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榫节点木结构模型振动台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022-06-02鲁志雄何宇祥薛国锋曾静茹陈征林

关键词:柱脚榫卯振动台

鲁志雄,何宇祥,薛国锋,曾静茹,陈征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广东佛山 528225)

众多古代木结构建筑历经各类大地震的作用仍然屹立不倒,这得益于其独特的抗震构造与优越的抗震性能[1-2]。蒋博光[3]通过对故宫建筑群震害记载进行探讨,发现除康熙十八年、雍正八年发生的大地震以外,木构架均未发生倒塌的情况。为研究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周乾等[4]采用分类统计方法,研究了榫卯节点、斗拱与梁柱的开裂、变形等因素的变化对木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同时也给出了相对应的加固方案。薛建阳[5]进行振动台试验,对铺作层、柱基础的滑移摩擦耗能,以及梁柱的榫卯节点耗能能力进行研究。邱凯祥等[6]通过试验研究得到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与柱直径、榫宽度、摩擦系数、榫头侧面和卯口间挤压宽度的规律。肖旻等[7]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 对广府木结构祠堂的典型节点箍头榫和直榫进行参数分析,获得各种参数变化下节点弯矩承载力和节点转动刚度的变化规律。陈建军等[8]为得到广府古建筑木结构中箍头榫节点的抗震性能,对8 个缩尺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到了不同研究参数下箍头榫节点试件的破坏形态。

综上,我国众多学者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古建筑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岭南建筑陈家祠为背景,建立缩尺比例为1∶5 的直榫结构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的方法研究直榫厅堂型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性能。

1 试验方案

1.1 试件设计

木构架模型相似比λ=1∶5,木材选用花旗松,采用青石板作为柱顶石,用M16 的地螺栓将青石板和振动台连接,同时校准青石板位置且使其顶面处在同一标高,木构架直接搁放在青石板的顶面,不采取拉结、剪铰等措施;榫卯节点采用直榫连接。模型尺寸见表1。

表1 模型尺寸 mm

1.2 测点布置

为了得到木构架模型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在模型的振动台台面、柱脚、柱头及配重板顶部4 个不同部位布置10 枚传感器,其中2 枚传感器分别置于配重板顶部(D5)和振动台台面(S5),4 枚传感器安装在柱脚(S1~S4),另外4 枚传感器(D1~D4)置于柱头位置,布置如图1 所示。

图1 试验布置图

2 加载方案

试验加载分为白噪声加载和地震波加载,具体如下。

(1)白噪声加载:在试验开始阶段,为识别结构自振模态,采用小幅值白噪声激起结构的频率响应,利用传递函数的频谱分析法得到结构的自振频率为1.83 Hz,采用半功率法得结构阻尼比为3.5 %,如图2 所示。

图2 结构基频

(2)地震波加载:为考虑不同场地影响下木结构的动力响应,选取2 条天然地震波EL-centro 波和Taft 波,以及1 条人工地震波HH 波,分级依次交替输入,加载工况如表2 所示。3 条地震波的频谱如图3 所示,可见其主频区间位于1.5~3.0 Hz 之间,与结构自振频率较为接近。

图3 地震波频谱分析图

表2 加载方案

3 试验现象

根据试验工况,将试验现象分为3 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加速度为0.1 g(7 度设防地震加速度值)时,构件整体出现轻微的扭摆,各构件性能保持完好,柱脚几乎无滑移,顶部发生位移较小;随着输入的地震加速度增大到0.2 g(8 度设防地震加速度值),模型的平面扭摆开始加剧,并且伴随着“吱吱吱”的摩擦声,顶部的位移明显大于柱脚的位移。

第二阶段:当加速度峰值达0.3 g 时,屋顶在平面内扭摆幅度较为显著,榫卯节点插榫和拔榫运动往复进行,伴随着愈发明显的“吱吱”声,木柱的倾斜幅度较大,柱脚位移达到7~15 mm;当台面输入地震激励达0.4 g(9 度设防地震加速度值)时,整个模型除了大幅度摆动以外还伴随着剧烈的扭转发生。

第三阶段:当峰值加速度到达0.6 g 时,节点处榫卯开始少量拔出,木构架摇晃强烈,柱架上的额枋有了较大的扭转滑移,柱脚产生新的位移达到了24 mm,额枋水平向出现轻微裂缝;当台面的地震激励达0.95 g 时,构架在额枋水平高度摆动,榫卯节点处拔榫的长度显著增加,额枋水平向出现较为显著裂缝,柱脚位移明显,由于青石板尺寸的缘故,某柱脚出现半悬空状态。

图4 试验现象图

4 试验分析

4.1 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分析

通过传感器测得各工况下各位置位移与加速度反应曲线,不同部位位移和加速度峰值如表3 所示。由表3 可知,随着台面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增加,模型各层位移反应最大值也随之增大。结合测量数据和试验现象,在地震波强度较小时,搁放在柱顶石的柱脚可以近似认为是铰接的关系;随着地震强度增加,结构柱脚发生滑移;在9 度强罕遇地震激励下,柱脚最大位移响应值约为120 mm,结构仍可屹立不倒。在各工况下,柱顶的位移反应峰值远大于柱脚的位移反应峰值。这反应出柱架在地震反应下摇晃较为明显,同时也反应榫卯节点的拔榫和插榫对削减结构的位移响应显著。

表3 模型各层反应位移峰值和加速度峰值

由表3 知,随着台面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增加,模型各层绝对加速度反应最大值也随之增大。当地震波传到柱脚时,由于柱顶石和柱脚的摩擦往复作用,对地震波起到一定的耗散作用,地震波强度略微下降;当地震波传递到额枋时,通过榫卯节点的摩擦挤压作用,节点峰值加速度显著下降;当传递到屋顶时,由于没有相应的耗能构件,该位置的加速度较额枋处略微增大。综上所述,柱脚搁放于柱顶石与榫卯节点构造措施都发挥着减震耗能的作用。

4.2 动力放大系数

为了探索榫卯节点、柱脚搁放于柱顶石、屋顶等木结构的特殊构造对结构整体减震耗能的影响,引入放大系数β[9]。其中,β1为柱脚搁放于柱顶石的动力放大系数,是柱脚加速度峰值与振动台输入加速度峰值之比,反应柱顶石与柱之间滑移减震的效果。β2为构架榫卯节点的动力放大系数,是柱顶加速度峰值与柱脚加速度峰值之比,反应构架榫卯节点耗能减震的效果。β3为屋顶的动力放大系数,是构架顶面加速度峰值与柱顶加速度峰值之比,地震波从柱顶传递到屋顶的强度衰减状况。β4为木结构模型整体的动力放大系数,是构架顶面加速度峰值与振动台输入加速度峰值之比,反应结构整体隔震、减震耗能的效果。各工况下的动力放大系数如表4 所示。

表4 动力放大系数(减震系数)

(1)当动力放大系数β 小于1 的时候,反应该构造具有一定的减震性能。在表4 中知β1和β2两者均小于1,这表明柱脚、榫卯节点均起到了较好的减震作用。

(2)随着台面输入加速度的增加,β1变化幅度不大,说明柱脚的减震性能是相对稳定的。

(3)随着台面输入加速度的增加,β2下降较明显,榫卯节点的减震耗能性能随地震波强度的增大而增强。在EL-Centro 波作用下,β2由0.780 下降到0.236。分析得知,β2主要是通过卯口和榫头之间的摩擦挤压作用来体现。当地震强度不大时,木结构构架整体变形较小,侧向位移不明显,榫卯节点耗能能力较小;伴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大,构架侧向位移显著增加,榫卯节点之间的接触愈发紧密,挤压程度增大,榫卯节点的减震耗能能力得到提升。

(4)随着台面输入加速度的增加,β3的值均大于1。屋顶层主要是为木结构提供质量和刚度。当地震波由榫卯节点传递到屋顶时,由于没有其他耗能构造的缘故,屋顶加速度反应得到增大。

(5)木结构模型整体动力放大系数β4随着地震加速度最大值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在0.95 g 峰值EL-centro 波作用下,β4最小值达到0.308。充分表明木结构构架具有优良的整体减震能力,其柱脚、榫卯节点等在其中发挥着较大的减震耗能作用。

5 结论

本文以陈家祠古建筑结构为背景,制作了试验模型,采用振动台试验的方法对直榫半透木结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本试验模型的震前基频为1.83 Hz,阻尼比为3.5%,符合古建筑木结构规范要求,本试验模型合理、可靠。

(2)直榫节点木结构抗震能力较强,在9 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仍能保持稳定。但其抗扭能力较差,在低强度地震作用下,主要是平动为主;随地震强度增加,其扭转效应较为明显。

(3)直榫节点木结构主要通过榫卯节点和柱基础层的摩擦滑移耗能,其中榫卯节点的减震性能较为明显,其动力放大系数可降至0.236;而搁放柱底与柱顶石之间的耗能性能较弱,其动力放大系数最低为0.735;屋顶仅为结构提供刚度和质量,不具有减震性能,对地震有一定放大作用。

猜你喜欢

柱脚榫卯振动台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埋入式钢结构柱脚安装的优化施工工艺
外露式柱脚的转动刚度及其对门式刚架设计的影响分析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通信机柜地震易损性分析
摇摆结构体系框架柱脚BRSP耗能机制分析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柱脚可更换的地下结构抗震截断柱技术性能分析
《榫卯》
大型液压离心振动台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