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2022-06-04吴振铭

商业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腹地港口过程

吴振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二者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互动关系也越来越明显。在城市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港口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周围地区行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与此同时,腹地经济也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本文对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之间的互动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好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协调与规划。

港口经济

港口经济指的是依托于港口区位条件优势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经济形式。港口经济模式所涉及到的区域除了包含临港区之外还包括了相关的港口城市和经济腹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港口经济也可以看做是将港口作为中心、临港区作为依托、腹地经济作为支撑的经济发展形式。

港口经济与腹地互动关系

第一是港口经济可以拉动腹地经济的发展。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当中,港口都是极其重要的经济资源,它不仅可以产出国民收入和税收,同时还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使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对于临港地区的工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腹地经济可以带动港口经济的发展。在腹地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港口地区可以获得充足的物质保障,产业结构和货重结构都可以得到优化,这有利于港口地区的战略调整,可以形成信息化与技术化的发展模式。

港口经济与腹地互动发展的相关路径

首先要从起点上落实互动的理念,提高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充分考虑港口的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公共交通以及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实现统一的规划和安排。其次,要对配套产业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夯实。在二者互动发展的过程中,腹地区域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港口区域则要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并大力发展船舶修造、零件制造、信息服务、物流等配套产业。最后,还要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可以在港口城市建设专业的航运院校,为港口经济和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动力,在这个基础上促进二者的互动。

港口经济发展条件

第一是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这包含了港口所在区域的地质水文状况以及水域面积等众多的要素,这些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港口开发的价值与规模,进而对港口的特性产生影响。第二是社会经济基础条件。港口及其周边腹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会对港口经济的发展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区域内的资源、工业基础以及外贸等条件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第三是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在港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港池、锚地以及装卸和运输设备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关系到港口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港口经济的内涵与构成

港口经济将港口特殊的区域条件作为依托,将临港区域作为核心的一种经济形态。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说,港口经济是多产业在港口聚集所形成的经济形势,这是一种关联型产业。港口经济的构成要素较为多样,其中港口是核心,港口城市是载体,综合运输体系是动脉,相关产业是支撑,而海陆腹地则是依托。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协调密切,在有机结合的情况下促进了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模式。(图)

港口经济与腹地特点

对于现代化港口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拥有的陆向腹地并不是单一的,通常拥有陆向和海向的双向腹地。这也是港口经济与腹地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新特征。其中陆向腹地的特点是通过特定的运输方式与港口进行连接,在为港口提供货源的同时划定进出口货物的区域范围。海向腹地则是因海运而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相关的区域范围,它的涉及面更广,无法界定具体的范围,测算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港口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

首先是自然环境的制约,除了基本的地质特征、水文特征以及水域面积等制约条件之外,港口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这包含自然地理、交通地理等多个要素。其次是国际环境的制约。在国家外贸发展的过程中,港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桥梁,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港口经济对腹地的作用

第一是港口经济可以促进腹地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增长极。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港口经济的发展速度都处于比较快的趋势,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和腹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在很多地区还形成了特定的经济群体,不仅实现了区域的繁荣发展,同时实现了世界经济的和谐与稳定。第二是港口经济可以促进腹地产业层次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經历了由传统农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到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到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趋势。

港口经济的特征

第一是港口经济具有产业集群的特点,无论是港口企业还是港口机构都是集中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上,形成的经济模式具有规模化和集中化的特点,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企业的交易成本可以得到降低。第二是港口经济具有关联性的特点,属于重要的关联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港口经济将港航及其相关产业作为核心,实现了制造业、海洋运输等多产业的发展。

港口经济与腹地互动发展战略选择

为了完善港口经济与腹地互动发展,要加大临港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联动的新局面。临港产业指的是地理位置上与港口毗邻、产业内容上与港口相关联,同时依托于港口的地理和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形式,它可以带动多产业的发展,同时为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推动力。因此,港口要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来发展临港产业,积极建设与之相关的主导性产业,在这个基础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互动发展新格局。

完善港口经济与腹地发展机制

对于港口经济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拓展融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新的建设投资机制,实现多方参与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对于腹地经济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地区工业化的建设与发展,在这其中要优先发展临港工业,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

港口经济与腹地协调

首先要实现港口经济腹地的巩固与拓展,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在这个过程中,要抓住“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发挥港口的桥梁连接作用,将港口运输功能与腹地的工商业、物流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双赢。其次,要实施港口竞合发展战略,通过港口组合形式来增强对经营风险的抵抗和防御能力,同时实现市场的渗透和业务的拓展。

加强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主要市场

首先,要致力于开发港口物流市场。在互动发展的过程中,要依托于港口与腹地这两种资源,面前国内外的市场来加强规划与建设,推进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完善物流配送机制。其次,要促进港口集装箱业务市场的发展。当前世界港口集装箱业务都在向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集装箱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增加。在港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港口也要依托于現有的优势推动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发展,以此来对临港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完善港口的功能。

总的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港口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港口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而腹地经济则可以为港口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二者具有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互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港口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发展战略,实现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协调,使整个港口和地区向着快速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化发展的方向推进。

(威海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孟飞荣,高秀丽.港口与直接腹地经济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环北部湾港口群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33(06):94-100+127.

[2]王军,邓玉.港口物流与直接腹地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以天津、营口等九海港型国家级物流枢纽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11):62-68.

[3]鲁渤,邱伟权,邢戬,文一景.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评估的中国沿海节点港口与港城发展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0,40(06):1627-1639.

[4]邵桂兰,孙远胜.港口建设与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计量分析——基于协整理论和格兰杰检验并以青岛市为例[J].中国渔业经济,2020,28(02):131-138.

猜你喜欢

腹地港口过程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威海港口》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港口上的笑脸
联以兴港:水陆联运与连云港经济变迁(1933—1937)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基于SWOT分析法的台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
厦门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