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三银四”还是“倒春寒”

2022-06-06张欣

人力资源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届生人才需求岗位

张欣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被提及了31次,“着力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更是被单独列为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不久前,中智咨询开展了一系列人才与就业相关主题的调研,旨在洞察人力资源市场与各行业人才趋势,为相关机构、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信息参考。

科技研发、数字化、蓝领技能人才缺口大

●超四成企业人员编制增加

调研显示,从人才需求来看,2022年42%的企业人员编制增加,其中大部分企业扩编幅度在10%以内,少数企业扩编幅度在11%—30%之间。另外,四成企业人员编制和去年基本持平,不到两成企业人员编制缩紧或减员优化,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从全国企业招聘需求来看,企业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需求同步扩张,分别有45%和36%的企业社招、校招需求增加。企业扩招的岗位主要为销售、研发技术和一线蓝领人员。从地域上看,上海地区企业的社招需求更为旺盛,51%的企业社招人员数量增加;但校招需求相对较弱,29%的企业校招需求增加,四成左右企业校招需求减少/冻结或没有校招计划。

●招聘需求增减不一

2022年整体人才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但各行业表现有所不同。

人才需求擴张:高科技、医药健康行业中大部分企业经营以增长扩张为主,人才需求也同步上涨,有近六成企业招聘需求增加。高科技行业中集成电路、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物联网等是人才扩招的主要领域,医药健康行业中生物医药、疫苗、检测试剂、在线医疗等领域人才需求增加明显。

人才需求稳定:半数左右的制造、汽车、物流、消费品、能源化工企业招聘需求增加,其中汽车行业扩招的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领域,能源化工行业以新能源、清洁能源、新材料领域为主。

人才需求缩减:房地产、互联网、旅游/会展/酒店/餐饮、教育培训行业受政策调控和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经营多处于调整转型期,人员需求较弱,三到四成企业招聘需求减少。部分企业自2021年以来进行业务调整和人员优化,冗余人员流入市场至今尚未消化,2022年上半年行业的组织调整和人员优化仍在继续,预计后续将有从业人员流入市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压力增加。

总体而言,2022年行业间的人才供需和布局不均衡,是引发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

●核心关键人才紧缺

调研结果显示,2022年有42%的企业表示人员总量充足,但核心关键人才紧缺。另外企业需求量较大的科技研发、数字化、蓝领技能岗位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科技研发岗位包括芯片设计、IC工艺研发专家、晶元封装工程师、电池系统开发、新材料研发、智能制造工程师、医药研发、基因研发、免疫专家等,数字化岗位包括大数据、算法、数字化营销和运营等岗位。

另外,83%的企业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蓝领用工荒,企业缺工的岗位主要有普工、机修工、设备技术员、自动化技术、CNC操作、DCS操作、测量工、铸造工、切割工、焊工、装配工、叉车工、理货员等。

●疫情延缓校招进程,就业难度增加

从人才供给来看,应届生数量增加,2022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创纪录的1076万人,加之海外留学归国就业的学生超过100万,应届生求职就业的竞争压力加大。调研结果显示,近六成企业认为2022年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受疫情影响,应届生求职和高校生实习受影响,同时企业校招开展暂缓或推迟,部分企业甚至出现校招需求缩减或冻结,加剧了应届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企业校招需求的主要是产品研发/开发类、销售类、工程技术/工艺类、市场类、IT技术类等数字化人才,扩招需求以热门紧缺专业和重点院校的优质生源为主。企业热招岗位和应届生求职方向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加之高校毕业生近年来慢就业/延迟就业的趋势,校招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在此建议,疫情期间企业应多采用空中宣讲会、直播招聘、视频面试等线上形式积极开展校招,应届生可多关注校园云招聘信息,尝试线上投递简历,通过远程办公实习等方式积极求职就业,共同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数字化人才流动频繁

●职场人主动跳槽态度谨慎

相比2021年人才流动较为活跃的趋势,2022年开年以来,职场人对于主动跳槽的态度更偏谨慎,往年“金三银四”的火热状况在今年并不明显。一方面,部分行业如房地产、互联网、教育培训行业持续的人员优化加大了职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员工对于求职就业的态度以求稳为主;另一方面,疫情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一定阻碍,企业招聘和人员流动的节奏有所放缓。

调研结果显示,半数企业预计2022年上半年员工主动离职率基本和去年持平,两成企业预计离职率有所下降。大部分行业预计离职率基本和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销售贸易/消费品、高科技行业预计人员主动离职率上升,而互联网、能源化工行业预计人员主动离职率有所下降。

●数字化人才流向“工厂”

在行业间人员流动方面,存在数字化人才从“互联网大厂”流向“工厂”的趋势。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受反垄断政策影响,人员优化力度加大;另一方面,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先进制造、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智能硬件等实体产业的“工厂”加大了人才吸引和激励力度,例如荣耀手机智能制造产业园招聘的结构设计工程师的应届生起薪高至50万。跨界进入“工厂”的数字化相关专业人员越来越多,如算法、大数据、软件和硬件开发工程师等岗位人才。

职场人需不断提升技能适应新趋势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趋势下,控本提效、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体系的优化仍是企业的主旋律,薪酬激励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人才发展体系、人员配置与结构优化及组织效率/人员效能的诊断分析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点改进方向,企业的激励资源向核心绩优和关键人才倾斜,对于能助力企业经营和业务发展的研发技术、市场销售、数字化和新兴技能人才需求热度不减。

行业融合和业务转型不断催生出跨界复合型人才和新岗位的需求,企业对于关键岗位和新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除了加大对这些岗位外部市场人才的吸引力度,针对现有人员的转型培养也加大了投入力度,以此提升整体的组织和人才能力,匹配业务转型和发展。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从重规模、重素质、重数量向重质量、重能力、重贡献转变。不论是市场需求还是政策导向,都需要企业重新思考并系统梳理,现有的人才队伍是否能支撑公司战略?如何定义人才、进行人才画像并识别人才,并且为这些关键人才提供发挥价值的必要空间和资源?要回答以上问题,企业可从建立战略人才一体化规划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定期对人才标准进行梳理和再定义,建立并优化任职资格和能力体系,并进行动态的人才盘点和评估,以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专项培养计划。

在当下人力资源市场趋势和组织管理创新力度加大、数字化转型提速的背景下,职场员工只有关注市场需要的热招岗位和新兴技能,不断学习并提升自身能力,以适配组织变革和业务转型发展需要,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环境中获得发展和进阶。

(本文所用数据均出自中智咨询《2021—2022年人力资源市场关键指标调研报告》)

作者 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产品专家9573AC80-E0C2-4F5A-87C0-E9F0AB4DB6D4

猜你喜欢

应届生人才需求岗位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解析校招,读懂毕业生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神数据
2017年应届生就业:硕士生起薪比本科生高1600元
数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