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现状分析

2022-06-02潘欣欣

教育界·A 2022年9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策略

【摘要】“综合与实践”课程对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解决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形式对南京市B学校数学学科的“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就课程实施现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策略

作者简介:潘欣欣(1995—),女,江苏省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01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界再次将目光聚焦于理论与实践运用的结合上,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模块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使其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发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命名为“综合与实践”模块,并对其含义、内容和实施建议作出说明,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实施的依据,也让学生建立崭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为其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根本。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出现时间晚,内容阐述较为笼统,也不在考试范围内,因而导致被部分学校及教师所忽视。鉴于如上情况,本研究为了能详细了解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在学校中的现行实施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形式对南京市B学校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要建立和形成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发掘问题、理解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最新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增设了许多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活动实践课程,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相比,“综合与实践”将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其他学科以及现实生活的联系紧密结合起来。本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践,对目标学校的“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如果教师每天只对学生讲解数学课本上的抽象知识,学生必然对数学没有学习的欲望。“综合与实践”课程无疑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气息的平台,让数学不再是陌生的数字,而是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知识,这样自然能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2.促进教师发展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刚接触到“综合与实践”领域时会感到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教学。但是当教师深入探究该领域,与传统课堂进行对比,就会发现“综合与实践”课程对学生学习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发展都更符合新课改的趋势。

3.完善课程建设

作为数学学科中一类新兴的课程形式,“综合与实践”模块不仅将数学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还加强了数学知识的内部逻辑结构的连贯性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有助于创造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生活中,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够锻炼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

二、国内外“综合与实践”领域发展现状

(一)相关概念界定

《新课标》发布后,“综合与实践”就成为这类通过引出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学习活动的代名词。“综合与实践”活动形式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解决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2011年,“实践与综合运用”正式改名为“综合与实践”,其变化不仅体现在名称的改变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的要求和核心理念的发展等方面,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逐步趋于成熟。

(二)国外“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发展情况

波利亚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其在自己编写的《如何解题》一书中曾提出过将传统的解题过程发展成在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观点。1980年,因受波利亚思想的启迪,美国数学教师联合公会认为,美国教育领域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数学教育问题。2010年,美国州长协会对综合与实践能力进行了官方的定义,认为该能力侧重于关注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情况,关注学生是否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坚持下去,并对问题进行较为抽象的推理,在推理过程中能否形成论证逻辑思维,并对他人的推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由此可见,美国对“综合与实践”方面的重视要远远早于我国。

在英国,博物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1988年英国“国家课程”指出,英国博物馆的教育要与学校课程相连接。2006年英国政府提出“课堂之外的学习”的言论,鼓励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类似博物馆等的场所开展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事物,贴近生活。

20世纪末期,日本通过了对中小学生课程进行修改的议案,这套方案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都应当增设综合学习时间这一环节。学者杨璐认为,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的定位就是综合课。它的依托点还是分科课程,是各学校从实际出发实施的跨学科的、横向的、综合的学习活动。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等。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综合与实践”课程,尽管可能名称不一样,教学方式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一樣: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国内“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发展情况

新中小学课程改革对于教育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本质上打破了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开拓创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多地将侧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内心情感需求、三观养成以及道德生活方面。在诸多教师与专家的不懈努力下,“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发展早已趋于成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综合与实践”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和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以期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的综合发展。张琴将“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分为四个板块:认识对象世界;体验对象世界的意义;改造对象世界;人际交往。路晓丹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类型分为:动手操作型、场景观察型、调查访问型和课题探究型,教师可根据特定的课型设计相对应的教学内容。

通过以上学者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划分,可以发现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尚未形成思维认知能力,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活动需以实践为主,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等实践能力。而高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育较为成熟,活动组织能力较好,因此他们的活动重在综合运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评价

笔者根据对国内外课程的相关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了“综合与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改革手段凸显这一领域的地位。许多发达国家在“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思想和方法等趋于成熟,为我国开展该领域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而我国“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并未真正将教育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上;教师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注度不够,未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三、B学校“综合与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教师方面

尽管新课标已将“综合与实践”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放在同等位置,但B学校大部分教师对“综合与实践”课程还不够重视,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教师的能力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有的教师是想要上好“综合与实践”课的,但在能力上有所欠缺,如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和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较差等。“综合与实践”课不同于普通的计算课、图形课等,它需要根据课程的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实施场地。如果课程在室外开展,掌控能力一般的教师会手忙脚乱,使得教学任务无法正常完成。

2.学生方面

一堂好课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因此光凭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学生也要踊跃配合教师的教学。人作为拥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在各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不一样。B学校学生在“综合与实践”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这也影响到了课程教学质量。

(二)原因分析

1.教师层面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南京B学校的教师都赞成开设“综合与实践”课程,但在谈到具体实施操作时,很多数学教师比较困惑。70%教师表示没有对该课程内容进行过梳理,对教材编排的认识比较模糊,在实施中都是凭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学,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究其原因,是教师们认为既然“综合与实践”课程不在应试范围内,与其花时间钻研这部分知识,不如把时间花在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地方。

另有30%的教师对“综合性”表示难以理解,他们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是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数学知识内部结构的关系缺乏重视,未梳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未能理解“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意义。

2.学校层面

该校对“综合与实践”课程不太重视,没有为教师开展课程提供相应的教具、环境等条件。学校不重视“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实施,使得该课程在教师和学生心中是无足轻重的,这样自然也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实际问题处理能力与创新开拓能力的目标。

3.政策层面

“综合与实践”在新课标中被提及,但是教育部门没有针对这一领域制定相应的政策,并未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考评制度等。因此,在各个地区学校发展水平不一样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情况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也无从入手。

四、解决B学校“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问题的策略

(一)重視“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学生也能在活动获得良好的体验。学校应当给“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一个量化标准,这个标准应当适中,根据学校情况制定,否则过高或者过低的标准都将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阻碍。

(二)增强教师对课程的把握

大多数教师对于“综合与实践”课程并未完全了解。而“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起来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这时候学校就需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对课程完成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同时,学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综合与实践”教学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三)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综合与实践”实质上是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牵制着学生的每一步操作。教师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和主动思考,选择与生活、生产相关联的事物,让学生努力完成目标。

2.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前,要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先了解课程内容,带着对教材的疑问和看法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足够参与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要不断进行巡视,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以便及时做出指导。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总结反馈学习成果,感受合作交流的乐趣。

3.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综合与实践”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然而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动手操作,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给学生示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5.

[2]楼利娟.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8.

[4]卢彩珠.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5]杨璐.我国“综合实践活动”与“日本综合学习时间”之比较[J].教育研究,2007(4):14-17.

[6]李淑文.日本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4(3):26-28.

[7]楼利娟.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5.

[8]张琴.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9]路晓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策略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