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措施探讨
2022-06-06王晓亮
王晓亮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承担了国民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要和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并且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追求社会效益。在新时期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国资监管局等部门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在本文中将重点针对新时期如何深化国际三项制度改革进行探究,并且提出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有效措施
在新的历史时期,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深化自身的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将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深层次改造,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强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首先探讨开展三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企业运营效率需进一步提高,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开展三项制度改革可以激发其发展动力、产生活力、提高競争力,使得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也得到同步提高。开展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适应能力,现阶段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越发的激烈,我国改革开放正在向深水区迈进,开放力度更大,开放行业更多,企业需要身处国际一线来参与国际竞争。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可以显著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使其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处理好内部经营和外部运营中的一系列问题,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更好的探索未来发展之路。国有企业自身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管理体制更加完备经营效率才能更高,经营理念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这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存在一些问题,薪酬分配体系需要改进,干部年龄层次分配不科学,人才绩效考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这都体现了新时期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二、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活动,提高改革效能
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提纲要挈领地开展改革活动,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开展去行政化探索活动,对岗位实行层级管理,按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市场定位开展优化工作。对各层级职责进行区分,形成岗位明确,层次清晰,职责落实到人的人事管理体系。其次要建立以业绩和工作实效为导向的奖惩机制,对于管理层任期进行考核,对全体职工开展任期、年度、月度考核,构建优胜劣汰体系,形成能者庸者下的局面,并在职级调整以及薪资调整方面有所体现。按照德、勤、能、廉等因素进行考察,对于表现优异人员可以进行提拔和奖励,对于表现较差人员可进行一定的惩罚,直至解聘为止。最后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这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建立企业管理人员问责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针对内部违规现象和腐败案例进行直接惩处,直接问责,和审计监察纪检各部门要进行合作,整合信息和资源,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强健国有企业的肌体,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和环境,从而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加强劳动制度改革,形成科学的劳动用工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另一重点便是劳动改革。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提高工作者的素质,优化员工结构。首先应优化劳动组织,确保管理人员数量占总员工数量的7%,或7%以下。推动国有企业用工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岗位特点,进行三类岗位用工模式探索工作,对于重点核心岗位可以实施劳动合同制,对于辅助性的岗位可以进行劳务派遣制,对于简单的基层劳务岗位可以进行临时招聘的方式。同时要对第一岗位的用工比例进行合理控制,分开核算,自主决定,统一包干,开展新模式探索工作,从企业薪酬总额中增加新增劳务费的支出,并且需要进一步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务费用约束体系,在控制成本的过程中提高效能。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风尚,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做好员工合同管理工作,对于合同文本要进行进一步优化,强调契约精神,突出契约管理,对于责任事故、违规操作、不当操作等内容要进行解释,适当的添加解聘条款,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利。对于全体员工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活动,确保在劳动期以内不断的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开展阶段性的考核工作,不断的完善劳动用工制度,才能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探索更多有效措施。
(三)加强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建立薪酬分配新制度
现阶段我国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模式共存。同样国有企业大抵也是如此在开展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尝试建立新的薪酬分配制度,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要依法查处。首先可以设置以业绩贡献和岗位价值为依托的岗位绩效薪酬体系,对于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及绩效情况进行调研,确定薪酬分配的标准,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测算,从而确定分配方式和分配数量。薪酬总额的增量应进行有效管控,并且将其纳入绩效薪酬管理工作中来。岗位的薪酬标准严禁任意调整,要符合相应的规章制度,要照顾到工作业绩较好、岗位价值较大的员工。对企业的营销人员可推行基础工资加提成制,对外聘人员要严格落实协议薪酬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领导岗位与非领导岗位的工资绩效比,避免二者产生较大的差距,维持分配体系的公平和公正。这可以更好的调动全体职工积极性。对于旧的分配制度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对于新的分配模式要进行大胆实践运用,在此基础上形成覆盖全部员工的薪酬调整与岗位晋升渠道。从而达到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整体性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了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广泛共识。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对三项制度改革进行再认识和再推进,充分意识到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循序渐进的开展,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势头更强,发展趋势更好。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提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寇伟.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开创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国家电网,2018(1):14-17.
[2]周晓东.新时期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措施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19(12):14.
[3]董烨新时期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8(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