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三年级作文起步
2022-06-04韦玲
韦玲
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这是普遍的现象。小学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准备。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加之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掌握的词汇不多,认识的事物不丰富,见识也少,普遍存在怕写作文,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因此,必须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突破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想方设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研究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培养兴趣是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先决条件
外国有一位教育家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做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会提高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从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描写秋天的作文中,把同学们领到校园里、野外,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耳去听,用心去体会。同学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中,沉迷于迷人的秋色中,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写作的强大动力。
二、积累语言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平时在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诵读比赛,词语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从二年级下学期起我就指导学生写日记,把一天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的事写下来,哪怕知识一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的文章的“雏形”。积累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只要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就会下笔有如神。
三、注重观察训练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識、兴趣、爱好的限制,在观察上,常常不知从何下手,观察些什么,怎样观察,于是我就具体地指导好观察方法。首先,我结合看图作文和插图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在具体指导上,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植物,我就指出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注意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观察人物,就要从观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表情等入手。再让学生拟出观察提纲,然后根据观察提纲,逐点观察,记录。观察提纲先由教师自己列,慢慢地,要让学生自己列。观察时,我作深入细致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边观察边思考。其次,注重生活中的观察。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停。”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我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物。特别是农村孩子,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少,语言积累少,但广阔的大自然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重视观察尤其重要。观察时要求孩子们尽可能做到观其行,听其音,说其义,尝其味,嗅其气,长此下去,观察就会习以为常,成效显著。在具体指导时,要求学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四、培养学生有效仿写作文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经过实践,仿写能减缓学生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到生活的过渡。
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往往不知道改如何表达,苦思冥想缺难以下笔。因此,我就借助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教学生构思文章;通过阅读优美片段,有特色的片段,教学生模仿其写作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模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在教学中,我觉得《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其语言亲切自然,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在学完课文后,我就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习作。学生成功地仿写了《扔沙包》、《秋天的校园》、《美丽的秋天》等习作。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有效仿写作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虽然是三年级学生,也能获得较高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