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思考

2022-06-04刘丽娜

商业文化 2022年12期
关键词:支农三农财政

刘丽娜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要决策部署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全新发展方向。乡村振兴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乡村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财政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政策性、制度性与工具性等多个角度来看,财政支持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较大助力。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财政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快速融合发展,通过精准的财政举措引导乡村实现快速转型发展,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党中央做出的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是“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主线,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和应有之意,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层面,是一项系统性强、综合性高的全新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农村村容村貌、农业科学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等多个层面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农工作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质量,而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则对“三农”工作开展提出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以期提出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举措,为其他地区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

财政促进生态保护

随着“三农”工作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要努力实现“三农”工作朝着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地方“三农”工作要合理布局,结合农牧民集中、农村整合与农业收缩的整体发展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构建新时代工农互促、全面融合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地方政府要始终遵守生态保护发展理念,走好新时期绿色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体系,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模式。新时期,赤峰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有效探索,推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不断优化地方农牧地区的生产力、加强农牧区的服务水平、全面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财政助力改善民生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是核心要义。充分落实好市场经济调节、财政税收政策等,可以有效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发展差距。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发展重点,全面有效统筹城乡资源,根据地理特征、农牧民数量等具体情况,有效补齐农牧区教育、医疗短板,保障农牧民可以更好地享受到城市公共教育、医疗服务等,让更多农牧区儿童接受高质量教育,让农牧民实现就近看病、就医报销等,让更多农牧民生活有保障,让人才留得下、守得住。

财政支持产业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兴旺发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只有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不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努力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出台了有关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意见,促进特色产业、有机农业等实现融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为实现全市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我国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与举措,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资力度,促进农业农村取得了较好发展。但是在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财政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财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推动力不足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当前财政支农政策、帮扶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多难题。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有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两种方式,我国财政直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相对偏少,间接支持的方式也处于摸索阶段,目前主要采用各类补贴方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财政支持农业的力度与强度相对不足,且政府难以有效推动社会资本力量对农业经济的投资力度,甚至还可能导致涉农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情况。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缺乏长久性、可持续动力,难以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财政支农缺乏系统性,难以有效发挥自身优势

随着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推进,当前在财政、税收、社保等多个领域已经形成了系列对策与措施。从一定层面上来看,财政支农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但是不同支农方式之间缺乏发展合力,未能有效形成系统性,导致整体工作成效不够显著。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缺少统一协调工作机制,不同类别的支农工作方案存在一定重叠与交叉,直接导致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偏低,间接影响财政支农政策的有效落实,财政难以有效发挥自身优势。

财政投入不够稳定

我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涉及到诸多层面,形成原因错综复杂。近年来,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新冠疫情给我国“三农”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存在较大资金缺口,结合国家对“三农”工作的财政补贴情况来看,财政资金难以有效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贯彻落实。虽然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国际领先的局面,但是由于外部环境条件恶劣,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不够稳定,“三农”工作不能得到扎实推进。当前,地方政府往往热衷于项目申报及争取财政资金,而忽视了对项目建设的精心研究与调研,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导致财政支持与三农工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精准有效。

绩效监管不够有力

由于“三农”工作涉及到多个层面,不同部门工作职责存在一定交叉,缺少全面協调,相关部门为了获取最大化部门资金与利益经常会与财政部门进行反复沟通,导致财政部门在资金分配过程中往往受到既定利益的限制,难以有效结合“三农”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资金的统筹分配工作,导致整体资金使用相对比较分散。除此以外,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工作细则,导致财政预算绩效监管不够有力,特别是在涉农方面,绩效监管存在一定脱节情况,绩效管理不够完善,导致乡村振兴战略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不利于促进农村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财政统筹不够全面

一是由于当前财政支农政策覆盖面不够广,导致日常对“三农”工作的技术研发、服务保障等方面的策划研究不够到位。政策目标制定过程相对单一,难以有效满足“三农”工作整体性统筹发展,个别财政支农政策未能从长远角度综合考虑,仅仅注重于解决当前遇到的实际问题,难以有效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例如,部分财政支农政策制定时只以粮食增产为主要发展目标,并未设定粮食产品安全的约束指标,也未考虑盲目增产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二是整体统筹能力有待提高。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主要由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各个部门结合自身分管农业领域,分头制定支农政策,彼此之间相互竞争财政资金,不同部门的具体政策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特别是在支农对象、发展方向上。同时,由于政策出自多个部门,不同部门工作之间相互分割,导致虽然财政支农资金额度整体比较大,但是由于分割比较细,资金分散严重,难以形成发展合力,最终影响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三农”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国家相关部门需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优化财政支持结构,这样才能够更好使用涉农财政資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工作效率,确保财政资金可以发挥最大效用,并形成长效工作体制机制,从而促进农村农业取得快速发展与进步,具体对策如下。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对“三农”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新时期要通过科学化、专业化的手段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及保障机制。我国要始终秉承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理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助力农村脱贫攻坚,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相关政府部门要对财政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统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降低财务危机风险,为实现乡村稳定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要构建农业资金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结合相关意见改变传统涉农财政资金碎片化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的综合保障作用,有效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促进不同行业之间资金统筹协调,促进各类财政农业资金协调有序使用,大大降低资金浪费率,全面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实现涉农资金用于农村、造福农民。乡镇单位要结合上级相关要求,科学进行农村区域责任划分,有效调整部门权责,全面清理涉农工作事项,构建奖惩到位、管理有序、分配合理的涉农资金保障体系。二是要加强绩效管理工作,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结合相关政府部门工作职责,有机协调事前评估、事中监控和事后评价工作,构建专业化信息数据资金库,不断促进涉农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统筹整合财政资金

地方财政部门要加强组织开展内部自查监督工作,不断优化财政内部供给,努力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为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划定专项资金,不断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地方政府部门要不断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有效合作,吸引更多社会资金,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力度,避免出现资金紧张问题。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拓展资金融合发展渠道,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协调作用,鼓励更多资金向着优势资源方向发展,科学转化财政资本。为了全面提升财政涉农资金的引导作用,地方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购买乡村服务的形式来促进民生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有效融入社会资本,促进农业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强化监管工作体系

日常工作涉及农业工作的地方政府工作部门较多,各相关部门主要按照自身工作岗位职能对农业项目进行管理,但是该种管理模式难免出现职能交叉的情况,因此,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涉农财政资金的统一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单位财政绩效考核机制,结合评价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好政策评估工作,依托财政支出情况进行有效调整。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资金使用重点领域的全面监管力度,加强与地方审计单位的协调沟通,多部门共同联合组织开展监督与检查工作,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给广大农民提供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推进体制机制建设

第一,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政府对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所负的工作责任,理清不同部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通过组织开展转移支付、责任划定的形式有效实现涉农财政资金的均衡使用,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第二,合理分配涉农资金,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的支持力度,不断缩小城乡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农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努力构建全覆盖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社保、医保等系列保障机制,稳步提升农民养老金收入标准,科学统筹好城乡救助补助体系,让更多福利惠及到广大农民。第三,不断完善农村农业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农村集体资产核查工作,推动农田机制改革,努力构建城乡发展、地域协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机制,让更多经济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层面,是一项系统性强、综合性高的全新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贯彻落实,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三农”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加强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统筹整合财政资金、完善监管工作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建设等系列手段,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促进“三农”工作行稳致远,为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工作基础。

(赤峰市红山区财政局)

参考文献:

[1]刘小梅.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优化[J].财会研究,2021,545(11):4-12.

[2]闫坤,鲍曙光.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及实施路径[J].财经问题研究,2019,424(03):90-97.

[3]汪武斌,周元才,唐汉东.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思考—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J].财政科学,2018,33(09):100-107.

[4]孙兆虹.阿拉善盟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思考[J].农村实用技术,2020,222(05):28-29.

[5]马红坤,孙立新,毛世平.欧盟农业支持政策的改革方向与中国的未来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9(04):37-38.

猜你喜欢

支农三农财政
乡村振兴致富路越走越宽
农业农村部将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赞分盐镇裕牛村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财政支农资金相关问题研究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