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合的价值探析

2022-06-04高帆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摘要: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融入每一门课程,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大学英语是高校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有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不断凸显大学英语的人文功能,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立德樹人和育人目的。文章围绕大学英语学科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合的价值与意义,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合的几条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和线上课堂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程中导入中华优秀文化,有助于教会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5-0034-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云南大学2020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2020Z09

2020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视频会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会议指出,要充分和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并发挥大学专业课教师的作用,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新的发展,使大学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并行而进,落实立德树人,实现高校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语言中承载着文化,文化通过语言进行传播,大学英语课程涉及意识形态的元素比较多,对学生在思想层面的影响也比较深。

现阶段,高校存在在英语教学过程仅注重英语语言基础,忽略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的现象。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语言应用能力,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内容相关的知识传授意识比较淡薄,未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自身所具有的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的优势。大学英语课程在高校是覆盖面比较广的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大学英语教学要将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培养语言能力有效结合起来,和其他课程一起发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文化水平和政治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各门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并行,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要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教育部发布文件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新时代,针对大学英语教育现状,要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等方面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有效融合的新形式、新途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本身具有人文教育功能,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侧重语言功能,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指出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但是大学英语的实践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仅仅为学生讲授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语言是人和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更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大学生只有充分了解本土文化,才能去批判性地学习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加深不同国家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尊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帮助其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和语言不可分割,语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可以依托语言不断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思考和收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不能仅灌输给学生教材知识,应综合不同学科内容,将专业课和教育结合起来。大学英语教学应以涉及西方文化的教材内容为依托,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学生的跨文化视野,教会学生重新审视西方文明和看待世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要避免大民族主义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1]。

(二)有助于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渠道

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传播中华声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西方文化的主要平台,但在现实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对西方文化盲目追崇的现象。对于中华文化,不仅缺少关于语言知识方面的积累,而且缺少对其深刻内涵的认识。对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等,大学生不能用英语进行叙述。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教材、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的全过程,不断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要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播,掌握牢固英语语言材料,让学生可以熟练地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授知识,增强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三)有助于高校英语思政教学的改革创新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正处于改革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有利于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融合,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供活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作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是有限的,高校大学生想要获取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除了自己查阅资料外,还要参加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有助于高校大学生在增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认识,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程的价值[2]。

(四)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健全人格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立德,即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人,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大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思想还不够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大学英语课程在高校覆盖面比较广,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评价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大学英语课程的趣味性,不断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有效融合的路径探析

(一)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首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材。开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英语教材。大学思政课的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教材是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大学在编写英语教材时,适当地添加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所处的区域,利用和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将本土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编写到大学英语教材中去,使教材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可以将红色文化编写到大学英语教材中,使学生们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爱国热情。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涉及经济发展、文化文明、科技发展等方面,教学内容中要补充涉及人文的相关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主题的结合点,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可以用短视频或者图片等形式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创新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是如何庆祝的,怎样在海外和外国朋友一块过传统节日;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辩论赛和演讲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阅读能力等[3]。

(二)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方式

大学英语教师要注意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好教学技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思考,关注不同的意识形态,提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目标[4]。

另外,大学英语课程要改变之前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可以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短视频、公众号等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短视频或阅读公众号的英语文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的话语权,帮助他们解决有关传统文化的疑惑,加强师生交流。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把传统文化内容用大学生易于接受和喜欢的方式呈现,使高校大学生在英语课程上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要创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效融合,通过合作小组讨论或学生展示的方式,利用多媒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例如,大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专门增加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涉及我国传统的节日和习俗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可组织合作小组学习,让学生学会倾听和分享知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有利于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建立与时俱进的文化观

大学英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严格的标准约束自身的言行。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具有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们明事理。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净化品格,坚守以德正身、以德治学和施教,做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师德的内容,要深层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师德文化,并继承和弘扬,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教师自古以来就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现今社会,大学英语教师要树立文化自信及正确的文化观,承担育人责任,正确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立德树人的关系。大学英语科目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是要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有利于让学生接受情感性体验。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建立与时俱进的文化观。

三、结语

不断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之中,拓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途径,不断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的精神财富。英语的传授者和学习者要将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使其走向世界。大学英语教师在提升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对于西方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不断服务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建设。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防止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其文化信念,培养其爱国情怀。将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相结合,有利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探尋大学英语课堂思政教育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许晏玮.融入“思政元素”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2):107-111.

[2] 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3] 付娟,何晨.基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J].校园英语,2021(51):7-8.

[4] 马洁婷.浅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与传统文化弘扬[J].文化产业,2021(13):137-138.

作者简介 高帆,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教学法。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