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让思之深,学之透
2022-06-06闵月英
闵月英
【摘要】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师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和疑惑,主动参与交流和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又能在问题中走深探究路径,解读透彻文本丰富内涵。教学《腊八粥》一文时,学生几个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明朗了学生对课文人物形象的再认识,对文章线索和写法的再提升。
【关键词】问题;差异;人物形象;线索:写法
宋代理学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告诉我们学习最怕没有疑问,只有有了疑问,才能会不断进步。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只有老师的讲解、灌输,就不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精彩。所以我在课堂上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提出疑惑点,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没想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在一次次问题的研讨过程中,迸发出意外的惊喜。
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腊八粥》,是沈从文的早年小说,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具体写了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和喝粥的情景,将农家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课文语言通俗简练,充满童真童趣,妙趣横生的人物对话将读者引入腊八风俗中。我在备课过程中地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分清文章内容的主次,再关注小孩八儿的描写去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没想到在学生交流学习中的疑问时,激起了一个个赏心悦目的涟漪,绚丽了解读文本的一朵朵浪花。
我把学生的几个问题梳理成对教材几个层面的解读,以此折射出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定位我教学的深度。
一、审视差异知文化
教材此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虽说课文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浓郁的民俗风情。学生张涵在学了《腊八粥》时,他疑惑地说:“《腊八粥》中提到的腊八粥所用的食材,为什么与第一课《北京的春节》讲到的腊八粥食材不一样呢?”这个问题关注了不同课文相同内容的不同之处,紧扣了单元提示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文化地域特点,也是本单元“民风民俗”主题的最好例证。我首先让学生分别勾画出这两课中写腊八粥食材的语句,再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借助注释和资料知悉老舍和沈从文,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个是湖南凤凰县人,不同生活领域的腊八粥,自然就烙上本土的印记,风俗特点也就昭然于心。
这不仅看出学生读书时留心了知识前后差异,还能看出学生能够吸纳文本渗透的学法。《北京的春节》课后“阅读链接”推荐斯妤笔下的《除夕》,同是描写除夕的事情,斯妤和老舍笔下的春节是不同的,就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悟出了文章的写法的差异,还知道风俗文化不是一样的。
二、语言反复知形象
课文第2-8自然段是写八儿盼粥快点儿熬好的场景,其中的一句话引起了学生的疑惑,第八自然段是妈妈的话“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第九自然段开头为什么又重复了这句话?田在于的问题是我备课时的一个空挡,学生一听问题也是面面相觑,我当时脑海中灵机一闪:读书是语文的杀手锏,就让学生在读书中寻求答案吧!
师:看看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这句话的?请读一读第2至6自然段。
生:课文第2至6自然段主要描写八儿等粥时的神态和语言,从八儿看到妈妈熬粥“喜得快要发疯了”“进进出出”,还不停询问,但妈妈说“要到夜里”,八儿不由得“眼睛急红了”,耍赖说自己“饿”,并做出“要哭的样子”。就是在这样一步步急切情况下,妈妈下了最后的通牒。
师:八儿的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八儿怎样的形象?
生:我看到八儿内心既兴奋,又急切,却又不得一次次地失落。
生:我看到八儿馋得垂涎三尺,急不可待了。
生:我看到八儿的可爱、狡黠。
……
学生在品悟语言的过程逐渐走进了八儿的内心,文章第九自然段重复妈妈的话,就在突出强调八儿的馋样儿,还强调不论八儿怎样耍赖,妈妈也不会宽容八儿的任性,暗含着妈妈对待孩子是严慈相济的,不放纵孩子的行为和要求。此处的反复也是为下文漫长的等粥过程做铺垫,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就是写文章要设置悬念,达到一波三折效果。
三、多处描写知线索
课文重点写“等粥”和“喝粥”两件事,作者详细写“等粥”的过程中呈现的四个生动场景,并将人物的活动、感受和对腊八粥的描写结合起来,因为文中大量的对话围绕着粥的熬制过程展开,所以人物的对话最能展现八儿的馋样儿,我就把重点放在了人物语言上,一带而过文中关于粥的描写,没想到学生的视角里考虑问题比较细致,居然将我不看重的线索问题反馈出来了。
学生吕明烁站起来说:“我想知道课文在写八儿等粥的过程中,为什么多处描写锅里的粥?”
学生的问题一出,我顿时感觉到自己备课顾此失彼的偏薄,错以为解读好“等粥”的四个场景,不但能够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还能够感受出人物的形象,就可以突破文章的所有問题了。其实,情节中的人物对话是随着锅里的粥展开的,粥的熬制是了一段丰富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与粥是相互映衬,呈现一个“人与粥相互融合”的故事,这就是作者展现课文整体构思上的精妙之处。
于是,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1.再次默读课文,用笔勾画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2.细读这些句子,你从这些描写中发现什么?
3.锅里粥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在问题的促使下,不但读深了文本,还读透了文字背后的东西,居然读明了作者的思路线索。如“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作者运用拟人的方法写“粥”的这一“叹气”,既暗含着八儿的失落,也写出粥熬制初期的状态。“‘噗……锅内又叹了声气”,让人感觉是锅里的粥听到八儿的话后忍俊不禁的暗笑,也写出了粥逐渐熟烂的变化。学生就是这样品读中丰满了对八儿的认识,还明白锅里粥的变化就是一条文章的线索,它在不断推进人物情感的升华。还有学生居然悟出哲理:熬粥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好的东西一定不是举手而得的。
其实,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课后第三题:找出像“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也有效地回扣了文章的题目“腊八粥”,让我们认识到文章看似在写人,实际上将粥和人的关系拉近了,腊八粥与喝粥人自然融合,描绘出一副浓郁生活情趣的民俗图景,民俗文化融进生活,百姓生活离不开文化的元素,这就是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接继传承的魅力。
四、困惑疑点知写法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疑虑,在交流和讨论中开垦学生知识的处女地,解决学生对文本探究的未解之谜。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何一鸣同学的一个不解之问,再一次强化了学生对作者沈从文行文特点的认识。文章最后一句是“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他说:“不理解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句话虽说理解难度不大,但对一般学生来说,还是有点弯的。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此处的“它”指谁?学生很快说出“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奈何它不来了”就是吃不下了。他们连美味的腊肉都吃不下了,说明粥的好喝,但作者没有具体写喝粥的过程,而是从侧面描写喝粥的结果和喝粥后的家庭场景,这就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巧妙写法。作者通过详细描写喝粥后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喝粥时的香甜和满足,这样的结尾更有余味。
课程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场,学生就能乐于参与教学互动,善思善疑,推进思维发展。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堂就是学生思维和灵感碰撞的集结地,你一言我一语,你一问我一答,闪现的是智慧的火花,跃动的是认识的深化,创造的是课堂的奇迹。8F33B419-9E58-44ED-BD0F-96503438C4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