过“文眼”,人们可以窥见一篇文章的言语秘密,理解其精神特征;通过它,人们进行阅读时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删繁就简”。“文眼”是文本的脉络线索,是研读文本的焦点,更是读者真正进入进入文本的情感钥匙。因此,“文眼”不仅可以成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线,更能成为整个绘本阅读的灵魂。也就是说,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文眼”,以“文眼”为主线组织教学。教师要善用“文眼”,精心设计问题链,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总览全文。教师应从大处统筹,让学生整体理解文本;从细节出发,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领会文章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研读绘本,抓准“文眼”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則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从而可以看出,“文眼”是一篇文章的思想凝聚点,如果能在阅读文本时点出该文的“文眼”,那就表示基本读懂了该篇文章,把握了文章的脉络。

绘本Kind Emma选自大猫英语分级阅读六级里的一本故事类(fiction)读物。它相应的主题是人与社会,主要讲述了善良的Emma独自住在森林小屋里,没有人可以谈话。在一个雪夜里,Emma听到敲门求助的声音,Emma开门让小东西进屋取暖和吃东西。第二天起床,她发现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最后,她还有了朋友可以跟她聊天。作者通过Emma和tinny thing的故事,引导读者认识到人要乐于助人,善有善报,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发展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此绘本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以一般过去式的形式对Emma和Tiny thing相互帮助的故事进行讲述。

要抓准“文眼”,首先是要潜心研读文本,我们要让自己以平常读者的心态与文本交流,并从中获得直觉思维,带来第一感受;接着要再次仔细品读绘本,深掘“文眼”的含义。通过再三研读绘本Kind Emma,可以看出,Kind这个词是绘本的“文眼”。故事以Kind Emma命名,kind是用来形容Emma的,阐明了Emma的品质,其重要性显而易见;Kind是故事的“文眼”,它不仅可以成为本课教学设计的落脚点,还可以成为学生辩证思考的着力点。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首先引导学生理解绘本的题目为什么叫Kind Emma;接着,让学生认真阅读绘本,理清绘本脉络;图文结合,仔细提取其中的细节信息;在阅读后将自己的生活实际迁移到阅读中,进行辩证思考,并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从而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提升阅读情感。

二、点出“文眼”,高效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深入探究绘本的“催化剂”,品味绘本的“润滑剂”。读题质疑,以“问题链”为导向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绘本的题目很多时候都是“文眼”,它或者浓缩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指向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或者指明了文章的重点;一篇文章的题目大都是高度涵盖,里面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学生能仔细思考,肯定会深有启发。绘本的很多题目都值得斟酌推敲。如能认真思考,一定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开启高效课堂的钥匙。

好的导入是成功教学的开端。高效的课堂导入必定要从“文眼”出发。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出示绘本封面,说我们今天将会进行绘本阅读,问学生在绘本封面可以看到什么,当学生回答“I can see a girl.”时,教师再利用问题链:“What is the name of the girl? How did you know? What do you think of Emma? Why?”等进行追问,从而引出绘本题目,并带读、板书。由于封面图案简单,学生可以直接找出文章主角。绘本的标题和文眼存在着关联,所以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利用问题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关注课题,并借助“What do you think of Emma? Why?”等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绘本题目Kind Emma,点出并强调故事的“文眼”是kind,从而为读中环节做好铺垫;聚集“文眼”,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故事脉络;在读后环节引导学生论证“文眼”,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下转第31版)                  (上接第30版)最后善用“文眼”,引起学生与文章的共鸣,升华学生的感悟。着力于“文眼”的课堂导入,直观又高效,很好地为接下来的绘本学习奠定了基调。

三、聚焦“文眼”,发展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过:“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这种方法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同样适用。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要把握好文本,结合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善于以“文眼”为主线,充分利用其辐射作用,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在学习绘本Kind Emma时,教师应要准确把握故事的“文眼”,应从“文眼”Kind正面突破。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应以“Kind”为逻辑起点,利用问题链引导学生迅速梳理文本脉络,对绘本有初步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导入问题,如,“Why can we say that Emma is kind?”学生只有通过整体地翻阅绘本,才能知道问题的答案“Emma did many kind things for the tiny thing.”而在Kind Emma的幫助下,“The tiny thing did kind things for Emma too.”学生把握住了问题的答案,深刻理解了“kind”的含义。“kind”正是故事的“文眼”,统领着文章脉络。以“kind”为中心,学生才能更有效地关注绘本细节“What kind things did they do?”聚焦“文眼”,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能迅速抓到故事的主线,理解故事发展的逻辑顺序,也是为了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英语绘本教学“删繁就简”,启迪学生的学习感悟,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学生文本阅读能力是较弱的。教师若想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必须要紧扣“文眼”,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整体理解文本内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质疑“文眼”,重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在Kind Emma这一课中的读后环节,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The tiny thing对于Emma来说是陌生人,假如你是Emma,你会为tiny thing开门吗?”让学生在该论题基础上展开思考。最终,教师设计“Should we be kind to strangers?Why?”论题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上述活动紧扣“文眼”,循序渐进。学生梳理了故事的逻辑线索,再进行辩证思考,并做出较为理性的判断,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深掘“文眼”,升华感悟

“文眼”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是作者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情感密码。然而,“文眼”作为作者情感集中的表现点,只存在于文本中。如读者不能善用“文眼”,深掘其含义,就无法与作者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文眼”引导学生品味文本,并点燃他们的情感;还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文本交融,把文本富含的内涵和情感注入自己的心中。这样,学生就能真正读出“文眼”的内涵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Kind Emma这本绘本的“文眼”是“kind”。对于kind的本义,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当学生围绕“kind”展开学习探究时,很容易找到“Emma did many kind things”和“The tiny thing did kind things for Emma too.”但这样还不能真正达到学习目的,学生也只知道“Emma is kind.”,还没有真正理解绘本的情感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紧扣“文眼”——“kind”,联系上下文深入语境,让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片品读tiny thing出现后Emma的变化,再结合文本细细感悟,想象如果tiny thing没有出现,Emma会是如何?通过这样的教学,在全面把握“文眼kind”含义的同时,让学生感受“kind”具体化、形象化和情感化。这样,绘本中所包裹的浓浓的情感将会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让文章的主旨得到真正的揭示:“If you are kind to people, others will be kind to you too.(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文眼”出发,整体理解文本内容;聚焦“文眼”,了解文章中的各种关系;善用“文眼”,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感悟得以升华。

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和学会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关键时期。教师若能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英语绘本是小学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有利工具之一。绘本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绘本故事大都是图文并茂,围绕着“文眼”,文本有着清晰的逻辑脉络,并富含蕴意。所以,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仔细研读绘本,捕准“文眼”,并紧扣“文眼”设计问题链来组织教学活动。只有将教学活动着力于“文眼”,学生的绘本阅读才能从只是简单理解文本走向梳理故事脉络,才能与故事人物情感交融,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在不断阅读中,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的主旨;才能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同时,启迪心灵,升华感悟,全面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海燕.紧扣“文眼”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浅探[J].文教资料,2019.

[2]张文华,沙珊珊.紧扣“文眼”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J].基础外语教育,2016.

[3]丁银玲.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眼”[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

[4]周小艳.以“文眼”慧“文心”[J].教师之窗,2014.

猜你喜欢

文眼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散文阅读有方法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