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濮阳麦秆画的再生产研究
2022-06-02王潇
王 潇
(郑州轻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引言
近代以来,传统农耕生产劳作方式受到了工业化浪潮的猛烈冲击,相应的以农耕为基础的民众生活方式和文化空间也变得支离破碎和急剧萎缩,从而使很多诸如麦秆剪贴工艺等生发于农耕的乡村传统手工艺逐渐地迷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但作为一项传承上千年之久的手艺,麦秆剪贴工艺也和绝大多数的传统手工艺一样,其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更多的是一种隐匿,而并非消失,一旦时机成熟,即可被唤醒,重现于生活,凝练成产业,发挥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同时也正是基于麦秆剪贴工艺广大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工艺价值,麦秆剪贴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笔者在陕西蒲城,河南驻马店、濮阳、周口、平顶山、安阳、焦作、开封等地调研发现,这些地方的麦秆剪贴工艺几乎都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焕发生机,并形成公司、合作社、个人工作室等多种组织形式,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如陕西蒲城的兴文麦草工艺合作社,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贺兴文的带领下和推动下,以合作社为依托,通过“农户+合作社+工厂+市场”的产供销体系,带动了所在辖区蒲城县苏坊镇15个村近千余户农民参与生产,实现在地就业。不仅给乡民带来了农业生产之外的经济收益,还形成了苏坊镇乃至蒲城县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促进了麦秆剪贴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安阳市殷都区的黄艳泳,其以个人工作室的形式,钻研麦秆画制作技艺和工艺创新,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精微麦秆画的重要代表。其在传统题材基础上,研发出“麦秆镶嵌工艺腕表”,将精密的机械化产品与富有手工温情的传统手工艺完美结合,赋予了麦秆画以新的表现载体和产品形态,使其更具贴近日常实用,富含现代审美;驻马店汝南县的袁月英和姚玉娥,前者在继承父亲袁宝华的麦草工艺基础上,成立公司,大胆创新,在平贴的基础上创作出一批具有油画特征的立体麦秆画。后者也以公司为组织形式,专注于麦秆工艺的设计研发,除生产麦草工艺瓶之外,还致力于麦草工艺与日常器物的联姻,生产了一批兼具现代审美和实用的麦草工艺产品。除此之外,开封杞县的陈振强、周口淮阳的葛磊,平顶山鲁山的齐胜广、焦作孟州的汤金明,都依托各自的专业技术和麦秆情怀,投身入麦秆剪贴工艺的现代振兴事业中,不仅形成了极富个人特色的麦秆工艺品,还带动了地方经济和民众就业,成为最为倚重的产业资源。其中濮阳清丰麦秆画的产业规模庞大、行业形态多元,故选作个案进行重点研究。
二、濮阳麦秆画的人文基础
濮阳是河南省地级市,在地理位置上,其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与山东、河北毗邻(如图1)。在气候条件方面,濮阳全域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光辐射值高,能充分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农业种植方面,以小麦、玉米为主,因气候条件及灌溉条件适宜,濮阳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河南省粮棉油主产区之一;历史文化上,濮阳因位于濮水而得名,因地处平原地带、水域资源丰富,自古就是人类文明发生地,人类生活文化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春秋时期,濮阳所在地更是当时卫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濮阳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图1 濮阳市地理位置
濮阳麦秆剪贴工艺的出现与当地悠久的小麦种植史息息相关。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晚在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就已开始小麦种植。濮阳属黄河冲积平原,黄河横贯全境,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酸碱适度,灌溉便利,光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种植,是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濮阳作为中国重要的产粮基地,不仅保持着每年300万亩以上的小麦种植,更是开通有4条粮食铁路专用线,粮食商品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粮食流通量达160多万吨。因此,濮阳地区悠久且广泛的小麦种植史,在为民众提供必要的食物保障之外,还为濮阳麦秆剪贴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储备。农闲之余,人们将废弃的麦秆经过简单挑选处理,通过编织、剪贴等手段,做成草墩、草垫、草盖、草帽等物品,以满足生活起居、劳作之需。更有甚者将麦秆材料经过精心打磨,做成各类蕴含民俗寓意的装饰物,或悬挂于家中,或赠送于亲友(如图2)。麦秆剪贴的手工传统,既饱含民众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着废物再利用的生态意义。
图2 麦秆制作的各种工艺品
此外,在民间习俗中小麦往往被视为祥瑞之物,是祈福纳祥的重要象征。究其根源,一说是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早年间曾藏身于麦田从而躲过了王莽的追杀,因此,在其当了皇帝后便将小麦视为祥瑞之物,民间随之附会开始在家中悬挂麦秆做成的装饰物,以求吉祥;一说是因小麦成熟过程中需经受充足的光照,集聚“阳”气,因此,便被视为太阳崇拜的实物载体,作为驱邪避灾的镇物,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对于小麦民俗寓意的阐释一直延续至今,同时又因麦谐音“卖”,而成为商户开业,店铺装饰的绝佳选择。
濮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厚的农耕文明积淀,不仅形成了濮阳麦秆画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还建构了濮阳麦秆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民俗空间,这也为濮阳麦秆画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孕育条件。
麦秆画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手工艺,由于麦秆材质的不易保存性,并无实物留存。据地方志资料记载,约在宋朝末年就开始流行利用麦秆贴出的扇子昆虫造型,小装饰画的手工艺品,这大概就是濮阳早期麦秆画雏形。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可以看到宋代草编工艺已用于生活的各方面,甚至还出现了以编结玩具为生的民间艺人。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濮阳清丰一带的麦秆画就有了一定的影响,当地的民间艺人己能熟练地掌握麦秆画的平贴技艺[1]。
三、濮阳麦秆画的发展概况
麦秆剪贴工艺在濮阳地区有着深厚的民众和社会基础。在旧社会时期的私塾教育阶段,作为手工课的主要内容之一,用麦秆编织、拼字就开始进入到儿童的启蒙教育阶段。后也因为社会变革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麦秆剪贴工艺渐渐式微,仅以编织实用品为主的形式在民间社会中留存,随后在工业化的持续冲击下,麦秆剪贴工艺一度隐匿于世,直到建国后才逐渐开始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
濮阳麦秆画主要集中在清丰县。清丰古称顿丘,因隋朝境内出大孝子张清丰,遂于唐大历年间被钦定更名为清丰县,从而也让清丰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以孝子之名命名的县。如今清丰是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也是豫北地区重要草辫之乡。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清丰麦秆画早在明朝宣德年间就已开始麦秆画制作,此后虽因战火和朝代更迭断断续续,但却一直绵延至今。如今,濮阳有聂氏麦秆画、刘氏麦秆画、王氏麦秆画三个重要的麦秆画家族品牌。
其中聂氏麦秆画传承至今已有六代,从第五代传承人聂远征于20世纪70年代成立 “博艺轩麦秆画”门市部,到2007年,第六代传承人聂瑞丽成立“濮阳瑞丽麦秆画艺术有限公司”,聂氏麦秆画在继承传统技艺上,着力保持麦秆画的自然韵味,充分挖掘其背后的象征意味和文化内涵,并以振兴麦秆画产业为己任,研发新品,创新技艺,在传承祖传平贴式、多层式粘贴法基础上,开发出浮雕式粘贴法,极大地提升了聂氏麦秆画的技艺水准和内涵深度。
刘氏麦秆画代表人物是河南工艺美术大师刘丽敏,其于20世纪80年代初受家传影响开始致力于麦秆画创作,但由于其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作能力,很快便将麦秆画做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
王氏麦秆画代表人物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华平,其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重拾麦秆画创作。他坚持师古而不泥古的祖训和在继承中创新的理念,在继承先辈王氏明朝时期传世麦秆画传统古法技艺的基础上,开创出从平贴到多层次、浮雕式立体造型麦秆画、瓜子壳与麦秆综合画、融合毛刺、瓷盘麦秆画等数十种新技法,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麦秆画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涵。
麦秆画的制作需要充分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特性,借助特定工具,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版画、剪纸等艺术表现特征,通过烫色、剪裁、黏贴等手段,按照一定的造型规范和审美原则制作出质朴却也典雅的各类人物、花鸟、器物、山水等图像,色泽鲜亮、意趣深远。20世纪80年代,是麦秆画重新开始专业化生产的初期,此时的麦秆剪贴工艺简单,一般是将麦秆进行简单处理后粘贴于画板或者木板上为主,且画面内容以文字居多,最后加装玻璃。因材料的限制,这个时期的麦草工艺品大都比较笨重,不便于携带、易破损,不具有广泛的生活适用性和装饰性。
20世纪90年代,由于立体熨烫技法的出现,麦草工艺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原来文字为主的形式逐渐演变为更具审美意趣和艺术价值的麦草工艺品。同时由于材料的更新,很多轻型材料出现,如树脂玻璃,不仅克服了玻璃易碎的缺点,而且由于重量减轻,在画幅面积上,灰尘清理上都较之于第一代有了很大的提升。
20世纪初开始,随着立体熨烫技艺的进一步提升,传统民间题材和现代绘画技法巧妙地融合在了麦草工艺制作之中,层次分明、透视合理、富有光泽质感的麦草工艺品引发了麦草工艺的一次大的技艺革新和面貌变化。随着技艺革新和制作手段的丰富,麦草工艺的表现题材和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卷轴工艺画、麦草工艺瓷瓶、屏风等多种工艺样式开始出现,各类以挂式、立式、座式为载体表现花卉、花鸟、人物、风景、器物、民俗图案的麦草工艺品与现代的家居完美结合,广泛地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私人和公共空间中。
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主的文化消费、情感消费成为了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麦草工艺的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艺术化的工艺特性,以及自身所承载的文化、环保、手工的价值赋予了其立足于当代社会,融入于日常生活的基础。因此,麦草工艺的革新和适用领域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麦草工艺的再生产。
四、濮阳麦秆画的工艺特色
濮阳麦秆画和其他地区的麦秆在制作工艺和工具使用上大体相似,从早期的破篾刀、剪刀、刻刀、镊子、裁纸刀,到后来电熨斗、电烙铁等可控温电气化工具加入,极大地拓展了麦秆画工艺的材料边界和艺术表现力(图3)。濮阳麦秆画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麦秆画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融合绘画、剪纸、烙画、雕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审美理念,创作了大量经典的麦秆画作品。如古画复刻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五牛图》《芙蓉锦鸡图》,濮阳文化标志的《中华龙》《龙腾濮上》《五福游龙》等。这些作品或是河南历史文化中的经典重现,或展现濮阳当地的历史人文和民俗传说,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2]。手艺人需灵活运用工具,发挥麦秆的自然特性,用切贴、编贴、錾贴来表现画中的点线面和肌理效果,并借助熨烫等手法赋予作品以明暗层次和色调变化。在手与心的交互过程中,既磨砺手艺人的心智,也赋予麦秆画人性温情和手工温度。
图3 制作濮阳麦秆画的工具、材料
从工艺呈现的方式来看,濮阳麦秆画的工艺特色主要有叠加、毛刺、拉伸、拼堆、镂空等几种。其中叠加工艺多用于表现对象的立体层次感,如画面中的山石表现;毛刺工艺用以表现动物毛发、植物的纤维组织等,运用剪纸的剪、刻等技法,呈现精致细腻、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拉伸工艺主要用来表现人物的服饰紧密、疏松的纹路,从而使人物形象符合大众审美;拼堆工艺多用以动物羽毛或者鳞片的制作,借助麦秆层层拼堆和烫染的变化,赋予表现对象立体感和真实感;镂空工艺能够营造虚实相生的效果,从而赋予作品空灵感、强化作品的立体感。
历经3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濮阳麦秆画经过不断经验探索和记忆更新,融合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技术手段,形成了成熟、完善的工艺流程。从麦秆的选料、炮制、破蔑、打磨到图纸粘贴、烫画雏型、组合熨烫、上版装潢、框架装帧都有标准化的技艺要求。这种制作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让麦秆剪贴工艺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从而也保证了濮阳麦秆画产业的扩大。
五、濮阳麦秆画的产业形态及意义
笔者在调研中看到,目前濮阳从事麦秆画制作的主要有家庭、合作社、公司三种基本形态。其中家庭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构成,既是社会组织,也是经济组织。在濮阳地区,以家庭为单位从事麦秆画制作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前几年,由于麦秆画市场的繁荣,在清丰县的很多村镇都有农户在家生产制作包括麦秆画在内的各类麦秆工艺品。合作社是一种在乡村常见的经济组织,是由不同的生产主体联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经营的合作组织,其以农户,即手工艺生产者为组成单元,以增加合作社内参与成员的经济收益为目标,是建立在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的一种契约式的生产关系。在濮阳麦秆画发展的过程中,作为连接乡民和市场的重要纽带,合作社曾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合作社纷纷改为公司,以更加专业化的管理和有效的组织形式,渗透到手工艺品的生产、制作、流通的各个环节,以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麦秆画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如在聂氏麦秆画发展过程中,先成立“博艺轩麦秆画”门市部,用以麦秆画作品的供销。后于2007年成立“濮阳市瑞丽麦杆画艺术有限公司”,将原有的门市部的供销业务进行了扩展,成立麦秆画生产基地、麦秆画艺术馆、残疾人麦秆画培训中心等分支机构,集培训、展览、生产、销售、研发、传播等为一体,不仅为残疾人、下岗职工提供了工作机会,还为周边的很多乡村培训了麦秆画生产专业户。如今,公司创作的麦秆画作品在国内外获得数十项重要奖励,并在深圳开设分支机构,借深圳的对外窗口向世界传播濮阳麦秆画。聂氏麦秆画(清丰)也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家庭、合作社、公司等不同组织形态的共同努力下,濮阳麦秆画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众的生活、生产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合作意识,同时还加强了对以麦秆剪贴工艺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归属,建构了乡村文化生态空间和民俗文化氛围,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麦秆画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地就业,为他们开辟了增收途径,实现了农业之外的副业收入,有效地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态。同时在合作社及公司的组织协调下,乡民还可享受到专业化的技术培训,相对稳定、成熟的销售渠道,从而避免盲目生产造成的品质差、变现慢等难题。从麦秆画的生产给参与者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收入来看,在稳定的市场供需前提下,依托合作社、公司的技术帮扶、市场优势,把农民组织起来,整合生产要素,开辟销售渠道,依然是开辟增收新途径,解决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方式。
其次,麦秆画产业的发展,对当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生态建构和产业新样态的促进都有着积极意义。麦秆画作为麦秆剪贴技艺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兼具经济和文化价值,一方面可以为乡民提供经济收入,形成乡村产业;另一方面,也可在再生产过程中激发民众的文化自信,建构文化生态。濮阳麦秆画制作作为一种经济辅助手段,其积极意义在于对工业化背景下人性与生活的一种调节。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手工艺的再生产有着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意义。在濮阳市调研过程中发现,尽管受到疫情影响,社会整体经济形式不佳,濮阳麦秆画的产业受到一定影响,但相对而言,由于濮阳当地深厚的民俗文化,情感消费、文化消费的增加,濮阳麦秆画的内循环在不断扩大。
第三,麦秆画产业发展带动了乡村残疾人就业,帮助他们实现了人身价值。乡村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受制于身体无法参加正常的工作,大多数一辈子只能依靠家里。对于那些身体局部有残疾的人而言,依靠自己完整的双手不但能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经济收益,而且由于自身的原因,其往往能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麦秆画的创作、创新之中,较之正常人更具有创造力。濮阳现有的麦秆画生产企业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残疾人的身影,专注于创作,痴心于手艺。
六、濮阳麦秆画的可持续发展
回顾濮阳麦秆画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聂氏、王氏、刘氏等麦秆画世家后辈重拾技艺,开始零散的个体生产,到30年后麦秆画在濮阳遍地开花,多个集约化、协作式、系统化的工厂、合作社、公司,麦秆画嫣然已经成为濮阳地方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尽管与其他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工业等相比,其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一种低消耗、低成本、无污染的手工劳动形式,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征和灵活分散的就业形式,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农业生产之外的经济选择,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劳动协作,建构和谐生态,重塑手工文化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3]。濮阳麦秆画在国家开展非遗保护,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和传统文化复兴,振兴传统工艺的时代背景下,走出了一条借“小麦秆”实现“大乾坤”的产业发展之路。从地方政府到公司、个人,濮阳麦秆画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场域都为麦秆画的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濮阳市政府为了鼓励麦秆画的发展,不仅将古城路打造成麦秆画一条街,还拨专款用以奖励麦秆画创作。如获国家级比赛金奖,奖励一万元,省级比赛金奖,奖励五千元[4]。濮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濮阳市文联等单位,也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向全国乃至世界推介濮阳麦秆画,并组织麦秆画生产企业或个人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和展览,对濮阳麦秆画的文化传播和宣传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濮阳及河南省内的高校、中小学等也在积极地推进麦秆画进校园的实践。如前文所述,刘丽敏的麦秆画作品《中国龙》,王华平的麦秆画作品《富贵吉祥》《二龙戏珠》先后被教育部录入人美版河南省五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推进了麦秆画进入小学课堂的第一步。濮阳市教育局、非遗保护中心也在当地的中小学推进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其中麦秆画作为主要项目。通过传承人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形式,与学生们互动,激发学生对于家乡宝贵的传统文化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麦秆画传承的后备力量[5]。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省内大学也都将濮阳麦秆画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融入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艺术创作中。如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举办的“民艺美育坊”活动中,邀请濮阳麦秆画传承人讲授麦秆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并指导学生现场体验制作麦秆画。另外,郑州轻工业大学自2016年以来一直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河南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培训,截至2021年10月,一共举办了17期研培班。其中的编织培训班、麦秆画乡村振兴研培班累计招录20余名濮阳当地的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进入大学集中学习,而且以年轻人为主(如图4)。
图4 郑州轻工业大学民艺美育坊
通过在高校的集中学习,对于当前传统手工艺遇到的现实问题有着启发意义,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增加了传统文化学养,强化了专业基础,还对麦秆画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今,很多麦秆画生产企业与大学联合建立教学实习基地,通过校企联合、项目合作、学生驻地实践,专家创作指导等方式,从产品造型、内容创新到麦秆画艺术化、实用性的发展,在产品创新、人才培养、企业经营、市场咨询等多个方面推进濮阳麦秆画的当代发展。
七、文旅融合背景下濮阳麦秆画的新机遇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文化类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机遇。一方面,传统手工艺作为文旅融合最为倚重的文化内容,通过文化特色塑魂,文化品牌赋能,文化展演活游,艺术工艺创品,以及IP价值整合等方式,达到“以文促旅”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文旅融合的深度融合,传统手工艺相关的业态、主题、品牌、体验、游乐、互动、情境、产品等都将呈现出新的样态,达到“以旅彰文”的效果。因此,自2019年开始,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非遗+文旅”作为一种全新的非遗保护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被广泛提及和探索。依托“非遗+文旅”,不仅可以将非遗引入庞大的消费市场,亦可为旅游事业注入文化的内核。在此背景下,濮阳麦秆画正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笔者在濮阳市调研过程中看到,濮阳市古城路上的刘氏麦秆画、王氏麦秆画都将销售的店面建成了艺术馆,可供游客参观、体验、购买。作为河南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刘氏麦秆画后辈王铭伟在清丰县时家庄村建成了“时光里”——麦秆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如图5)。该产业园占地约100亩,是由多个传统的院落修葺连通而成。园区有非遗展示区、传习所,农耕体验园、草编雕塑公园等多个功能分区,可为濮阳市及省内外的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农耕文化体验和手工实践等课程内容。受疫情影响,园区尚未完全竣工,但已先后有多批濮阳市内的中小学生来参观、体验,开展非遗研学。学生进入到园区后,可感受小麦种植、收割,麦秆回收利用,麦秆画制作等农耕文化和手工艺文化。
图5 清丰县时光里麦秆画文化创意产业园
目前,园区正在建设民宿区,期望随着硬件设施的完善,能够借助文旅融合的契机,一方面将濮阳麦秆画通过官方、个人及自媒体平台传播出去,让濮阳麦秆画走出濮阳,走出河南,走向中国和世界;另一方面,根据国家颁布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以及国家和全省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濮阳市及省内外学生引进来,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在旅行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八、结语
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过程中,濮阳麦秆剪贴工艺在自然与人文的交汇融合中所凝聚的生存智慧、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体现了濮阳当地民众的一种文化认同。在工业化背景下,麦秆画赖以为系的原初环境支离破碎,但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民间智慧以一种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于工艺之上,手艺之中。在此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不是截然割裂的关系,而是以一种更加契合社会诉求的文化创意的形式出现,正如诸葛凯先生所言“只有经过与现代要素的重新组合,才能融人工业化社会的环境中。”[6]从近几年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历程来看,无论是以传统手工艺复兴命题展开的理论研究,还是以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而开展的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化的实践探索,都揭示了从日常找回丰富的生活是传统手工艺活化和产业化的根基所在。通过打造一个集麦秆剪贴工艺生产、历史文化展示、手工体验制作、旅游商品售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形成了一种非遗助力文旅融合发展,让文化走出去,把游客引进来的发展模式。
濮阳麦草画的再生产过程不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再利用,为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也提升了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在新农村建设中重构了传统文化生态。同时,濮阳麦秆画的再生产,不仅催化我们找回生活的原貌,同时还因为手工艺文化的回归和手工艺情感的塑造,使人能够在工业化产品充盈的生活之中感知到手工艺的温情,体味到传统手工艺存活下去的力量之源。与此同时,这一过程将非遗文化引入庞大的消费市场,亦为旅游事业注入了农业文明的历史内涵。
【注释】
① 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而淤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