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6-02徐荣陈夕辉

教育界·A 2022年9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学生

徐荣 陈夕辉

【摘要】数学思维对学生任何阶段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触数学的阶段,数学教师需要在这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目前,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政策,提倡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数学教学的任务并没有减轻。要想使学生减负的同时不降低学习数学的质量,数学思维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主要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以期让小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学生

作者简介:徐荣(1979—),女,安徽省合肥市卫岗小学。

陈夕辉(1976—),男,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学。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的难点不是记忆公式,而是解题的思路。解题思路就是数学的思维逻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较少,教师如果采用死板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可能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数学思维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改变学习方式。以数学思维的培养为目标,也会相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也正符合现阶段我国教育部提出的“双减”政策的要求。下面笔者将主要分析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一)学生学习过于被动

现阶段,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学方式千篇一律。对学生来说,教师讲解的全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课堂缺乏新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很难被激发。在这种教师单方面灌输数学知识的情况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会逐渐减弱,认为即使自己不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教师也会讲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这种想法,对未来的数学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课堂大多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害怕遗漏了哪个知识点。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学生遇到教师讲过的数学题时,可以很好地解出答案,但是遇到没见过的题,则无法运用数学思维解题。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一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中的知识,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难度并不高,但是现阶段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依旧较低,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教师的教学过于枯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形成强大的内驱力,自觉投入课堂教学的环节中,从而提升核心素养和能力。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就不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会对学习起到阻碍作用。

(三)教师过于重视教学内容讲解

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学科内容较为抽象,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没有丰富的学习经验,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专业知识进行大量讲解,忽略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而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是否理解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思辨分析能力,并不是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就能够提高成绩。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相关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來说,兴趣的建立是学习重要的基础,特别是数学学习。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首先需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让学生从家中拿几个杯子,一些杯子是对称的,一些杯子则较为特殊。整节课教师只需引入轴对称的概念,对整个教学流程加以控制,其余都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操作、联想,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尽可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即使最后的答案是错误的,发散思维的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理清数学逻辑,进行数学学习,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非常关键。传统教学中,一些数学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过程,没有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最后难免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关注学生的心态和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定义、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途径。在例题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最后的答案远没有学生思考的过程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改进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和锻炼,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运用阶梯式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教师应当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

多媒体设备能够将知识内容直观地进行展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具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对知识内容进行展示,有助于学生将具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这也是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学生朝着更高的方向攀登。

(三)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数学的学习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才能够在接触新知识时有更快的反应,这也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感知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具象化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教学工具或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得到提升。

(四)利用错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错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从甲地到乙地,甲车要12小时,乙车要37小时,丙车要45小时,问谁的速度最快。有些学生认为丙车的速度快。教师不急于评判学生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回顾运动会上运动员跑步所用的时间与成绩(名次)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情境的回顾了解知识,从而真正明白自己的回答错在哪里,应该怎样纠正。对学生来说,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既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又能提高思維能力,发展智力,激发潜能。

(五)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小学教学中,学校应加强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宣传工作,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使教师明确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宣传和普及可以强化教师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认识,使教师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教师自身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锻炼。教师自身思想观念的革新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拓展延伸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

结语

数学学科是理科的学习支柱,缺少数学学科的支撑,学生很难攻克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学习的重点是数学思维的形成,然而现阶段许多学生都没有形成数学学习思维,这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困难重重。为了让学生能够克服学习困难,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伟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学周刊,2018(15):32-33.

[2]李林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13):53-54.

[3]郭俊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3):19-20.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