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江苏省物理中考优秀题例

2022-06-03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斜面本题火星

优秀试题一

【原题呈现】(2021年徐州卷)

10.如图所示,用球形的珠子连成均匀的珠链,把珠链挂在一个水平横杆上,横杆表面光滑,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开始时珠链静止,下列对珠链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斜面AB倾斜程度更大,AB面上的珠子将沿斜面下滑,拉动整个珠链绕横杆顺时针转动

B.斜面AC上的珠子更多,AC面上的珠子将沿斜面下滑,拉动整个珠链绕横杆逆时针转动

C.珠链将保持静止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C

【试题评析】

本题考查学生是否形成能量守恒的基本观念,并用其分析具体现象的能力。试题素材来源于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司提芬的一段研究史料,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经典案例,领略其中的物理思想。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对学生物理学习提出了更高的思想要求,要求学生不仅理解物理知识,更要建立对自然界的观念性认识。其中,能量守恒观念就是物理观念中重要组成部分。本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念分析问题,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优秀试题二

【原题呈现】(2021年常州卷)

20.在汽车行业,“热融紧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①利用电动工具使螺钉高速旋转并压向金属板材;②螺钉尖端与板材表面摩擦生热,板材局部(物态变化名)变软,螺钉尖端仍然坚硬,摩擦生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同;③螺纹完全拧入板材后螺钉停止转动,板材局部(物态变化名)牢牢套住螺钉。利用该技术,铜螺钉可以拧入表格中物质制作的板材。

【参考答案】熔化;压缩;凝固;铝。

【试题评析】

本题以汽车工业中新兴的“热融紧固”技术为题材,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物态变化、热机等相关知识对该技术过程进行分析,是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考查。试题素材富有时代气息,体现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秀试题三

【原题呈现】(2021年扬州卷)

23.体育竞技中善用物理原理,对取胜往往起着决定作用。

(1)柔道竞技中,进攻者假装要把对手摔向左方,对手为了维持平衡,就把身体向右倾,由于 仍要向右运动,就被进攻者乘势摔向右方。

(2)以过腿摔为例,如图所示,进攻者A利用腰部将B顶起,使他双脚离地,同时猛拉B的右臂。请在图中作出拉力F的力臂l。此时A能轻易将B摔倒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惯性;(2)图略,B对杠杆作用力的力臂为0或B的重力作用线经过支点O。

【试题评析】

本题以柔道竞技为素材,要求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相关技术动作,考查学生对惯性的认识、力臂的作图以及杠杆类型的判断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能力,以及构建物理模型,运用物理知识对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的能力。本题落实了依标命题、素养立意的命题要求。本题基于真实情境,采用结构化的任务来考查、评价学生物理观念等关键素养的达成情况,较好地体现了评价对教学的引导功能,通过评价改革来促进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改革,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优秀试题四

【原题呈现】(2021年淮安卷)

22.小明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在安装器材确定B铁圈位置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第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小明发现,温度计玻璃外壳有水雾,原因是水蒸气发生。(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沸腾过程中温度。

(4)水沸腾时,某一气泡由A处上升至B处,请在图丙中大致画出气泡在B处的大小情况。

(5)实验中,能量从火焰传递给水,却无法从水自动传递给火焰,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具有。

【参考答案】(1)需要;(2)97,液化;(3)98,不变;(4)图略;(5)方向性。

【试题评析】

本题以学生必做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为命题素材,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获取、现象分析、描述与解释等实验能力。本题落实了依标命题、能力立意的命题要求,让学生收集证据,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分析物态变化的条件及现象,从实验现象中认识到水沸腾的升温特点。试题尽管是围绕教材中的实验进行设计的,但问题设计的角度有新意,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认真完成实验。

优秀试题五

【原題呈现】(2021年无锡卷)

25.图甲是某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一位中年人正用轮椅推着他年迈的母亲缓缓上行,图乙是该通道斜面示意图。为了解中年人推轮椅时所用力的大小,小红和小华进行了探究。她们从斜面底端A点沿斜面确定了相距1m的B点。(g取10N/kg)

(1)使刻度尺“0”刻度线与水平地面对齐,正确测量B点高度,结果如图乙,为cm。

(2)选用车轮与轮椅相同材质、花纹的小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重为2.0N;

②将弹簧测力计与斜面平行放置并,然后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

③计算出将小车从A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J;利用斜面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时的机械效率为。

(3)在小車上逐渐添加重物,测出小车的总重G,测出沿斜面匀速拉动小车需要的力,计算出拉小车从A点到B点所做的功W;计算出竖直向上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所做的功W。以功为纵坐标,以小车总重为横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出W和W与小车总重G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丙中的线段a和b;

①由图像可知:用该通道斜面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与物重(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若这位母亲的质量为50kg,所坐的轮椅质量为20kg,则中年人用沿着通道斜面方向的力推轮椅匀速上坡时,力的大小为N。

【参考答案】(1)9.00;(2)校正“0”点,0.3,0.3,60%;(3)无关,105。

【试题评析】

本题以教材中的学生活动“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为素材,赋予其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试题情境学生熟悉,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来展现对“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知道机械功”“知道机械效率”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的掌握水平,同时考查学生设计与操作、分析与论证的科学探究能力。具体解答此题时,需要构建斜面模型、掌握测量技能、了解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基于图像得出该通道斜面的机械效率,推算出中年人所需要的力。试题整合学生学习中的探究案例,采用情境化命制技术,评价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活动。

优秀试题六

【原题呈现】(2021年盐城卷)

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的最后9分钟

2021年5月15日清晨4时许,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如图甲)进入火星大气层,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和缓冲,成功着落于火星表面,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自身的运动方向、质心和压心处于一条直线上,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下降,此时运动方向与轴线方向并不在同一直线上。下降一段时间后,当着陆器速度减小90%左右时,着陆器伸出“小翅膀”,通过向下压火星大气产生的反作用力,将其运动方向与轴线方向的夹角调整到0°,为安全打开降落伞摆正姿势。如图乙所示,降落伞打开后减速到一定程度,先抛弃隔热大底,后抛弃背罩,让火星车和着陆平台(如图丙)露出真容。随后,着陆平台打开发动机,通过向下喷燃气实现进一步减速,在距离火星地面100m高度处速度减为零,进入悬停状态。此时着陆平台开启雷达和光学相机等进行探测,寻找着陆点,在找准着陆点后继续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经过高度20m后,维持恒定速度下降,平稳着陆。

(1)着陆器伸出“小翅膀”后,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2)从悬停到成功降落火星地面前,火星车的动能变化情况是。

A.增大→不变→减小

B.增大→减小→不变

C.不变→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不变

(3)请在图丙中画出火星车和着陆平台处于悬停状态时,受到的“重力”G和气体对它的升力F升的示意图。

(4)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着陆器刚进入大气层时维持相对稳定姿态下降的是。

(5)已知降落伞下降过程所受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在火星和地球上分别为k和k。降落伞达到最小速度时,其所受的气体阻力与着陆器重力大小相等。若同一个降落伞在火星表面和在地球表面下降能达到的最小速度分别为v和v,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与地球上重力之比为2∶5,则k∶k为。

【参考答案】(1)火星大气(大气/气体);(2)B;(3)图略;(4)C;(5)A。

【试题评析】

本题以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为素材,考查了学生对能量、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等知识的理解,以及阅读文本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习新知识和应用所学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试题紧密联系材料内容,图文并茂,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对学生数理结合的能力要求较高,试题具有较好的考查信度、效度与区分度。试题选用我国航天航空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科技发展动态,体现了立德树人、引导教学的评价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态度。同一情境,从多层面、多角度设问,丰富的情境内涵、阶梯式的难度设计对中考试题的设计有很好的启示。

优秀试题七

【原题呈现】(2021年苏州卷)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研究小组对“塞贝克效应”进行了初步的学习研究。塞贝克效应是指由于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产生电压差的热电现象,例如将两种不同金属两端连接组成回路,如果使两个接触点的温度不同,则在回路中将出现电流。金属的塞贝克效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观的。

研究小组依据上述理论,制作了一个“蜡烛电厂”。如图甲,蜡烛电厂分为蜡烛、装置和用电器三个部分,其中装置部分有铁丝A(中间接入了灯泡和电流表)、铜丝B和水冷装置C,铁丝、铜丝的两端紧密相连,点燃蜡烛,小量程电流表指针偏转。

他们对蜡烛电厂的发电效率进行了研究,蜡烛、装置、用电器这三部分的效率分别为η、η、η,并且重点研究了输出功率与两端的温度差、接入电路的用电器的电阻这两个因素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

问题:

(1)此蜡烛电厂的电能是由蜡烛的能转化而来的;

(2)根据三部分的效率,可知此蜡烛电厂的发电总效率η=;

(3)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温差一定时,输出功率随电阻的增大而;温差因素对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是;

(4)根据塞贝克效应,选择合适的两种金属和电流表组成电路,可通过电流的大小来监测。

【参考答案】(1)化学;(2)ηηη;(3)先增大后减小;电阻一定时,温差越大,输出功率越大;(4)温差。

【试题评析】

本题是一道阅读材料题,考查学生在科技阅读中的理解能力,以及在科学探究中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本题在全新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图像呈现功率与温度、电阻的关系,按照逐层深入的思路来设计问题,体现了研究科学问题的探究路径,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辨别、分析、综合、建构、决策能力,与根据教材中学生经历过的探究实验所命制的试题相比较,本题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信度比较高,思维含量大,具有较好的考查效果。

(评析人:1.邱益民,江苏省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李刚,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3.瞿晓峰,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4.王瑜,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5.陈浩,江苏省淮安市教学研究室;6.许帮正,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7.徐文杰,江苏省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斜面本题火星
玩转火星
火星!火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例谈求解平抛与斜面问题的方法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错题典析
谈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物理问答
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