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和财政政策的关系
2022-06-04李怡璇任叶笛蒋文雪
李怡璇 任叶笛 蒋文雪
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自“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新农村以来,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收入与增收长效机制,积极推动农村政治、文化、法制建设等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词。本文基于此,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出发,重点对金融和财政政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展开讨论。
实现国家现代化,乡村振兴是必行之路。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仍需政府加大财力和金融支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支持的保护力度,实现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对于新农村的含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究其本质是相同的,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何炳生这样阐释:“新农村是指新房舍、新设备、新环境、新村落、新风貌。”“三农”及“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缓解农村贫富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主要是指环境与大背景的新,意味着我国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阶段,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新农村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再单纯强调发展新农村经济,而是强调农村经济与农村公共事业同步发展,在提升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强化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强化农村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等的发展,培养有知识、有技术的新时代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再是加快发展城市经济,而是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打造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从这一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另起炉灶”,而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充分结合农村发展经济体制,不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综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是跟随国家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发展的,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及财政政策的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将农村打造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农民富足、环境美好、村貌良好、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党中央也曾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提出新农村建设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是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理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24字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点及基本内涵,不仅包含了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及乡村振兴方面的政策举措,还包含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政策要领,既包括农村水利、科技、农田等方面的建设能力,又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事业建设能力,还包括水、电、天然气等民生设施建设能力,小到每位村民个人文化素质的提升,大到整个农村环境的整治,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和财政政策的支持,以下重点从金融支持和财政政策两方面探析二者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的发展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农村经济活跃和落实扶农助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3年起,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道路越走越宽,农村信用社等符合“三农”发展实际特点的,农村支付和信用体系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随着“放宽农村地区市场准入”相关政策的出台,2007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开展,农村金融机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空白。截至2010年9月末,贷款余额达到15347.6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超过70%,较2008年末增长了近56%。近年来,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加快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办法,包括调整邮政储蓄政策和机制改革,推动农村小额贷业务,发展农产品相关的期货、保险产品等,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越来越完善,产品体系也越来越丰富,服务“三农”方面的功能也逐步强大起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成项,足以见得金融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
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综合性特点,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农村金融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重点发展农村金融,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中,若要获得最佳结果,需重点发展农村经济,从城乡经济差距来看,我国农村经济之所以落后于城市经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民资金不足且农民获取资金的渠道太窄,不足以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很多高校学生即使出身农村也不会选择回农村发展,从而导致农村经济难以回春,亟需发展农村金融,国家需加大对农村的经济扶持,扩大农村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有效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2.完善农村的金融体系,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包含较多方面,包括农村信贷、农村金融网点建设等,还包含国家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
3.更新经营理念,创新农村金融产品。调查显示,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不少问题,农村贷款效率低、贷款审批流程复杂、贷款额度小等问题制约着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因此,轉变农村金融经营理念,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法。
金融支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诸多扶农助农的举措取得了有益成果,包括通过直播等互联网新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后期资金跟不上、金融服务滞后的情况也成为抑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蔡四平曾提出,自1988年至1999年间的金融深化政策,一定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但在2000年后,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经济的营销度显著降低,在蔡四平的研究中,农村资本市场的出现是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呈正相关。
在农村的金融服务相对来说,整体规模不大,应用频率较高,为非正规金融提供了发展机会,因存在资金分散、周期较长等情况也导致了农村金融风险易触发、金融监管难度大等现实情况。考虑到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在与金融机制相结合、信贷市场相融合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农业生产与金融信贷市场供应的正相关。
自2006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中央连续出台了多项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村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并发挥重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意义。
从实际的市场反馈来看,加大金融支持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农民对购买金融服务的意愿也更强烈,农村经济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同时农村经济又能够反作用于农村金融,双方和谐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新农村建设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受我国发展水平限制,我国市场机制在很多情况下会存在失效等问题,也就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条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受人口数量限制,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敌发达国家,加上我国生产力水平及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导致市场调控能力相对较低,很多由市场调控的事情不得不由政府出面解決。依据我国城乡贫富差距大的现实情况,优化农村经济需财政运用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手段进行调节,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持社会的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财政政策作为农业、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履行职能的有效手段。
就贫富悬殊的“三农”问题为例,仅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已无法解决问题的本质,还需借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力量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对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调控,缓解农村经济压力,释放农村经济活力。财政政策可以将国家的财政资金更好地投入到应用领域,如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区域等,主要目的是保稳定、保弱势群体、保贫困地区、保农民开支,从而实现趋于稳定,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缓解“三农”问题。
财政政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1.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财政职能的本质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配置主要是由市场经济的作用,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失灵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政府这只无形的“手”的力量,进行宏观调控,如果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难以解决经济外部收入不均等问题,政府可以发挥其财政政策的力量,提供农村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调节农民收入,对农村经济进行整体宏观调控,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农民富足、环境美好、村貌良好、管理民主”,也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让更多的政策资源、财政资源、经济资源等向农村倾斜,真正惠及农民,提高农民地位,巩固农业的发展水平。
2.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优化财政政策体系的迫切要求
一直以来,我国以城市发展为重点,将更多金钱和精力放在了推动城市发展上,采取城市、农村分治的方式,就城市发展而言,城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主要由政府直接对接,而农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则主要依靠向农民筹集的方式,必要时国家提供少量补助的形式,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长期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城乡贫富差距。加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影响,导致财权和事权分离,基层农村政府掌握了大量的事权,但却没有充足的财权,导致在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常因为资金不足导致项目搁置。因此,改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仅靠农村自身的力量或者仅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实现,还需结合政府的财政支持,以此加速了政府财政政策体系的完善,为农村提供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3.财政政策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推力
世界所有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需要加强农村建设,政府作为农村建设的组织者,不仅起主导作用,还应积极参与到农村建设中来,投入大量的政策及资金支持,致力于实现乡村振兴。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都以国家财政带动投资,建设新农村,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村大自然原貌。即便像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效仿欧洲国家的农村建设模式,针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国家投资为主导,将国家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采购、建设等方面,致力于改善农村整体环境面貌。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的最初阶段,财政政策支持至关重要,有了财政政策支持,农村发展才有了充足的资金资源,农村才有资金去完善和改造。当然,政府主导并不是要求政府大包大揽,而应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以政府投资为主要动力,坚持农民自主发展,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使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任务,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要完成上述目标离不开金融支持和财政政策支持。
(山东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谢瑞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2]梅世文.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3]杜伟鹏.支持河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4]李珂.优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以中西部地区为例[J].财会研究,2010(14):9-11+22.
[5]广西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刘家凯,黎基钦,黄力明.广西支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71):45-51.DOI:10.16110/ j.cnki.issn2095-3151.2009.71.013.
[6]谭韵.支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财政政策建议[J].企业经济,2008(04):162-164.
[7]郭永丁.构建地方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须重视金融的支持作用[J].青海金融,2006(0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