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创客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06-04陈佳,杨芬,李莹
陈 佳,杨 芬,李 莹
(1.桂林理工大学 南宁分校,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0 引言
创客是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其本质是创新。创客教育主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下,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之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新一轮产业变革下,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而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属性[1]。促进数字生产力更好发挥强大源动力还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因此,培养更具高素质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对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高校肩负为实现民族复兴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必须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创新战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计算机应用系围绕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校企共建、项目引领、互聘共培”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育计算机专业创客氛围,培养学生创造与创新能力,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创客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1 高职计算机专业开展创客教育的必要性
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加速融入相关领域,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催化剂。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突出特征,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与计算机专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2]。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对数字技术人才大量需求的各方面挑战,要培养一大批富有开拓精神,具备创新素养的数字经济时代建设者。
新时代随着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也必须紧跟时代改革步伐,优化课程设置、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大力借助和融入数字技术,构建在“项目中学”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方式,以项目引领,加强产学合作,提升教师队伍育人能力,开展趣味性强,贴近生产实际,形式灵活多样的专业教学,创新学习方式[3]。开展创客教育,还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和实践中去,使大学生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眼界更开阔、更富有创新精神,并具备一定学科交叉知识,能够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更符合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 创客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
2.1 构建校企合作的创客育人课程体系
培养计算机类应用型创客人才需要密切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和活跃性特点,构建密切对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课程体系。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要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创客型人才。计算机专业的创客型人才要同时具备基本的创新创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其创新创业素养要从知识、能力和思维三个维度来建构[3],专业能力要从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构建。围绕学生双创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课程体系设置也要全面对接两类能力培养,将创客教育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融通。
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按照支撑创客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制定支撑矩阵,构建“专业能力+双创能力”的课程体系[4]。按照不同课程模块对培养专业能力和双创能力的侧重点,分析各类课程对创客人才培养的能力支撑度(表1)。维度的支撑度一般在中等(M)以上,在该课程模块中可以融入创客创意和双创知识、领导力、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专业课则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支撑度大多数为高(H)。在融入创新创业素养方面,对提升创客能力也能达到中度(M)。在专业拓展课方面,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状况和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在移动应用开发、Web 前端设计与开发、大数据技术等维度拓展人才培养方向,更侧重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训练,积极向“互联网+”创客型人才培养延伸。通过明确课程对创客能力的支撑度,对进一步把握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融入双创教育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表1 计算机类专业创客教育课程支撑矩阵
2.2 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高校培养创客型技能人才,必须大力调动社会资源,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机制。学校通过多样化探索和创新校企协同育人形式,联合开发课程、共同授课、项目化教学、联合指导顶岗实习、共同指导比赛等形式,践行“协同育人”理念。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离不开平台建设[5],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特点,集聚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创新创业要素,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集成优势,通过引入和整合行业企业的设施、设备与资源,打造具有创新设计、研发造物、创意交流、团队培养以及创业孵化等功能的平台[6]。
学校协同企业共建的创客育人实体平台设施见表2,包括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创客工作室、赛事训练营、大数据创新中心等多样化实践教学基础设施,作为开展校企双元育人的载体[7]。根据各平台的设施配置不同,平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也各有侧重。为保障各平台最优化发挥实效,还需同步完善实施管理办法,建立创客平台管理运作机制,构建开放、共享的校园创客氛围,优化创客人才培养环境。
表2 创客平台一览表
2.3 完善“双师+双导师”培养协作机制
高校人才培养要紧密贴合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传统的教师队伍和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是不能适应培养专创结合的创客人才需求的,构建“双师+双导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8]。“双师”要求学校的专业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早在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就提出,“双师型”教师要占专业课教师总数一半以上。“双导师”要求高校教师队伍也要积极吸纳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和企业的能工巧匠,建立创新创业校企双导师人才库,推进计算机专业创客人才教育紧跟时代步伐[9]。
学校通过构建“双师+双导师”型的创客师资队伍,企业导师把生产性项目带入教学,把企业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情境带入到校内工作室,与专业教师协同开展项目教学、教学组织实施等工作,让专业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同时,企业也可以聘请学校教师利用进入企业实践,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高校教师在深入行业企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经验,了解行业新动态与发展方向,提升教师教学实际运用能力和企业实际生产的相关技术,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这种双向联合培养对创客师资队伍能力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校聘请企业工程师驻校,不断积累企业实际工作经验,通过“互聘共培”,把企业工程案例与高校理论基础以及师生的创意结合起来,共同打造创客师资队伍,构建校企协同创客教育,如图1 所示。
图1 校企协同创客教育示意图
2.4 开发计算机专业项目化创客课程
创客教育不能离开专业教育,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项目更能够助推创新创业的成功。专业课程应以专业知识为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兼顾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客型人才需要对接更突出实践能力的课程[10]。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活跃,产业数字化转型场景丰富,为构建“项目化”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课程设计上,遵循“项目引领”,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把行业数字化应用场景、企业生产实践,设计转化为项目化的计算机专业创客课程,融入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维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客素养。
创客项目设计的类型,如图2 所示。根据项目充分对接社会生产中的数字化场景和实践项目的需要,可以设置为创意开发类项目、商业模式优化类项目、产品设计类项目和模拟开发类项目[11],以此提升学习的情境性、体验性、协作性,让学生沉浸在创客研学的氛围中,激发学习主动性。表3 列举了计算机专业项目化创客课程的具体内容,课程第一部分讲述创客素养和创新思维方法,第二部分围绕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进行创客项目设计实战。
图2 创客项目设计类型
表3 项目化创客课程内容
3 实效
通过建立校企协同计算机专业创客人才培养机制,近年在学校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显出成效。
3.1 产教融合打开新局面,协同育人平台更丰富
在创客教育建设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社会服务的能力大幅提升,2021 年承接数字媒体技术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等课题3 项,科技成果转换首次成功签约。学校成功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举办的中国-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2021 年第一批补贴项目。通过各类产教融合项目争取企业资金600 余万元,在校内建设了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和大数据中心,为学校与企业双元开展人才培养互动搭建了桥梁,为在校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提供了更优质的平台。在与企业共同开展创客教育和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合作开发了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课程的项目化8 门,共同编写出版教材3 部,形成了优质的计算机类创客型人才培养教学资源。
3.2 创客教育助推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技能大赛成绩显著提升
在校企协同育人及创客教育相关机制的推动下,坚持以赛促教,将大赛内容、创新创业知识融入课程教学,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了以往参加竞赛少和成绩不突出的境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成绩都逐年提升。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其他各类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中,学生参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的人次由之前的每年十余个增长到近三年年均100 项以上。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连续三年获广西赛区一等奖并入围国赛,充分凸显了协同育人的成效。
3.3 创客氛围逐步形成,学生参与双创有突破
学校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科技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校生通过参与创新项目实践,在论文发表、科技创新上均实现零突破。学生在2020 年和2021 年发表论文4 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 件。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2019-2021 年连续突破区赛铜奖、银奖、金奖。学生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立项2 项,获得学校“创新杯”科技立项11 项。在校生通过工作室和创客空间项目训练,在服务校园师生的过程中逐渐孵化,毕业前自主创业及以合伙人方式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加,近三年来增长速度在50%以上。
4 结语
在数字经济高度活跃,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开展创客教育已然成为高校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计算机专业作为数字时代核心的专业之一,在创客教育实践中坚持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发展,专业教育对接双创能力,走校企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之路,必将研究孕育出更丰硕的成果,拥抱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