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初创企业管理模式选择路径研究

2022-06-04曹长芳吴磊

商业文化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初创大学生管理

曹长芳 吴磊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在校创业和以创业代替就业的现象日益普遍。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比例还是不高,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创业失败除产品、市场、团队能力等问题外,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选择一个能够挖掘员工潜力、与企业文化相匹配,并不断创新的管理模式将会推动企业良性快速地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逐步深入,大学生创业是如火如荼,大部分高校都举办了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培训,创业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也是遍地开花,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更是把大学生创业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梳理一下近几年来的大学生创业状况,真正坚持下去创业的大学生确实少之又少,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创业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产品问题、有市场问题、有团队问题等等,不一而足,但对于在校创业或刚出校门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对一个公司采取何种管理模式确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

大学生创业与社会群体创业有着根本的区别,生活在象牙塔内大学生首先没有创业的任务,也没有创业的压力,更没有生存危机。一般而言,大学生创业的动机有理想型、跟风型、就业型和机遇型几种。

理想型动机的创业者主要是指受到刘强东、雷军等创业成功企业家的影响,产生了强大的创业理想,然后一腔豪情地创办了企业;有的是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创业了,然后自己也随便找个项目便开始创业,这种属于跟风型;有的创业就是为了就业,这种可以归结为就业型;还有一种创业就是意识到市场有机会而抓住机遇进行的创业,这种创业动机可以归为机遇型。以上各种不同的创业动机因素决定了创业过程中会采取何种方式去管理,与能否创业成功也有很大的关系。

大学生在校创业或毕业即创业,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在初创期基本上境况大致相同,与成熟企业有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生产销售灵活,市场反应迅速

大学生富有创业激情,头脑灵活,做事果敢,积极创新,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对市场反应灵敏。又由于初创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流程相对较短,决策简单,经营也比较灵活,这些都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价值创造。

市场竞争力弱,创业失败率高

大学生资源有限,缺乏企业经验,企业经营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内部缺少足够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外部缺乏信任和社会关系网络,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一旦遇到经营风险,自己缺少办法应对也难以及时获得援助,因此失败率较高。

自由资金较少,资产规模偏小

因为大学生在校创业或毕业即创业,缺乏原始积累,并且公司短期难以盈利或者是微利,融资的难度也较大,导致经营资金不足。并且大学生选择的行业一般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在资产、利润、人员等各方面都难以形成规模。

扎堆传统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大学生初创企业由于自身资金、技术实力有限,所进入的多是一些门槛较低的传统行业,如餐饮、零售、文创、中介服务等,这些行业对资金、技术等要求不高。创业项目雷同也加剧了企业竞争,利润率较低、企业生存压力巨大、难以做大做强。

企业文化淡薄,团队意识不强

大学生创业初期,业务运作更多的是依靠创始人或少数几个核心员工,缺乏团队意识,没有发挥出团队的力量。由于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没有归属感,打工心态明显,人员流动率较高,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基于以上特点,大学生初创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然后是发展问题,生存靠产品、靠服务,但要考虑长期发展就必须研究管理模式的问题,因此,选择一个适合的管理模式,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避免过早被市场淘汰的关键问题。

初创企业一般对管理模式没有清晰的概念,精力和财力主要放在了业务上,在管理上怎么顺手怎么来,没有长远的规划,管理观念淡薄。一般会有以下几种管理模式:

友情化的管理模式

企业初创期,起步比较艰难,企业管理靠朋友义气支撑,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初创阶段有着很强的内聚力。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企业盈利迅速增长的时候,如发生利益纠葛,朋友间友情难免就会淡化。这种管理模式如果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改变,势必会导致企业快速衰落或破产。

亲情化的管理模式

为便于掌控企业,在一些关键岗位安排自己的亲属,利用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信任体制及法律体制还不完善,创业者对员工缺乏信任。在企业发展壮大以后,管理中的血缘内聚功能会慢慢转化为内耗功能,负面作用也较大。

温情化的管理模式

初创企业人员较少,管理幅度较小,员工和老板天天见面,想通过调动人性的内在作用,利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好管理,用温情和良心来处理企业中的管理关系。这种管理模式一味强调人情味,使员工长期处于过度和谐的温情之中,听不得批评,看不得黑脸,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有时还会使企业失控,甚至破产。

随机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比较随意,将个人的性情和爱好尽情地展现在管理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独裁式管理,老板说了算,自己随时可以违反制度或破坏规则。另外一种形式是随性管理,没有固定的套路,沒有系统的管理思想,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同一种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可以有很多管理方式,管理的效果也是靠天收。

制度化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指按照企业事先确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制度是大家认可并必须遵守的规则,一切制度说了算。制度化管理模式比较刚性,有时还比较“残酷”或呆板,但也可能因为过于刚性没有随机性地处理好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导致核心骨干员工流失,影响了团队建设。

权力高度集中,员工缺乏参与感

大学生初创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自己经营,一起都是自己说了算,统揽了全部的企业经营管理权,既没有充分地授权,也没有合理的分权。在经营过程中,下属员工事事汇报、请示,时间长了,员工就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权力的同时也卸下了责任。随着企业的发展,产供销、人财物的管理逐步复杂,企业初创者的个人能力和精力都难以完全驾驭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也难免会有决策失误,这样就会造成因为一个失误的决策而导致公司的衰落或破产。

管理缺乏创新,经验阻碍发展

初创小企业一般靠老板个人感觉去管理,凭借一点点浅薄的经验去管理,无暇潜心去研究管理,面对讯息万变的市场没有及时创新管理模式,导致新的技术、新的产品、高素质的人才团队被管理拖了后腿,被初创者不成熟的经验束缚了手脚,增加了内耗,降低了效率,丧失了机会,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管理方式简单,内部管理松散

初创企业大部分精力和财力都放在了产品和市场上,管理方式相对简单,也没有长远的管理规划。管理的松散导致了员工的管理意识相对淡薄,这种管理方式多为粗放式、松散式的,管理效率较低,对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难以保证,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并且对企业经济效益贡献较小。

岗位设置随意,责任权利模糊

由于缺乏足够的管理知识,企业初创者往往以个人好恶、员工特点、个体专长等确定岗位,有的岗位甚至出现责权利交叉或冲突。有些关键岗位在实施管理时缺乏相应的权限,事事均由总经理决定,拉长了决策周期,不利于应急事件的处理和部门内部管理。由于责任模糊,企业缺乏约束力和管理依据,加深了混乱程度。

基于大学生初创企业管理模式暴露出的问题,要想企业做大做强,管理跟上技术、产品、市场的步伐,就必须对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充分吸纳优秀管理人才

首先,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健全用人制度,对于企业内部的关键工作岗位,摒弃使用亲戚、朋友、同学的惯例,根据岗位的任職条件和员工的综合技能合理安排岗位,做到人事匹配。根据企业的产品定位、市场需求、未来发展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岗聘人。

其次,多渠道引进专业人才。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初创企业不仅要有海纳百川的用人胸怀,还要有广阔的引人渠道。针对不同层次的岗位可采取招聘、推荐、猎头等多种手段引进人才。对于为企业长期发展而储备的人才,可以吸收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这些学生思想单纯,便于按照企业的管理文化去塑造、去培养,为企业发展补充新鲜血液,储备后劲。

最后,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制度。员工的能力发挥效果及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关键是企业人才激励政策的引导。因为每个员工的价值追求、工作理念、个性特长都不相同,要想每个员工都能发挥价值,在企业价值链中找准定位,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人才激励制度,针对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模式。以能岗匹配和绩效考核为原则,推行能者上、平着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发挥作用。

尝试股权期权制度改革,促进所有权经营权分离

1.企业股东的所有权和管理团队的经营权分离。初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给经营团队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考虑将股东所拥有的股份所有权与管理团队的经营权分离,放手让懂业务的高管团队掌握企业的经营权。在经营过程中,高管团队对下属也要层层分权、合理授权,做到横向的部门职责清晰,纵向的层级权限明确,在此基础上,董事会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聘请专业人才经营企业,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对骨干员工尝试给予股权或期权激励。初创企业基本上经济实力不足,没有实力用高薪留住人,但可以让骨干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捆绑利益,作为利益一致人,大家齐心合力,以事业为导向,降低了短期的薪资期望,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可以设计期权激励机制,设定一定的包括利润、资产收益率、销售收入等行权标准,大家为了享受股权带来的额外收益,就必须努力工作,使企业的经营业绩尽快达到行权目标。股权期权制度能够使员工有成就感和归属感,释放潜力,促进企业突破式发展。

转变单纯追求利润理念,积淀企业可持续发展资源

首先,大学生初创企业不必急功近利,应该转变经营理念,不能简单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如果初创企业过于重视盈利情况,一味压缩成本,就可能会忽视人才、市场等其他机会,会影响企业的资源积累和经营实力的打造。

其次,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企业应该重视知识经济这种现代企业发展方向,考虑的不是短期的利益,而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日常管理当中,发挥企业管理者的作用,筛选、优化、积累资源,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在企业经营稳定的基础上,引进高端人才,组建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团队,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促进产品、资金、人才等资源价值的发挥。

大学生初创企业人员较少、产品单一、市场涉及不多,管理相对简单,管理模式也不需要太复杂。但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模式也要不断创新,通过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企业的业务和管理特色,不断发掘管理团队的潜力,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在创新、优化管理模式方面要坚持改革和借鉴,依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管理模式,通过管理持续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本文系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芜湖亿麦方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2020sjjd0059)的研究成果。]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天利,顾颖.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39(04):33-36.

[2]徐数,钟志辉.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8,(34):105-107.

[3]魏林扇.基于分析经济学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商展经济,2020,(08):102-104.

[4]易超.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演进轨迹与创新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6):20+48.

[5]张国良.小微企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初创大学生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初创”杯喜剧大赛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京沪初创企业领跑亚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入初创企业,随行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