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职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06-02董麟凤

戏剧之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音乐课课题素养

董麟凤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都以通识课的方式开展,且大部分授课教师都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教学能力。但高职院校的音乐学习氛围不甚浓厚,高职院校所传递的人才培养价值观念不甚合理,这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没能发挥实际作用,没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增加其文化积淀,也没能令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实际上,想要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必须改革高职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否则,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这是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研究过程概述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选修音乐通识课的100 名学生和10 位教授音乐通识课的教师为研究对象,根据现阶段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音乐通识课的选修课程表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展开问卷调查。这100 名学生中,男生有42 名,女生有58 名,所有教师与学生均以匿名的方式自愿参与本次问卷调查。

(二)研究缘由

本课题研究小组之所以选择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地点,是因为本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及成员均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系的教师,了解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的音乐课程教学情况,并收集了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一手资料。在本课题研究展开之前,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就已经撰写并发表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联的论文(一共10 篇),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问卷编制

本课题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与探讨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相应的研究结果更精准,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深入研究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现阶段的音乐选修通识课开设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内容。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1 部分是学生问卷,需要由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100 名学生填写。第2 部分是教师问卷,需要由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10 位教师填写。第1 部分调查问卷一共有8 道选择题,第2部分调查问卷一共有7 道选择题。研究对象如实填写问卷,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及时回收问卷,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不足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就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以及学生偏爱的音乐类型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75%的学生喜欢音乐,20%的学生对音乐没有特殊的感觉,但也不至于讨厌,5%的学生不喜欢音乐。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这一门艺术是比较感兴趣的。而分析学生偏爱的音乐类型可知,45%的学生喜爱流行音乐,35%的学生喜欢古典音乐,另外20%的学生对摇滚音乐比较感兴趣。数据显示,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有自身独特的想法和偏好。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分析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喜爱程度发现,只有21%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67%的学生觉得音乐课可上可不上,对音乐课并没有特殊的情感,还有12%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意味着现阶段学生对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并不满意。从数据来看,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与学生对音乐课程教学的态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不足,现阶段的高职音乐课程教学并不符合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音乐交流期待。

图1.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分析

(二)现阶段的音乐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不仅分析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而且统计了现阶段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意见。针对“现阶段的音乐课能满足日常音乐学习需求”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所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66%的学生认为现阶段的音乐课程无法满足其日常的音乐学习需求,20%的学生认为其可以满足一部分需求,只有14%的学生认为现阶段的音乐课程能满足日常的音乐学习需求。因此,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现阶段的音乐课程并不满意。而针对“希望能够开设哪种类型的音乐课”这一问题,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发现,46%的学生希望能够增添音乐文化课,44%的学生希望能够增添音乐表演类课程,只有10%的学生希望能够增添乐理类课程或其他课程。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觉得现阶段的音乐通识类课程无法满足学习需求,希望通过学习新的音乐课程来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和音乐审美品位。

图2.音乐课的需求满足程度分析

(三)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不足

在本研究中,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主要调查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不甚了解。只有27%的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较为充分,23%的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并不深入,另外50%的教师完全不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想让教师的日常音乐课程教学符合社会的发展期待是很难实现的。如果教师对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不会自发地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引入和使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这样一来,学生的个人修养和个人能力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针对“教师不了解核心素养的原因”这一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在核心素养理念的传播和培训方面并没有发挥较好的作用,且学校对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传播并不积极。只有10%的教师在学校的引导下学习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因此,通过相应的问卷调查分析不难发现,现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与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不足有十分密切的关联。

图3.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分析

三、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基于上一环节的问卷调查结果,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已经大体了解现阶段高职院校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

(一)展开审美教育,培养想象力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不同,音乐教学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鉴赏中发现美,感受美。因此,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旋律及其所呈现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意境等方面来分析音乐作品,使得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够进一步提升想象力,并通过音乐作品鉴赏过程中的想象来感受音乐作品所呈现的意境。这有利于强化学生在音乐品鉴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认知。

(二)进行信息辅助,创设多维度教学情境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想要提升音乐课程的学习效果,首先要提升其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改革教学方式,通过信息辅助教学手段来创设多维度教学情境。比如,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具象化呈现音乐课程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进一步深化日常学习体验。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编写音乐故事,开展实践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是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作品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编写音乐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上,大多数音乐作品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创作者也希望通过作品宣泄自身情感,传达自身观点。教师可以抓住音乐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基于创作者的创作背景编写音乐故事。这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品鉴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创新能力,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音乐作品。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视角,进行高职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如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才能进一步提升音乐素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才更符合社会期待,这是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务必要重视的问题。

猜你喜欢

音乐课课题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