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族风格合唱《第一书记咱不忘》钢琴伴奏编配构思

2022-06-02张光剑

戏剧之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蒙山织体梧州

张光剑

(梧州学院 广西 梧州 543000)

梧州蒙山县,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大瑶山之东的一座小县城,那里绿水青山,清澈见底的湄江河穿城而过,宛如世外桃源。在县城的东北部,有两个古老的瑶乡——长坪瑶族乡和夏宜瑶族乡,它们是梧州市仅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该市的瑶族文化研究基地。笔者对蒙山长坪瑶乡早有耳闻,尤其是当地流传的一曲名为“嘛哈咧”的瑶族山歌,旋律悠扬婉转,成为蒙山县的代表性民歌。为了聆听到原汁原味的瑶族“嘛哈咧”,同时也希望尽己之力传承和发展瑶族山歌文化,2020 年,笔者邀约几位文艺工作者,多次前往蒙山县采风,探寻嘛哈咧的风采。然而,和大多数民歌传承所遇到的窘境一样,随着老一辈歌者的离去,年轻一辈青黄不接,目前能演唱嘛哈咧的歌者寥寥无几。最终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辗转联系到一位年近八十的歌者,让我们得以领略这神秘瑶歌的风采。

采风结束之后,江俊宏老师的歌词《第一书记咱不忘》如约而至,同行采风的梧州作曲家黄金安老师也很快完成了谱曲工作。《第一书记咱不忘》是一首瑶族风格混声四部合唱作品,该作品以精准扶贫为内容,以蒙山嘛哈咧民歌为音乐素材,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党的深情厚谊,歌颂了党的方针政策。该合唱曲调悠扬,朗朗上口,是新时期不可多得的地方合唱优秀之作。

在该作品创作完成后,金安老师约笔者为该作品配写钢琴伴奏,笔者欣然答应。一方面,配写钢琴伴奏能让本土音乐作品易于传唱,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蒙山嘛哈咧、了解梧州文化。另一方面,在笔者的科研课题《广西经典民歌再创作之钢琴伴奏编配》中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伴奏编配技术。如何更好地编配本土音乐作品,值得思考。因此,本文将从歌词分析、合唱旋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第一书记咱不忘》进行钢琴伴奏编配构思,为伴奏编配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词曲作者介绍

词作者江俊宏:江俊宏,基层干部,1997 年以来,开始散文、诗歌创作,代表作有散文《鸦祭》《花的心事》,律诗《蒙山永安古城春景三首》《清明三首》,歌曲《我们再出发》等。

曲作者黄金安:基层文艺干部,1971 年进入梧州地区文工团,1984 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1989 年在大桂山农场桂山轻音乐团工作,2001 年在长洲区文体局工作,代表作有合唱作品《山村新月夜》《请到龙母故乡来》,管弦乐曲作品《潮涌西江》,儿童歌曲《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等。

二、歌词分析

绿树苍苍满山岗,青青的泉水美如汤。党爱人民谋幸福,工作队进了咱村庄。排除万难人心齐,第一书记在现场。

月亮高高照脸庞,修路的机器山谷响,新开的泥土接云天,向前的道路长又长。花儿醒了又三更,屋里灯光天边亮。

群众事情记心上,咱们的山村要变样。手拉着手跟党走,致富的路上奔小康。幸福生活喜洋洋,第一书记不能忘。

歌词有三段,以分节歌形式写成。歌词六句一段,七言句式结构,句尾有韵脚,读来朗朗上口。语言风格朴实,通俗易懂,易于传唱。歌词描写了第一书记来到蒙山后,带领当地百姓建设家乡的场景,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第一书记、对党的深情厚谊。

三、旋律分析

(一)民歌“嘛哈咧”形态

混声合唱《第一书记咱不忘》是以蒙山瑶族民歌“嘛哈咧”为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歌曲。嘛哈咧是梧州蒙山瑶族的代表性民歌,它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用于交流、表情达意的歌唱性语言,因为在演唱中使用了“嘛”“哈”“咧”三个衬词而得名。嘛哈咧都是即兴演唱、即兴编词,所以每位歌者在演唱时节奏、音调等都存在不同之处,以下是一段嘛哈咧即兴演唱记谱(图一)。

从以上旋律可见,嘛哈咧为民族四声徵调式,只有5、6、1、2 四个音,节奏较为自由,因此,每位歌者因表达内容、演唱习惯不同,演唱的嘛哈咧均有所差异。结构上,多为两句式,句尾均为衬词“嘛”“哈”“咧”,正是这标志性的衬词“嘛”“哈”“咧”,让其插上了翅膀,被更多人了解。

(二)合唱《第一书记咱不忘》旋律形态

金安老师在合唱作品《第一书记咱不忘》的创作中,以“嘛哈咧”民歌为基本素材,进行了艺术加工处理,作品为G 徵调式,A-B-A 再现三部曲式,曲式结构图(图二)如下。

头尾两段A 的速度自由,最大地保留了原始民歌特色。旋律上,a 句一开始就在“5、6、1、2”四音上环绕,同时保留衬词“嘛”“哈”“咧”,以下是A 段a 句女高音部分(图三)。

中段B 是一个完整的二段曲式,分节歌形式,重复三次。速度上,相较于A 段的自由风格,B 段的速度、节拍非常平稳,稍快,情绪上轻松活泼。旋律进行上,b 和b1 句还是民歌“嘛哈咧”的素材,都是二三度平稳进行,从c 句开始旋律扩张,四度上行到高音区进行,形成旋律高潮。最后的a2 句又回到“嘛哈咧”的句式。

(三)合唱声部的和声、声部组合与织体形态

合唱作品《第一书记咱不忘》以传统和声为主,大量运用了省略音、替代音和附加音和弦,彰显民族特色。各声部连接稳定,进行流畅。B 段高潮部分采用了重属和弦推进,使得音乐富于张力。合唱声部组合方面比较灵活,有“高、低”声部组合,“男声、女声”组合,以及“四声部同节奏”等组合。合唱织体方面,A 段a 句运用了紧缩模仿,先是低声部对高声部的模仿,随后是男声对女声的模仿。a1 句模仿之后,进入四声部同节奏织体。B 段b、b1 句是长音织体,即女声主旋律,男声长音伴唱。C 句女声模仿男声,随后a2 句四声部同节奏织体。各种声部组合形态与织体类型的变化,使得合唱音色有了不同的色彩,更好地展现作品内涵。

四、以“契合”作为钢琴声部编配依据

图一:嘛哈咧即兴演唱记谱

图二:《第一书记咱不忘》曲式结构图

图三:A 段a 句女高音谱例

在对混声合唱《第一书记咱不忘》歌词、旋律分析后,把握住了合唱声部的特点,便开始钢琴伴奏编配工作。钢琴伴奏编配必须尊重原作品风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音响处理。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织体编配分析。

图四:A 段a 句伴奏谱例

图五、B 段C 句伴奏谱例

图六、前奏的伴奏谱例

(一)和声的契合

为合唱作品编配伴奏和为独唱作品编配伴奏是不一样的,混声合唱作品四个声部所确定的和弦基本是固定的,所以钢琴伴奏编配必须与合唱声部的和弦安排保持一致。之前提到,在《第一书记咱不忘》中,以传统和声为主,大量运用了附加音、省略音等和弦。所以,钢琴伴奏编配必须与此保持契合。如下图A 段a 句(图四),伴奏采用附加音和弦(合唱仅摘取女高音声部)。

(二)声部的契合

在为合唱作品配伴奏中,伴奏需要对合唱某些声部进行强化。有时强调主旋律声部,让主旋律凸显,有时则强调低音声部,让低音声部流动。这一切都需要根据实际作品进行分析。如该作品B 段C句(图五),这一句开始进行旋律高潮,音响、情绪都需要强化。因此,伴奏声部重复主旋律,效果突出(合唱仅摘取女高音声部)。

(三)情绪的契合

为作品配伴奏,要把握住作品的层次,以及每个段落的情绪。混声合唱《第一书记咱不忘》,A段自由风格,描画了一幅山清水秀的瑶山景色,伴奏写作上,以琶音为主,速度自由。到了B 段,情绪上轻松活泼,速度稳定,甚至带有舞蹈性节奏,伴奏写作上则要强化节奏型,突出舞蹈性。下图是作品的前奏(图六),自由风格。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在伴奏配写的实践当中,还需要考虑音区选择、织体选择、民族节奏型等,这都需要编配者多研究作品,多参与钢琴伴奏实践,积累经验,才能配写出优秀的钢琴伴奏。

为合唱作品编配钢琴伴奏,能让合唱作品插上翅膀,让作品有更好的传播形式。为混声合唱《第一书记咱不忘》配写钢琴伴奏,能让更多的表演团体、专业团队有条件去演绎,让大众了解蒙山瑶族山歌,了解广西梧州文化。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除汉族外,还世代居住着壮、瑶、苗、侗等十一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作为专业音乐工作者,我们应积极地探索新的创作形式,多吸收新的音乐语言,做到现代与传统融会贯通,才能使本土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蒙山织体梧州
中共梧州城工委
蒙山医药随想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作曲技术理论中多声部音乐织体的探讨
古风盎然的蒙山山歌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梦梧州(外两首)
爬蒙山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