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语文教学探索
2022-06-02曹珑颖
曹珑颖
当下,语文教学之所以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往往都停留在表层信息的接收上,无法主动分析、解读或表达。为了解决浅表学习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营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交流和创造中实现深度学习。可以说,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探索是语文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如何使这种探索落地,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发生?笔者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学习任务单,以此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依据学情分析,设计核心问题
在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里,教师应发挥好引导者的角色,化作勾连学生学习活动的绳索,让学生在深度探究中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因此,根据学情起点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切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问题驱动整个学习过程,由教师搭建支架,提供操作任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问题的设置应当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作为小切口,高度聚焦文本的核心要点,向精神层面深度开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典故众多,含蓄婉转,好似把作者辛弃疾给隐藏了起来,这些层层遮盖的典故是学生理解这首词作的第一个障碍,所以不妨利用这一点,选取“藏在典故里的辛弃疾”这个小切口,设计“辛弃疾藏在哪些典故里?”“辛弃疾藏得住吗?”“辛弃疾为什么藏?”三个问题,将文本理解、情感渗透和典故赏析串联起来。
二、搭建学习支架,培养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课堂里的教師不再是学习的代理人,而是充当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的角色,设置由学生完成的任务单、助读材料和探究方案。
任务一:辛弃疾藏在哪些典故里?
任务一的问题设置旨在初步理解诗词,并提供一个填空式的框架:辛弃疾藏在“________”里。这样的形式学生易操作,易入手,只需在横线处填写诗句中提及的人物即可,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说明背后的典故由来,揭开典故的层层面纱。这一项学习任务在预习环节就要按小组分配下去,让学生自行借助书籍、网络等资源查到典故,大致了解史事并口头复述出来。
任务二:辛弃疾藏得住吗?
同样,任务二也可设计一个回答框架:辛弃疾藏在“________”里,透过________(语言鉴赏),辛弃疾藏不住他________(情志)。
这是承接上一环节,学生依照这种表述方式继续将句子补充完整,以表格的形式汇总呈现。读词怕读辛弃疾,对学生而言,典故是理解辛弃疾词旨的障碍,对教师而言,典故是偏离语文教学的障眼法。《永遇乐》一词中有大量的、复杂的,对于学生而言较为陌生的史事,如果教师深究于这些史事的来龙去脉,则会淡化对词作本身的分析,使得这堂课更像是一堂历史课,所以回归文本,关注“怎么写”才是语文课堂的核心。这一环节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分析辛弃疾的用字用词,从上一环节理解“用典”之“典”到“用典”之“用”,从理解浅层次的“写什么”到更深层次的“怎么写”。透过称呼古人的特殊用语、富含情感的副词以及有表现力的动词等等,体会诗人情感,鼓励学生基于文本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将诗人的情感态度填在第三处横线。
任务三:辛弃疾为什么藏?
辛弃疾用典并非是故意地掉书袋,而是基于“归正人”这一身份而不得已做出的选择,不可明说的劝、讽、鉴都以典故的形式含蓄且深沉地表达出来。这一任务则是从“怎么写”向着“为什么写”挖掘,为了完成这一层次的理解,就需要教师整合并提供相关背景的助读材料。
同时也应该注意,虽然时局限制了辛弃疾的表达形式,但经由他的自觉运用和审美追求,用典成了他独特而有意味的表达形式。从能力进阶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任务二是散点言说,鼓励学生鉴赏、交流、互启,那么任务三则是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走向关系思维、框架思维,这是高阶思维的训练,将散点的字词鉴赏整合为结构化的典故组合方式的理解;同时,如何把这些“点”串联成线,形成诗词内在的文脉,也是文本解读的重点。这里从“为什么写”又回归到了“写什么”的出发点,但是却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深化理解。
三、引入真实情境,激发深度思考
语文课堂既要有主干经脉,也要旁逸斜出,更要有向上生长的精神力量。在深度学习的课堂中,教师除了根据学情起点设计与教学内容适切的问题,还要设置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思维碰撞的问题。
辛弃疾是少年英雄,当年他“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的时候才20出头,“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是何等的英雄豪气,到写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5岁了。一年前的他在《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一词中写道,他的故人也曾劝他“莫因循忘却蒓鲈”,而他说:“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这句词高度总结了辛词的用典之情志,可以说,辛词中的一则典故就是一部《史记》,他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一如赤子的难凉热血和矢志不渝的报国初心。这其实就是现代网络上的流行语“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依然能够坚持初心与理想,而且因为坚守初心,还是那个朝气蓬勃、率真可爱的少年。基于此,笔者挖掘辛词背后的人生精神,并且联系贴近学生的网络流行语,提供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学霸合唱团”表演《少年》这一素材,将课本学习引入对真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谈谈对“少年”“青春”的再定义:所谓青春,不问白发,只问心境,无关年龄,只关初心。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任务设计,按照“设置情境—搭建支架—展开学习—分享交流”的流程,引发学生的体验与创造,促使学生深度思考、深入探究课文的意味,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词人的精神。
深度学习过程既是一个整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用知识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再创造”。所以在课堂的最后,借由这个具有思辨性、挑战性的话题,教师鼓励学生模仿辛词用典的组合方式,特别是古今对比、正反对比等在议论文中同样行之有效的论证手法,写成一篇议论文习作,从应用表达的层次巩固和深化这堂课的所习所得,把深度学习从课堂引向课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预留了充分、完整的探究时间,使其阅读体验和鉴赏品悟得到充分的表达与交流,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语境中获得学习经验,在个人的细读深思中有效实现深度学习。
在这次教学探索中,笔者认为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在学习目标的深度上,指向语文能力和精神力量的发展,明确而集中。第二,在学习内容的深度上,相对于现阶段的学情,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支架而达到一定的深度。第三,在课堂参与的深度上,学生能主动阅读,积极表达,认真倾听。第四,在课堂活动的深度上,拥有丰富多样而结构化的活动。第五,在学习结果的深度上,学生能由浅入深,逐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由散而聚,将分散的理解整体化;入内出外,在文本阅读的体验上对于真实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说,激发了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与课标要求是不谋而合的,它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实现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