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段渐进知行合一”高职“飞机空气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2-06-04吕思超尉迟学军孙文舟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考核

吕思超,尉迟学军,王 慧,孙文舟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0 引言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的理念逐渐得到重视。2020 年5 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所有高校、所有学科提出了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的要求。

1 高职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现状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一定程度的课程思政研究或课程改革,对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策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与实践路径等进行了探索。郭卫刚等[1]探究了空气动力学课程思政的目标定位、基本思路以及主要内容,通过将课程教学内容和典型民航案例的巧妙设计与综合运用,实现了思政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陈世江等[2]结合课程思政内涵与“新能源汽车构造与检修”课程特点,研究了本课程思政实施的总体思路,并从开展制度、师资培训方面提出了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蔡佳从[3]思政元素融入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对“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王洪飞等[4]从结合办学特色形成示范课程、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度和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3 个方面,提出了航空院校开展专题式思政教学的实施途径。张秋阳[5]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对民航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容和策略进行了研究。侯国强[6]针对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的现状及问题,以汽车维修类课程为例探究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路径。张磊等[7]从“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出发,通过价值引领和主动参与的途径探索并实践了本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

通过对国内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分析,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只是在传统课堂上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大都参考了互联网上的案例资源,却忽略了互联网在线教学平台的优势,教学模式单一。

(2)课程中融入了思政元素,但是没有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相结合,无法确保思政育人效果。

(3)“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中,多是单一评价主体的定性考核,实用性也不强,思政育人效果无法充分体现。

2 航空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1)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实现全方位育人的需要

《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强调,通过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要结合学科特点,分类推进于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中。当前,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方便获取名校、名师优质课程资源,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需求已经不是很迫切了。而专业课程作为学生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德育的责任,通过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同时推进,使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

(2)解决航空类专业课程强调职业技能培养而轻视职业素养提升的问题

航空类专业课程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是比较高的,重点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轻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另外,航空类专业课程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课程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作用无法最大化发挥。因此急需通过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思想境界、职业素养等得到提升。

(3)为民航维修行业提供更多德技双馨的专业人才

民航业的特点是技术要求高、风险高、投资巨大,在发展与实践过程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从引领民航业发展的民航精神,到落实具体机务维修工作中的“工具三不落地”“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这些思政元素是具体的、鲜活的,同时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通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这些思政元素,才能达到职业技术技能提高和职业精神培养的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为民航业培养更多的德技双馨的专业人才。

3 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飞机空气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1)通过分析课程内容和挖掘思政元素,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制定课程标准

分析“飞机空气动力学”课程特点及内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飞机维修作风、职业素养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找到合适切入点和融入时机,融入到课程中,重构课程标准。

对“飞机空气动力学”课程主要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见表1。

表1 “飞机空气动力学”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

(2)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教学平台,构建三段渐进式混合教学模式

通过互联网资源,拓展、更新课程资源。打破思政教育和课堂知识教育的隔阂,实现协同育人。利用智慧树或学习通等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课前线上发布学习任务和含有思政元素课程资源,学生进行课前在线预习,认知思政元素。课中线下教学环节,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与启发,让学生在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中完成知识吸收和思政元素认同。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不知不觉认同了思政元素,并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用于生活和将来工作的实践中。

“飞机空气动力学”三段渐进式混合教学模式,见表2。

表2 三段渐进式混合教学模式

(3)优化学生考核方式,全员多元参与改进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的,学生考核采取过程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包含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学生的学习平台数据、学生之间互评等。专业理论知识和思政元素,归根结底要用于指导生活和工作实践。因此总结性考核强调思政元素的指导实践情况,包含笔试和大作业。在笔试中,增加固定分值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的题目,而大作业是学生对含有思政元素的案例分析及自我实践情况的现场答辩。学生思政元素的内化效果,要看其在工作、生活中是否自觉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课程思政”实施的预期效果评价,需要全员通过多元的方式参与。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企业专家以及学生都可以参与评教,从各自的角度分析本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实施情况。为了保证评价效果最大化,评价方式采用评课、问卷调查、现场答辩等多元的方式。考核评价体系,见表3。

表3 考核评价体系表

4 教学实施案例及效果分析

以空气动力学部分的“激波和膨胀波”知识点为例。在讲解“激波”知识时,首先课前在互联网教学平台发布观看激波现象的视频任务,让学生在视觉上对激波现象有个初步了解。课堂讲解时,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从熟悉的“声波”知识入手,结合高速气流虚拟仿真软件,由简入深,层层递进,分析激波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解释“高速飞机产生声爆”“爆炸产生冲击波”等现象。课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激波理论知识发现并解释与激活有关的现象。学生从最近我国的航天时事入手,利用“脱体激波比斜激波减速效果好,同时产生隔热层”知识解释了“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一端外形宽大而圆钝”的现象。通过自我实践,提高了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意识,能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也认识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与航天员的付出是分不开的,树立航空报国的思想。

5 结语

通过构建三段渐进式混合教学模式,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实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体验感,另一方面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了思政因素,并自觉应用于生活实践,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这对于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其他课程和校内理工科相关的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考核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