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金融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2-06-04刘丽

商业文化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监管

刘丽

为促进农村经济实现高效发展,缩短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务必要重点关注脱贫与振兴的战略目标,深化落实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两者衔接方面所具备的推进作用。在精准定位农村金融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探索当前在金融推进与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了解衔接工作困境,然后合理地提出并探索更为规范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构建的脱贫与振兴衔接工作体系更加规范。下面,本文主要从运营成本、供给、监管、风险防范、人才建设等几个维度着手,就相关困境以及解决路径加以分析。

在当前的农村建设服务领域,金融所发挥的脱贫与振兴扶持与促进功能比较突出。通过了解在当前的农村环境下,所呈现的金融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整体的资金需求数量在显著增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逐渐改革在资金配置需求上逐渐增高,为了保障农民拥有更加丰富的经济收入,且提高整体的利益水平,需要关注当前的农村体制改革和经济模式,加强金融资金优化设置。其次,在提出脱贫与振兴的战略方针之后,农村的生产模式也有了很大转变,更加注重生产链和联合体系的构建,这就要求有关金融机构要结合农村的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所包含的各项生产模式,合理的推出更富有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此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所制定的相关金融政策在不斷地改进与变化,这给农村的金融发展以及相关业务的推进造成一定的阻碍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脱贫与振兴发展需要,农村金融机构须切实关注脱贫与振兴的实践要求,对整个金融产品以及具体的服务体系加以优化。

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大

信贷是充分发挥金融在脱贫与振兴衔接工作领域有效功能优势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具体推行信贷业务期间,对信贷对象的信用评估具有较高要求。通过了解可以发现,在当前的信贷工作范围内,未能够就农村的农民群体,就相关信用评估体系加以完善,现有的信贷评估标准不够规范。再加上在信贷评估方面需要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就导致在开展信贷服务时,因为后期成本较大,致使金融机构在运营成本上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而在信贷完成之后,农村金融机构在后期的跟踪评估以及服务管理上也缺少一定的规范性。未能够切实了解农民的偿债能力以及整个信贷产品的实际适应功能范围,盲目地进行信贷业务拓展和开发,导致其在实际运营和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的经济损失。若不加以规范,那么将严重影响整个农村金融机构后续的经营,甚至还会显著阻碍脱贫与振兴等相关战略举措的落实。

资金供给不合理

在脱贫与振兴衔接的工作导向下,农村领域的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方面的设置相对来讲不够规范。未能够切实了解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背景下所提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对于当前的农村经济建设项目以及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了解不够全面。盲目地进行资金供给,导致所展现的服务功能与价值具有很大局限。同时未能够做好农村当地基础设施工程的资金配置与安排,在交通运输通信设备等各项服务体系建设上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因为资金缺陷,导致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整体实施进度和工程质量都受到不良影响,长期下去将严重阻碍农村的经济建设,甚至还会因为各项基础设施配备不够完善而阻碍各项生产业务活动的推进。

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

通过了解可以发现,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未能够结合脱贫与振兴的衔接工作要求构建一定的监管机制。导致在具体开展各项金融业务时,经常因为监管不到位,而致使各项业务的实现效能受阻,甚至会展现出一定的问题。首先,在监管机制设置上,有关机构未能够结合农村的经济发展特色以及在脱贫与振兴方面的具体要求考量,盲目地延续城市的监管机制,导致在这一体制的应用上与农村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相违背,甚至存在明显的风险。同时,在监管机制构建上未能够科学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缺乏智能性监管中心的构建。致使当前的监管模式在整体的覆盖范围上比较局限,影响了整个监管工作效能的提升,这并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各项服务业务的落地,甚至还会致使农村当地的经济脱贫与振兴等相关工作在整体成效上相对来讲比较低下。

金融风险防范不到位

在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范围内,可以明显发现农村金融各项业务在开展和推进的过程中所呈现的风险比较多样,致使金融机构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挑战。首先,可以了解到在当前的农村金融范围内,国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否则因为法规覆盖范围较为薄弱,致使在农村领域内的各项金融信贷业务的违规风险成本相对较低,很多农民群众在贷款之后未能够及时地偿还,这给金融机构造成了很大的经济风险,也不利于其接下来的稳定经营。同时,在当前的农村环境下,关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所做的工作并不到位。大部分农民群众缺少一定的法律意识作为支撑,在金融信贷方面未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的职责,致使金融机构经常面临坏账烂账等多种不良风险。

金融机构人才建设有待提升

纵观当前的农村脱贫与振兴发展趋势,可以意识到,当地有关金融机构在内部人才素质与队伍建设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问题。未能够切实了解脱贫与振兴的衔接工作目标和接下来的发展导向,在人才队伍数量建设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各项金融业务以及服务工作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因为人员数量匮乏而受到明显阻碍。同时,在人员素质建设上,也因为诸多局限而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未能够结合新时期的脱贫与振兴衔接工作与发展要求科学引进高素质的人员队伍,在素质培训组织和实施方面缺少全面而深入的考量。为能够向内部工作人员渗透专业的金融知识,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渗透和普及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落后现象,同时当前的农村金融领域有关人员所具备的服务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再加上缺少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作为支撑,导致其在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活动时经常会面临一定的风险挑战,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会严重阻碍脱贫与振兴衔接工作的推进。

发展金融科技,控制成本

若想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所具备的推进作用,真正实现脱贫与振兴的有效衔接,有关金融机构务必要从控制自身运营成本的角度出发,积极革新全新的经营与发展理念。并适应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变化,重点开发多元化的技术载体,树立正确的现代化发展观念。从当前的技术市场中积极发掘大数据、云平台等各类载体,对现有的金融服务与业务推广平台加以优化。本着提高整体经营与发展稳定性的原则,科学构建综合性的信用评估体系。针对农村范围内的信贷用户群体进行信用评估,以保证所获得的信用数据更加的全面。然后结合现代用户的实际能力,对具体的业务方案以及利率等各项指标进行优化设置。不仅如此,还需要做好大数据共享中心的构建。将用户在各个阶段、各个业务范围内的信用情况以及信贷的具体情况加以整理,保证所获得的资源更加的全面,然后结合实际科学地制定有针对性且比较安全的信贷服务方案。不仅如此,还需要在智能载体助力下,科学构建智能化的业务服务模块,针对不同用户的实际信贷需求开发和拓展更加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拓展渠道,集成支农资金

农村金融机构需进一步明确脱贫与振兴的衔接发展目标,重点关注基础服务与设施体系建设。在确定相关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资金供给优势,合理地进行战略规划。根据所了解的发展要求,对接下来的资金配置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综合对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深入考量,就今后的支农资金服务体系以及内在的组成要素、补贴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自身所具备的推进功能,在优化设置资金安排的前提下,促进农业经济实现有序发展。不仅如此,还需要就融资投资渠道进行多元的拓展和丰富,以保证围绕农业经济建设和生产模式开发所构建的各项资金扶持业务得到有序地推进,提高整体的适应性。

健全机制,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机构在大力开展相关服务工作期间,需要正确看待整个经营范围内所存在的风险现象。然后在了解国家所提出的法律法规之前提下,科学构建更为合理的监管工作机制。对相关的法规加以明确,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管工作体系。并督促有关人员在一定体制支撑下,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深入到农村的金融市场环境当中。在基于脱贫与振兴的目标导向下,探索整个风险的类型以及严重程度,然后科学设置比较合理的监管机制,从多个层面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保证所构建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更加的健康和谐安全。不仅如此,还需重点加强监管人员的职能监督,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在明确自身工作职能的前提下,更为规范而有序地将监管工作有效落实下去。不仅如此,还需要在职能监督中及时发现有关监管人员利用自身职位之便,私自受贿、暗箱操作的不良风险,然后在一些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对其进行严肃的处罚和处理。此外,还需要构建智能化的监管服务中心。督促有关监管人员根据农村金融机构的各项产品业务和信贷情况进行数据收集整理,通过智能化的监督,及时发现潜藏于内部的各类风险,然后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性的管控。

预防为先,做好科学防控

在践行脱贫与振兴方针政策时,为了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衔接工作职能,金融机构需要结合农村的经济发展需求,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科学构建综合性的防控工作机制。首先,需要在思想理念上树立起正确的防范意识,结合以往的金融运营与服务经验,深入分析在农村环境下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從信贷以及偿债等多个方面加以分析。然后遵循全过程的控制原则,就各个类型地风险加以分析并做好有效评估,确定其所呈现的严重程度和波及范围,然后结合国家所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及提出的法规科学地进行管控。同时,还需要重点加强广大农民群众金融法律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开展综合性的培训活动。促使其能够就金融范围内的各项法规有一个更为清晰地认识,以便其在今后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展开相关信贷业务时,能够遵守金融法规,及时地偿债。此外,还需要加强农业生产与实践各项风险的服务与管控,针对恶劣天气造成的农作物损伤等各类风险,合理地设置金融业务,从而有效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建设人才,提高专业素养

农村金融机构在今后的运营与发展中,需切实关注脱贫与振兴的举措和实现目标,重点从内部着手加强复合型、素质型人才的建设。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与服务工作职能,引进一定数量的金融人才队伍。在人才招聘期间,需要科学完善培训与考察机制,针对其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各类方针政策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具备的金融理念专业素养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同时,还需要在日常的工作岗位上定期组织专业化的培训活动,将国家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所提出的新政策、新思想、新理论有效渗透下去。组织内部人员积极学习先进的金融服务思想,掌握农村的金融发展动态。并在确定脱贫与振兴衔接目标的前提下,深入到基层环境当中为广大农民群众,进行金融知识和相关法律的普及。也可以组织内部人员结合对农村金融未来发展定位的了解,积极探索和开发更加新颖且具有一定适应性的金融产品,拓展各项业务范围。

总之,做好脱贫与振兴间的衔接,促进农村经济实现有效建设缩短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务必要从农村金融层面着手深入分析其所具备的促进作用,然后在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时,需要本着优化脱贫与振兴衔接的工作导向,分析目前在金融领域关于运营、供给、机制、防范、人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索更为规范的路径。保证农村的金融体系以及所呈现的服务功能可以优化,在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结构和发展体系的基础上促进脱贫与振兴工作实现协调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市分行)

参考文献:

[1]贺立龙,刘丸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13(02):110-146.

[2]周明栋,范闯.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基于“碳达峰、碳中和”视角[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1(12):24-25.

[3]贾琰钦. 陕西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4]郭怡玲.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以河南省D县为例[J].焦作大学学报,2021,35(02):69-72.

[5].贵州农信: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文史天地,2021(05):103.

[6]纪崴.做好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J]中国金融. 2021(06):58-59.

[7]涂圣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目标导向、重点领域与关键举措[J].中国农村经济. 2-12.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机构监管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监管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监管和扶持并行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