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部门履责“双碳”目标的思考
2022-06-01江苏省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吴建国
江苏省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 吴建国
实现“双碳”目标,既是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市场监管总局也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双碳”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的相关工作。
“双碳”内容主要包括碳排放核查、碳减排、碳吸收等。市场管理部门对接“双碳”的切口在哪?抓手是什么?可期的目标和效果怎么样?本文从市场监管职责中“技术支撑”的角度,做一些阐述。
一、率先定位,主动担当
“双碳”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方方面面。每一个政府职能部门都需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职责所在,创新性地找到工作落点。“双碳”在1997年提出,2020年开始有实质性落地,没有现成的案例和路线可以参考。按照中央“1+N”的要求,基于《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完善标准计量体系”的要求;基于市场监管部门在“双碳”中侧重过程,生态环境等部门侧重结果等;基于市场监管的职责涉及标准、计量、质量、认证、知识产权等,都可以和“双碳”目标有所关联,市场监管在“双碳”工作中的内容日渐清晰。在中央“双碳”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好市场主体——“企业”这个主力军的作用,找准定位,潜心筹划,推广“企业核查、产品碳足迹、碳管理体系认证、碳达峰、碳中和”企业双碳“五层级/五星制”模式,一定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走在前列、影响全局。
二、标准先行,纲举目张
“双碳”实施时间较短。欧洲虽然相对领先,但全球可参照的标准很少,国际、国内标准不足百个。
(一)建立企业“双碳”管理体系标准当为“首要”。“双碳”不是一个产品或技术,而是全民或企业的一种行为,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犹如企业财务一样,“双碳”同样是一个企业内部必须的功能和体系。目前,针对企业的“双碳”管理体系标准尚缺,与之相近的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并不能覆盖。优先考虑建立双碳管理体系标准是当务之急。通过管理体系标准可以全面提升企业对“双碳”工作的认识,健全内部的职责和功能,转变企业只是零零碎碎地做几个产品的碳足迹等初浅状况,从每个经营主体的颗粒度,保证全社会的集聚度,真正的把“双碳”落到实处。
(二)国外“双碳”标准亟需转换成国内标准。“双碳”工作涉及的企业秘密甚多。一开始,国家层面就注意到了这个国家性安全问题,外资认证机构前期投入和展开的工作较多,后因一直存在限制性招标,才逐渐减少投入和参与。目前一些主体标准尚是国外标准,如温室气体量化标准为ISO14064系列标准、PAS2050、GHGProtocol和ISO14067等,碳中和标准为PAS2060、ISO14068等。这些标准的转换和完善,迫切需要列入年度计划,在短时间内加以解决。
(三)“双碳”标准体系建设亟待摆上议事日程。系统性解决标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打好基础。我国2014年4月已在发改委成立了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委员会(SAC/TC548),中标院和CQC为秘书处单位,目前成员20多个,发布标准20多项。强化标准委,加强委员招募,设立分标委,同时研究标准谱系,全面布局标准覆盖,可以真正支撑到“双碳”后期的爆发性发展。
三、先进测量,精准摸底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局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把先进测量应用到“双碳”中,现实而有意义。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是“双碳”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现在用两种方法,一是计算法,二是测量法。目前普遍应用的是计算法,但结论可信度不高、失准较大。而测量法,却无依据可循,无方法可依,无设备可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据此,正是市场监管部门技术机构用武之时。如测量方法的研究、计量器具的选择、测试系统的校准,包括后期数据的核定等,可为“双碳”工作夯实基础。
四、检测认证,助推应用
“双碳”工作中,碳排放成分和含量的判定、碳减排和碳吸收产品的评价,需要发挥检测和认证的作用。
(一)排放的温室气体测定。二氧化碳当量是温室气体的代名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合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和三氟化氮的检测,是“双碳”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二)碳减排和碳吸收产品的检测。当前条件下,要达到“双碳”目标,仅仅依靠林业碳汇等,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减碳产品、碳捕获、碳利用、碳封存产品必然会迎来蓬勃发展,二氧化碳制作淀粉等技术已屡见报端,这方面的检测必须先行储备。
(三)碳认证是极好的手段。碳核查后的披露是一种近认证行为,正逐渐为社会接受。碳足迹、碳标签已越来越为社会所认知,并作为选购依据。低碳产品认证,国家已发布了三批。后期还会增加产品数量,同时强化推进,结合自愿性低碳产品认证,推广面会越来越广。碳中和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证结论,碳中和认证针对产品和大型事件,已是星火繁现,此次冬奥会也是碳中和之会,燎原之势指日可待。
五、知识产权,超前谋划
“双碳”给予中国和世界在这个领域相对公平的机会。2021年是“双碳”元年,后续在“双碳”技术和产品上,会有大爆发式增长。相信中国在“双碳”上,不少地方会领先世界。在技术认定、产品转化、应用保护上,中国应要提前谋划,力争在这方面有万全之策。“双碳”机遇面前,技术竞争力直接关联国力、国运!
六、创新管理,带动全局
“双碳”之路,可以参考以往的经验,结合目前数字时代的现状,创造性的蹚出一条中国之路。
(一)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已经具有的基础上,国家“双碳”计量产业中心、国家“双碳”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可提前谋划。这些是各部委和社会必需的技术支撑。
(二)推进企业“双碳”管理体系认证。在制定“双碳”管理体系标准基础上,学习ISO9000的贯标,推广体系认证,并且作为多项工作的前置项,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双碳”意识和水平。
(三)推行首席“碳控官”制度。从组织上保证有落实对象,构建全面的碳控网络。今后产品会有2种成本:直接成本和碳成本。碳成本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碳资产管理也会是全新的收益之一,如特斯拉2020年才开始盈利7.6亿美元,但其中新能源汽车积分收入15.8亿美元。谁先配置了碳的专职领导,谁将先得益。
(四)加强涉碳服务机构的督查。“双碳”工作虽然刚刚起步,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一些项目从以前的报价5万到现在仅为1万,碳核算方法各不相同,低碳标识师出多门。上海等地对涉碳第三方机构的监管有了较好的办法,规范市场,可以更好保护企业利益,同时导向行业健康发展。
(五)助推地方政府加快对“碳中和”企业的政策扶持。北京市通州区2021年11月出台的《通州区绿色化改造提升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企业参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化改造项目、开展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减碳发展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助支持。对获得“碳中和企业”认证的企业,最高一次性补助5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企业”称号的制造业企业,最高一次性补助100万元;通过国家级“绿色产品”评定的,对每项产品最高补助10万元,每年度每家企业最多补助3项产品等。这方面政策应借鉴和加以推广。
七、自身实践,示范先行
“双碳”不仅是对社会的要求,也是对自身的要求。“双碳”是全民意识,也是共同行动。
(一)加强系统内员工的“双碳”行为教育,提高全行业员工的内在素质。碳排放的“无时空相关性”,使每个个体的行为都会带来全球的影响,提升双碳意识和行为,能全面提高队伍的素质水平。同时,可以和国内院校助建低碳学院等,逐渐培养后续专业的技术人才。
(二)系统内推行“双碳”普惠政策,从机制层面“导向”员工养成良好习惯。从多地实践的效果来看,把职工低碳行为和双碳福利结合起来,多方共赢,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在社会普惠的基础上,再增加单位导向,其强化作用较大。
(三)对系统内的办公场所、重大事件、下属技术机构“双碳”实践,制定要求,建立示范,推动全系统“脱碳”。建筑碳中和、重大会议碳中和已渐成风尚。技术机构是一个实体,可以等同于企业,实施碳中和战略。
“双碳”工作任重道远。不仅是40年后达到“中和”的要求,更是人类后疫情时代的一种长久行为;是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中国转型发展、赶超欧美的良好机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创新履责,必将对“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