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真正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
2022-06-03陈娟
【摘 要】儿童的哲学充满稚气,纯朴而浪漫。探讨儿童精神哲学,是探明儿童精神世界、辨析儿童教育观的重要途径。尊重儿童天然的哲学惊奇,倾听儿童丰富的真实表达,宽容儿童多元的自由成长,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塑造更具宽度、深度和尺度的儿童教育。
【关键词】儿童教育;精神哲学;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39-0039-04
【作者简介】陈娟,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教育科学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副研究员。
刘晓东教授的《儿童精神哲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儿童哲学类书籍,作者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探明儿童心理世界,辨析儿童教育观,是一本多角度、跨学科的儿童发展研究著作。书中儿童是一个别样的存在,他们是人,但不是具体而微者,他们是赫拉克利特主义哲学中的王者,他们有着先天的哲学天赋。他们虽然在体格、知识储备上不如成人,但是他们拥有清澈的眼神、澄净的心灵,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追问,有着很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是“成人之师”。
但在教育实践中,提到儿童,人们总是想到“乳臭未干”“黄口小儿”,不成熟,仰仗于成年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总是伴随着父母和老师居高临下的教诲和苦口婆心的說教,甚至遇到不合理的对待。
一是成人有时蔑视儿童的“惊奇”。目前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上,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提高学生分数,漠视儿童内在本真的发展需要,对于儿童平时发自内心的惊奇、无关于分数提高的疑问,不以为然,嗤之以鼻。很多家长也是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儿童学科成绩的提高上。事实上,儿童的好奇是探索真理的内在动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些惊奇和疑问的表达既可以提高儿童的语言问询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杜威认为,儿童的好奇心如果得不到使用和滋养,就会因为循规蹈矩、教条固化而逐渐衰退乃至消失。
二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缺少平等的交往。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认为,真正的教育本身是一种交往。他相信,教育作为生存交往的意义在于,如果生存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有可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刘晓东教授在论述儿童哲学课的未来形态与可能境界时也提到,关注儿童哲学的意义不仅是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也是为了能够听到存在的呼唤,听到儿童的心音并从中获得启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或者家长往往不理解或欣赏儿童的想法,不愿意花费时间耐心地与儿童对话与探究,陪伴儿童解决困惑,而是选择敷衍对待,忙于纠正,试图给出所谓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儿童也就逐渐地习惯了成人的“权威化”。
三是成人有时限制儿童的成长空间。现实中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家长总是希望能够提前规划好儿童的成长,趋利避害,少走弯路,让孩子拥有一个完美的成长过程。但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儿童自由成长的天性便无法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呵护。曾经有孩子在面对父母所安排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时长叹:“我们是乌鸦,为什么要飞上枝头变成凤凰?”“我们可以不上补习班吗?”教育者需要承认儿童之间的差异,小草有小草的润泽,参天大树有参天大树的豪迈。同时,规划好的成长是充满条条框框的成长,是以守规矩为导向的成长。如果一个儿童被教育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就意味着他个体内在的机智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自由探索的广阔空间,儿童只有在不断的“试误”过程中,才会逐渐清晰前行的方向。刘晓东教授在书中也特别提出,儿童在小时候萌发的一些在成年人看来错误的想法,会随着儿童身心的成长而获得自我纠正,成人不必在当时过度反应、上纲上线。
刘晓东教授后来还写了《儿童是什么——儿童“所是”之多维描述》一文,作为自己长期对儿童哲学相关问题追寻的阶段性总结。结合《儿童精神哲学》阅读心得,笔者最突出的感受是刘晓东教授对“儿童是个哲学家”的论述。哲学的本质是“爱智慧”,儿童的疑问反映了他们对知识的天然向往和对世界的探索,也是对智慧的追寻和喜爱。生活中认真发问的孩子,正是思考着的哲学家。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如何避免不合理地对待儿童的自然行为,真正走近作为哲学家的儿童,做好儿童发展与教育工作?
一、尊重儿童天然的哲学惊奇是真正走进儿童精神世界的首要前提
柏拉图认为,“哲学始于惊讶”。儿童从不成熟的状态开始慢慢成长,周围的世界对他而言都是新鲜的,清澈的眼神天然流露着对这个世界的惊奇,“这是什么?”“天空的外面是什么?”“为什么有好人坏人?”“什么是死亡?”“我从哪里来?”……这种惊奇,看似无意、甚至是可笑,实际上是儿童对生活多样性背后意义的认识和追寻。在惊奇的驱动下,人类不断地探索与发现,理解与表达,从而联结起我们的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在《儿童的哲学》一文中指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喜欢哲学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叙述,他们的思考能力比成年人想象的要强得多。
儿童对世界的惊奇,是精彩观念诞生的乐土。一名妈妈问儿童:“你对这件事的想法是什么?”儿童随即问道:“想法是什么啊?”然后他自言自语道:“想法就是一幅画。”乍听觉得奇怪,细究之,儿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脑海中可不就是想象出一幕他所理解的样子的画面。童年是人生之本,童心是人文之源。对于儿童的哲学惊奇以及他们天马行空的思考,成人应投去赞赏的目光而不是嘲笑,这正是教师职业伦理的体现。蒙台梭利说,人性的尊严是与童年、童心、儿童联系在一起的。尊重童心,尊重童言童语,便是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
对儿童哲学惊奇的呵护与尊重,古来有之。《两小儿辩日》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争辩太阳远近、而孔子不能决断的故事。我们不仅要赞扬这两位儿童敢于大胆质疑、表达己见、追求真理的气概,也要肯定孔子作为儒学大家,能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谦谦君子之风,孔子是否真的没有现代物理常识来帮助两个小孩,我们无从考证。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物理常识问题的解决,而是在那个自然知识相对匮乏的时代,儿童对天文问题的科学思考,以及孔子对儿童的尊敬和对自己不知之事的坦然态度。尊重儿童的惊奇,抛却我们成人的优越感,“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既是为人之本,也是为师之道。
二、倾听儿童丰富的真实表达是走进儿童精神世界的有效方法
倾听是我们走向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只有真正做到平等交流、去成人化,才能做到真正傾听儿童。倾听是成人与儿童平等沟通的起点,是教育交往发生的主要途径。张华教授说:“当倾听成为一种关心情愫和理智投入的态度时,它并不局限于‘耳朵’或听觉,而是弥漫于人的整个身心。我们由此会拥有‘倾听着的眼睛’‘倾听着的身体’。”学会倾听是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我们需要营造致力于倾听的教育空间,发展成人与儿童在倾听中的具身感知。儿童与生俱来具有交谈或交流、探究、发现的兴趣,这些兴趣深埋在“儿童历史的记忆之中”。儿童哲学启发我们,要激发埋藏在儿童心中的哲学种子,倾听儿童丰富多彩的表达,发现儿童的世界,为儿童成长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和条件。营造致力于倾听的教育空间,激发儿童交谈、交流的兴趣,赏识性倾听进而鼓励多元化交流,这既有利于真正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也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儿童“思考的耳朵”。
对成人而言,倾听儿童的真实想法,并给予支持性的回应是有困难的。德国心理学家阿明·克伦茨认为,在反思从周围获得的印象感知时,成人总是用客观与理性的规则去思考,很少能够从不一样的观察角度去感知世界,也很难对儿童所寻找到的答案产生共鸣。这正是倾听儿童的难为之处。李普曼指出,教师在与儿童的交往中,应该“往后退一步”,“就像一个艺术家要观赏他的大作那样”。即使在儿童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也不是急于表态、实施教育,而是冷静、快速地倾听,厘清双方存在的问题,进入彼此的生存境遇,通过倾听建立起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获得支持与陪伴生命的源动力。
倾听重在唤醒,教书育人的主旨不仅在于对知识和真理的一般阐述,更在于唤醒可能。“教育就此成为了在教师与学生、人与世界的融合、互动中创造知识并追求生活意义的过程”。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提倡亲和的氛围,在传统的课堂中,儿童被认为是个体的、被动的,课堂注重预设好目的、安排好任务、衔接好环节,注重知识的讲授与灌输,师生之间为一对多的关系。倾听鼓励改变课堂的空间形式,教师和儿童围坐,每个成员之间都能互相关注、互相倾听、互相影响,更多的是一对一的关系。教师的耐心倾听,就像课堂上的留白,鼓励儿童真实表达、主动探索,为儿童自己建构意义提供空间上的可能性。
三、宽容儿童多元的自由成长是走进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保障
哲学探究接纳事物的不确定性。瑞士哲学家汉斯·萨内尔曾说:“哲学探究是提问的艺术,而不是等待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儿童哲学意味着尊重成长的不确定,意味着释放出足够的空间,宽容儿童不同维度的自由成长,静待他们开花、结果。只有宽容儿童个体的成长自由,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加人性化,才能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教育中,我们应更注重对儿童心灵在真善美上的引导,而不仅限于各种知识的灌输,生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相比于成人,儿童是不成熟的。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不成熟”并不是对儿童的贬低和否定,“不成熟”恰恰是生长的前提,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社会的竞争加剧了学校和家庭的育儿焦虑,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成人侵占儿童大量的自由玩耍时间,安排各种培训。但实际上,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未完全形成,如果儿童在渴望自由以及狂野想象的时候,被一味灌输成人思想或理性思考,儿童非但不能消化,反而会失去精神上的愉悦感和审美的意味,儿童世界的美好色彩也会渐渐变淡。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的是成人的理解和尊重,需要的是成人的宽容以待。
这种宽容是有温度的,温度来源于对每个儿童生命个体的尊重与关怀。诚如康德所说,不关怀人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不尊重生命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关怀给世界带来温暖和生气,宽容培育一个更加多元、幸福的成长历程。宽容是有深度的,需要教育者持续的努力,只有我们慢下脚步,给儿童的成长留下充分的舞台,师生之间的漫谈天地才能随之开启,儿童经过不断的“试误”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才能够形成自己的创造力,逐渐实现个人成长。宽容是有尺度的,无限制的宽容必将导致宽容的消失。贺来教授说:“无节制的宽容,播下的是吞噬宽容的种子,衍生的是毁灭宽容的魔鬼,培植的是取消宽容的邪恶。”宽容离不开原则的保驾护航。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成人可以让儿童共同参与规则的制定,探索教育柔性的规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5.
[2]高振宇.论儿童哲学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关系[J].教育学报,2021(8):32-43.
[3]刘晓东.儿童哲学课的未来形态与可能境界[J].教育发展研究,2019(Z2):3.
[4]郑敏希.提问的张力:对儿童哲学提问的解释学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9(Z2):80-86.
[5]张华.走向“倾听”教育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0(10):3-14.
[6]LIPMAN M.Thinking in Educ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90.
[7]贺来.宽容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31.
[8]高振宇.孔子对话教学视野下儿童哲学探究团体的重构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 2018(Z2):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