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地理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2-06-02刘桂华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培养探究阅读素养初中地理

刘桂华

【摘要】地理阅读是中学生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增强地理学习兴趣、锻炼思维品质、形成地理综合思维和运用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地理阅读素养的培养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需求,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展开中学生地理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阅读素养;培养探究

一、中学生地理阅读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

2016 年2 月15 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要加强培养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鼓励开设必要的阅读课程,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阅读活动。当前,随着素质教育全面的普及和落实,核心素养以成了中学教学的主导思想。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而地理阅读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阅读素养包括地理阅读兴趣、地理阅读能力、地理阅读习惯和地理阅读表达。加强中学生地理阅读素养的培养,将有助于把握教学方向,也有助于推动地理学科教学的发展,同时更有助于学生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储备量、提升地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二、中学生地理閱读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地理阅读材料

地理阅读材料非常广泛丰富,学生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因此,对于阅读资料的选取,教师可以按照类别和阅读水平给出指引。

1.根据阅读内容对阅读资料进行分类。比如可以从地理名著、地理杂志、地理公众号、地理纪录片等几个角度进行分类。地理名著像《徐霞客游记》《水经注》《山海经》《少年读徐霞客游记》《房龙地理》等书籍。地理杂志如《中国国家地理》《美国国家地理》等都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地理公众号如“地理蹊”“中国国家地理”“地理知识局”等能让学生从地理的角度探索、认识世界。地理纪录片“地理中国”“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2.按照学生的阅读层次提供地理分级阅读书单。初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刘兴诗爷爷给孩子讲世界地理》《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写给儿童的世界地理》,以及“萌眼儿看世界”等科普节目,初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刘兴诗爷爷给孩子讲中国地理》《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等书籍。如果学校有开设每星期到图书馆进行大阅读的时间,老师还可以根据图书馆的书目引导学生阅读选择合适的书籍和杂志。

(二)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阅读活动

1.创设地理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地理阅读兴趣。教材中的内容是展开地理阅读的基础,为学生创造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积极思考问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时候,给出景观图和文字资料,并设置一组问题:从广州出发到东南亚旅行,需要携带哪些物品?可以品尝到的当地美食有哪些?能看到当地的民居是什么?既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是有用的地理知识。

2. 用好地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教学活动,提高阅读素养。在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对这部分内容,只是做简单处理。其实这部分内容都是编者精心选取的非常具有阅读价值的地理资料,是对学生进行地理阅读素养培养的好素材。在对阅读材料处理的时候可以通过分层设置问题,让学生依据材料进行思考回答,在阅读材料和问题作答时还可以养成圈出核心关键词的好习惯。

如在学习完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这节内容以后,可以让学生当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而且除了普通话,还可以用当地的方言(粤语、客家语、潮汕话等)、英语等进行播报,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地理语言的表达能力。

3.训练学生绘制地理图表,对阅读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在学习完每章节内容之后,可以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完成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分析出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一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也能提升学生地理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如学习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内容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原因、干旱、表现等三个关键词,让学生增加箭头完成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补充必要的文字说明。这一环节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在学习等值线的时候,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气候的时候,学习干湿地区的划分的时候,可以通过描画方式让学生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分别描出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让学生能直观强烈地感受到等值线的分布走势,体会到干湿地区的划分与降水的关系。

4.通过课前阅读准备活动,进行课前5分钟演讲,提升阅读能力。课前阅读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家乡的介绍、曾经旅游过的地方或者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介绍,让学生制作PPT或者手抄报,进行课前5分钟演讲。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能增进他们的乡土情感。比如有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家乡徐闻,介绍完“菠萝的海”以后,还对同学进行提问,让大家分析徐闻种植菠萝的优势条件。通过分享活动不仅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同时还(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三)通过课后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地理竞赛活动,促进地理阅读能力的提升与习惯的养成

1.为了提高学生地理阅读素养,可以通过市区级、学校、年级等层面开展活动。为了让中学生的地理阅读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各级教育部门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地理阅读竞赛活动,如广州市荔湾区教研院组织的初中生地理大阅读活动等。比如我校一位同学阅读了《走进敦煌》这本书,对敦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去敦煌进行研究性学习,回来之后制作了一幅与敦煌相关的手抄报和PPT与同学分享。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地理书籍,最终完成了一份关于西北地区介绍的地理思维导图。在2020年荔湾区初中生地理阅读活动中以《读敦煌,识西北》为题的分享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通过参加竞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激情,增强了自信,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了地理阅读素养。与此同时,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也促进了地理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关系等核心素养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2.与语文、历史等学科合作阅读名著,制作手抄报。语文、历史学科都是阅读量比较大的科目,对学生的阅读素养关注较多,其中很多知识又和地理密切相关,地理老师可以通过与语文和历史老师合作来提升学生的学科阅读素养。如初一下学期与语文科合作布置了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的暑假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并绘制航线图。通过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运用地理语言以及绘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大大地提高,充分反应出地理阅读素养的培养效果。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阅读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时代发展的历史使命。地理阅读素养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学生的学习思维方面,还是在地理信息的提取、表达方面,地理阅读素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阅读素养的培养能为发展中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奠定基础,同时还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王永福.初中生阅读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J]. 教学研究, 2020(30):11-12.

[3]卞知伟.在初中地理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J].科普童话, 2019(43):1.

[4]马兴元.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文教资料,2019(19):205-206.

[5]郑莉,文秀.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教师教育,2020(12):91.

猜你喜欢

培养探究阅读素养初中地理
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究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