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2-06-04王美荣
王美荣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体系运行平稳,资金供给充足,则实体经济发展快速、健康。实体经济是肌体。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双重压力下,金融服务结构性失衡、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尤为凸显,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只进不出”“ 复工又停工”, “失血”现象时有发生,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立足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现状,发挥好金融业的“造血”功能,推动金融机构由“应急输血”向“常态助力”转变,打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引领支撑作用,持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打出金融服务保障“组合拳”,服务地方发展大局,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不断提升金融资源供给,金融支撑作用愈加凸显
一是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壮大。立足高密实际,积极引进机制灵活的外地股份制银行和加大现有银行机构的铺支设点,着力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广泛、资源充足的信贷市场体系。2021年,民生银行、临商银行先后开业,作为地方金融业主力军的银行机构达到18家。二是金融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统筹各行各级惠企政策,修订《银行信贷产品汇编》《金融政策汇编》,推出信贷产品一码通,采取“一对多”“ 多对一”模式,去年常态化组织银企对接活动20余次。三是金融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以“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为契机,开展“精致金融服务千企”活动,引导银行机构深化产品创新,简化服务流程,提升效率。截至2021年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95.34亿元,增幅20.56%,高于GDP增幅9.66个百分点,存贷比90.64%,较去年增长5.6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经济发展。四是信贷产品不断丰富。银行机构主动匹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推出推广符合企业需求的融资工具。如,农商行、邮储银行根据小微企业银行流水情况,发放流水贷;交通银行运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上线“优贷通”、“税融通”、“惠抵贷”、“薪金贷”等纯线上纯信用快捷贷款方式,缓解小微企业抵押难、担保难问题;建设银行与税务局系统实现对接,直接获取税务信息数据,根据纳税情况核定贷款额度。
分类精准施策,资本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一是完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通过镇街区推荐、走访调研,深挖上市后备资源,按照企业上市进程和选择路径,纳入不同的梯队分别指导培育。二是适时引导企业启动上市程序。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助推企业打好基础、提升整体素质,加快迈出上市步伐。经过跟踪、培育,去年以来,有4家企业与证券机构签订了上市框架协议,铆劲儿进军资本市场。三是建立健全常态化上市服务机制。通过对重点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战演练,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政府全力推进、部门协调配合、一企一方案、一企一专班”的上市服务机制。目前,1家企业已提报上市材料,2家企业明年有望依次提报上市申请材料。
持续化解金融风险,金融生态得到深度维护
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稳定摆在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职能,积极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一是不良处置有序推进。在2020年处置了28.96亿元不良贷款的基础上,2021年通过现金清收、批量转让、内部核销等方式再处置不良贷款11亿元,进一步为实体经济腾出信贷空间。二是企业风险有效防范。突出“四方会谈制度”,通过无还本续贷、展期、降息等方式全力以赴帮扶风险企业,及时处理企业流动性风险和担保圈风险,全市企业运行平稳,风险可控。三是金融秩序有力规范。出台了《高密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关于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的工作方案》《高密市企业经营预警及风险防控工作机制》《高密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等系列文件,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处置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去年以来,发布预警信息20期,清理取締非法组织6家。
总之,我市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可圈可点,但从实体经济需求、金融机构自身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结构性失衡现象比较普遍
一是信贷投放结构失衡。对国有企业贷款多、对民营企业贷款少,对成熟企业贷款多、对初创期企业贷款少,发放中长期贷款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少。二是各金融机构之间发展不均衡。如,截至2021年底,农商银行、潍坊银行、农发行贷款余额比去年年底分别增加22.65亿元、15.22亿元、13.93亿元,东营银行、民生银行贷款余额较去年年底分别增长92.08%、64.26%,为实体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但与此同时,个别银行机构贷款规模不增反降,值得反思。三是金融服务结构失衡。部分银行执行差异化信贷政策不到位,创新金融产品、缩短融资链条、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等工作还不到家,致使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服务相对滞后,银行信贷产品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实际融资需求,部分企业面临授信额度不足、贷款无门的困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资本市场发展比较缓慢
上市企业数量少。目前,我市仅有两家上市公司,在潍坊八县市中排名第4位,与寿光(上市企业7家)、诸城(上市企业7家)等先进县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直接融资规模小。与增势强劲、“稳坐江山”的间接融资相比,我市直接融资规模持续偏低,且主要集中于地方国有企业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规模微乎其微,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贡献明显不足。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匮乏。作为服务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主力军,证券机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我市只有1家证券公司、1个营业部,数量远低于“遍地开花”、网点实现镇街区全覆盖的银行机构,资本市场发展缺乏外源动力。
金融风险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主要表现为,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企业复苏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政策的实施可能使隐性不良延缓暴露,银行业不良贷款防控任务艰巨;部分重点企业存量风险暂未处置完毕,新风险持续形成,大额授信风险不容忽视;个别银行,特别是域外银行缺乏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意识,抽贷、压贷现象偶有发生,导致部分企业债务风险加剧,给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增加了压力。
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认识不足
地方政府和部门普遍关注金融机构总体数量、贷款规模、地区生产总值等总量性指标,而往往忽视了更能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效益的新增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涉农贷款比重、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支农支小再贷款比重、直接融资比重等结构性指标,存在“重金融轻实体”、“重间接融资轻直接融资”的现象。长此以往,金融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必然受到影响。这点从2021年我市贷款规模创历史新高,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下降了1.39个百分点中可见一斑。
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市政府对金融机构采取的是“督导调度”模式,对金融机构的奖惩手段有限,主要是年底根据各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简单排名,再择优向上级部门致感谢信的单一方式,对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调动不足。
部分金融机构在地方开展业务受限
主要表现为,县级行审批权、产品开发权等受限。近年来,银行机构贷款审批权限呈上收态势,审批权限多在上级行。而上级行贷审委普遍对地方政府政策和实体经济发展情况了解不多,无法完全站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立场行使审批权,造成部分贷款审批不畅通、发放不及时。同时,对国家及监管部门出台的指导性政策,上级银行也没有完全跟上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造成县级支行在落实相关政策时“瞻前顾后”“畏首畏脚”。
另一方面,银行机构金融产品的开发权过于集中,下放的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产品的时效性不强。除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开发权在省级行以上,县级支行没有开发金融产品的权限。当县域企业急需贷款时,往往没有合适的银行产品来满足其需求,而待县级支行上报省级行批准产品后,企业的实际情况或者融资需求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新开发的金融产品不能适应当地市场需要。
加强引导服务,不断扩大金融供给
银行层面。一是做好“跑上去”和“沉下来”的结合文章。“跑上去”,加强与上级银行的沟通联系,积极推介当地的好企业、好项目,并跟上做好工作,最大程度地扩大信贷增量;“沉下来”,加强与企业、项目的对接力度,及时了解民营企业和国企的融资需求,同时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交流,发挥好政策合力,不断开拓客户市场,最大限度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在发展中防范风险、降低风险。政府层面。完善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做好银行与企业商会、行业协会之间的牵线搭桥工作,分行业、分产业、分区域举办形式多样、灵活丰富的政银企对接会,加强银企联系,增进互信;金融局、人民银行、银保监组等部门加强与国资、发改、工信、交通、农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多搜集“情报信息”,筛选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及时向金融机构推介;充分利用好“山东省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加大推广力度,提高企业的认可度和使用效率,确保融资对接成功率;大力推进政、银、保、担合作,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资金保障作用,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突出“量体裁衣”,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
一是鼓励引导银行机构紧跟金融政策的走势,搞好市场分析,进一步广开思路,主动探索,根据县域经济特点、自身的实际状况和企业资金需求,不断丰富贷款品种,优化信贷手续和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好满足中小企业“短、频、急”的融资特点,在减轻企业财务负担的同时,避免个别企业病急乱投医,转向民间高利贷带来的风险。二是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主题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绿色、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合理延伸服务网点,改善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及率、可得性和便利度。三是应用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广“抗疫贷”“战疫贷”“结算贷”“抵押e贷”等产品,提高融资可获得性,助力企业复工达产。
强化正向激励,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改变以往“发号施令”的督导调度模式,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敢于担当作为的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保护,鼓励有想法、敢作为的金融从业人员探索创新,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同时,完善对金融机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借鉴外地经验,综合服务效率、税收贡献、企业评价等指标,加大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力度,运用好考核结果。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在政府资源配置、风险补偿等方面予以倾斜;在凤城金融领军人才、鸢都金融英才、齐鲁金融之星等评选时优先推荐;将“富民兴高”荣誉称号引入金融领域,充分调度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持续提升直接融资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继续推动重点企业上市进程,加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坚持境内上市与境外上市“两条腿”走路。抓住北交所成立及转板之机,引导推动更多优质企业进入“新三板”择机转板上市。二是加大直接融资推进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实施增发、配股进行股权再融资,鼓励引导企业充分运用债券、票据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三是加强资本招商工作,当好资金与项目的“媒人”,通过基金招项目,用项目引基金。出台扶持补助政策,吸引基金公司来我市注册,聘任优秀基金管理人才,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坚持“防”“守”结合,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强化部门联动。地方金融监管局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人民銀行履行督促贷款投放职责,银保监部门履行业务监管职责,必要时对金融风险防控工作落实不力的金融机构进行约谈。公检法等部门在现有的法律、政策框架内专题研究打击恶意逃费银行债务的方案,选取典型重点打击,形成震慑。着力化解不良贷款风险。各职能部门、银行机构加强风险预判,定期分析梳理新的矛盾点,不忽视任何苗头型、隐患型风险,做到跨前一步,尽快处置;高度关注潜在的风险企业,加大与潜在风险企业的沟通,面对面的协商,深入研究规避风险的方法和不良资产处置措施,对重点风险企业,建立工作台账,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发力;用好贷款核销等政策,通过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手段,加快不良贷款处置,为新增贷款进一步腾出空间。深入开展“诚信高密”创建活动。通过培育信用主体、普及金融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为投融资提供良好的人文条件,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注入。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共生共死、共生共荣的依存关系。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只有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搞活金融,补齐短板,精准发力,才能让金融之水更好、更充分、更高效地流向实体经济,实现互相促进、同舟共济。
(高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参考文献:
[1]王小艳.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J].岭南学刊,2020(03):124-128.
[2]弋俊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20(13):43-44.
[3]郭映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20(05):42-44.
[4]尹海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中国经济评论,2021(03):6-8.
[5]李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辨[J].经济研究.2017(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