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专职感控人员和感控部门现状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工作情况调查
2022-06-01郑春梅李铖向钱夏粉芳陈丽萍张淑华刘永芳
郑春梅,李铖,向钱,夏粉芳,陈丽萍,张淑华,刘永芳*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3.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四川 宜宾 644000;4.南充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四川 南充 637000)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简称感控)工作直接关系医疗质量、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而感控人员是保障感控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力量,岗位胜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1]。目前已经建立感控项目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感控人员的核心能力要求有所不同[2],北美感控人员的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由独立机构—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认证委员会(Certification Board of Infection Control and Epidemiology,CBIC)认证,欲通过认证过程提高感控行业的水平[3]。目前,我国并没有相应的学科或专业,也没有专门机构进行认证,因此,感控人员及其部门能力及情况有所差异,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感控人员、感控部门基本情况及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期间的工作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全国1 265家医院的感控专职人员及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由多名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讨论设计,经预调查并调整后开始正式调查,问卷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及量表题,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个人情况(性别、年龄、从事感控时间、文化程度、专业、职称、职务、从事感控前工作背景)及现有知识能否满足疫情防控需要、职业成就感、内心是否想继续从事感控等人口信息资料,每位感控人员均可填写;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别为医院及科室的相关情况、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工作情况,仅由感控部门负责人填写,且每个医院由一人填写即可。于2020年3月4—16 日,依托问卷星程序,通过省市级质控中心微信工作群转发方式对感控部门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作答后立即提交,确保样本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共发放1 652 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 652 份,有效率为100%。排除未填写医院等级的问卷295份和二级及以上医院编制床位<100 张的92 份问卷,故第二、三部分共纳入1 265份有效问卷。
1.3 观察指标 调查医院专职感控人员和感控部门现状及其疫情期间工作情况,包括评价感控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度、日常及疫情期间领导对感控重视程度等方面,并按照不同程度赋予分值1~5分,采用Likert法评分,极不满意、不满意、不确定、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赋1、2、3、4、5 分,Cronbach’α 系数为0.909,信度高;行Kaiser-Meyer-Olkin(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Bartlett)行效度验证,KMO值为0.898,效度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人口信息资料分析 共纳入调查医院1 265家,调查对象1 652名,其中以女性、年龄>40~50岁人群比例最高,分别为94.01%、42.68%;从事感控工作时间<5年占比最高,为50.67%;文化程度中本科占比最高,为54.66%;护理学专业占比最高,为84.32%;从事感控工作前工作背景中,护士占比最高,为76.09%;现有知识偶尔不能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占比最高,为50.48%;偶尔有职业成就感占比最高,为55.08%;内心不想继续从事感控工作占比最高,为36.99%;认为应设置医院感染管理/感染控制学科的感控人员占比98.00%,见表1。调查还发现,现有知识能满足疫情防控需要的比例与工作背景有关(P<0.05);从事感控前工作背景为医生(30.34%)和职能部门(32.11%)的感控人员较护理(22.12%)背景的感控人员知识更能满足疫情防控需要。
表1 调查对象人口信息资料分析
2.2 不同等级医院感控人员兼任其他行政职能部门工作情况 感控工作外是否兼任其他行政职能部门工作与医院等级有关(P<0.05);感控人员有兼任情况的医院中以一级医院最显著(86.17%),其次依次为二级乙等(52.05%)、二级甲等(37.62%)、三级乙等(31.03%)、三级甲等(24.34%),见表2。
表2 不同等级医院感控人员兼任其他行政职能部门工作情况[n(%)]
2.3 调查对象医院分布情况 调查对象所在的1 265家医院等级情况:三级甲等占14.94%(189家),三级乙等占16.05%(203家),二级甲等占33.20%(420家),二级乙等占13.52%(171家),一级占22.29%(282家)。编制床位情况:<100 张占18.81%(238 家),100~500 张占46.48%(588 家),501~1 000 张占22.21%(281 家),1 001~2 000张占9.41%(119家),2 001~3 000张占2.53%(32家),>3 000张占0.55%(7家)。医院所在地区:四川省占57.79%(731家),其他省市占42.21%(534家),其中包括湖南、山东、重庆、江西、广东、辽宁、江苏等省市,湖北省仅8家医院参与调查。疫情期间,调查对象的医院中,65.61%(830家)非COVID-19定点医院;65.53%(829家)未收治疑似或确诊病例。
2.4 感控部门分布情况
2.4.1 部门设置 81.90%(1 036 个)感控部门是独立部门(直接向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汇报工作),≥100张床位的医院中,有13.34%感控部门是非独立部门;68.06%(861个)感控部门是独立的一级部门(与医务和护理同一级),31.94%(404个)感控部门是非独立的一级部门。
2.4.2 人员配置 64.74%感控部门人员由非多学科背景人员构成,35.26%感控部门由多学科背景人员构成,如医疗、护理、检验等。首先部门人员学科背景为1 类(42.61%),其 次 为2 类(20.95%)、3 类(9.17%)、4 类(2.29%)、5 类(1.11%)。日常情况下,部门人数多为1人(37.08%),其次为2 人(27.35%)、3~5 人(23.72%)。疫情期间感控部门人数与日常相比,68.38%人数一样,12.33%多1 人,6.64%多2人,4.19%少1人,2.29%少2人。
日常情况下,有41.98%医院感控专职人员配备不达标。编制床位与感控专职人员比值多为200~250床/人(58.02%),其次为251~400床/人(22.61%)、401~550 床/人(6.80%)、>551 床/人(3.72%)。而在医院编制床位>1 000 张的医院中,人员配置多为251~400 床/人(39.24%),其 次 为200~250 床/人(31.65%)、401~550 床/人(20.89%)、>551 床/人(6.96%)。编制床位>1 000 张的医院中有68.35%不达标。
2.4.3 不同等级医院编制床位/感控专职人员情况编制床位与感控专职人员比值与医院等级有关(P<0.05),且以三级医院感控人员配备不达标最突出,见表3。
表3 不同等级医院编制床位/感控专职人员情况[n(%),床/人]
2.4.4 设备配置 50.36%(637家)医院并未配备院感监测信息系统,49.64%(628 家)医院已配备院感监测信息系统,而70.08%表示院感监测信息系统仅能部分满足工作需要。
2.5 疫情期间的工作情况
2.5.1 总体工作情况 参与调查的1 265 个感控部门中,32.49%直接接触疑似/确诊患者;13.44%参与省市级制度/流程制度或审核;22.77%参与省市级组织的督导工作;多数未派人支援(81.98%)或指导(59.21%)其他医院,但也有一部分派人支援或指导其他医院;5.45%支援湖北武汉,86.09%及时发现并研究各种新发文件者,92.89%及时制定疫情防控制度及流程,89.57%及时更新制度与流程。此外,疫情期间感控部门相关工作情况,见表4。
表4 疫情期间感控部门相关工作情况[n(%)]
2.5.2 建筑布局规划情况 建筑布局改建也是新冠疫情期间感控人员的重要工作,调查显示:建筑布局改建次数为2次,占21.98%;1次,占17.39%;>5 次,占10.20%,其中>10 次,占4.03%。有57.94%医院进行新建,多数新建1 处(26.64%),其次2 处(14.07%)。63.57%新建发热门诊,21.15%新建感染科,15.14%新建负压病房。
2.5.3 培训情况 疫情期间,95.71%的感控部门进行了不同层次的COVID-19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包括院级及到科室现场),培训次数多为5~10次(30.59%),其次为>20次(24.82%)、>10~20次(21.82%)、1~<5次(18.5%)。
2.6 感控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配合度情况分析医院领导及临床科室日常对感控重视程度尚不有不足,以3分为主,而在疫情期间对感控重视度均明显提高,分别以5 分、4 分为主,而44.35%认为感控部门对本次疫情防控所起作用满意,38.97%为非常满意,见表5。感控部门在防控中,84.50%感控部门有一定决策权(39.92%认为有小部分决策权,38.97%认为有大部分决策权,5.61%有完全决策权),仍有11.30%认为无法决策。
表5 感控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配合度情况
3 讨论
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之一,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疫情期间,医院作为接收和隔离COVID-19患者的场所,感控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同时感控工作也面临巨大挑战[4]。有研究[5]表明,实施恰当的感染控制措施,可以实现零环境传染及零医护人员和清洁人员的医院内获得新冠肺炎,而感控人员在医院内感控措施的落实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感控人员为护理学专业,占84.32%,从事感控工作前是护理工作背景,接近一半感控部门仅由护理人员构成,仅35.26%感控部门是由医疗、护理、检验等多学科背景人员构成。感控部门是具有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其工作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并贯穿于诊疗工作的各个环节,而以护理专业为主的单一模式会导致感控工作不能全面开展和深入推进。有调查显示,感控人员中医师与护士的比例为1∶2较为合适[6]。本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感控人员认为现有知识不能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其知识储备是否满足疫情防控需要与工作背景有关。而98%感控人员认为应设置医院感染管理/感染控制学科。有专家建议,将医院感染控制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与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并将其基础知识作为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或内容[7],因此,在目前缺乏感控学科的现状下,感控部门人员专业构成亟需多样化,同时需要加强感控学科建设及感控人员能力提升,以满足感控工作需要。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8]要求医院应按每200~25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本调查结果显示,日常情况下仍有41.98%医院专职人员配备不达标,并与医院等级有关,以三级医院最突出,不合格比例达57.40%,与相关研究[9]结果一致,而在编制床位>1 000 张的医院中,仅31.65%医院按要求配备感控人员。有调查显示,2015 年感控专职人员绝对数较1995 年有所增加,但是每千床专职人数却有所下降,原因是专职人员数量的大幅增加跟不上医院床位数增加的幅度,导致专职人员相对不足[10]。本研究使用编制床位数作为评判标准,而很多医院实际使用床位数远大于编制床位,所以感控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较为突出。另外,本研究还显示,感控人员是否兼任其他行政部门工作与医院等级有关,其中以一级医院最显著。随着对感控工作的深入和精细化,工作量日益增加,调查显示,430 所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中,约50%感控部门有人员直接接触疑似/确诊COVID-19 患者,830 所非定点医院中,仍有24.10%感控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由此可见,感控人员承载着高感染风险和超负荷工作,而在身体与精神双重疲劳下易致其精神状态欠佳,可能会对感控人员身心健康和工作效果产生不良影响[11]。此外,本研究显示,多数感控人员职业成就感不强、内心不想继续从事感控工作,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能与感控人员多数日常收入较医院同级别同部门人员低,职称晋升难等方面有关。因此,需增加感控人员数量、改善感控人员待遇、解决职称晋升难等问题,稳定感控队伍,提升感控工作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使用,可减少感控人员监测所需时间,从而提升感控团队的工作效率及工作准确性,节约感控人力资源[12]。本研究结果显示,仅49.64%医院内配备院感监测信息系统,且配备有此系统的感控人员多数表示仅能部分满足工作需要。有研究[13]显示,大部分医院的感控部门没有独立的办公设备,而依附于医院其他科室或护理部,导致感控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如果院感监测信息系统不能满足需求,则难以有效预警、监测和评估感控工作。也有研究[14-16]显示,知识匮乏、人员不足、设备不足均是有效实施感染控制的常见障碍,均不利于感控工作的开展。所以各级医院重视感控人才建设的同时,也应完善感控硬件设施的配备。
早在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17]中要求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本调查结果显示,1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中,尚有13.34%感控部门是非独立部门,不符合国家要求。31.94%感控部门非独立的一级部门,是属于医务或护理等其他部门的下属部门。同时本研究结果发现,医院领导及临床科室日常对感控重视程度尚有不足,而在疫情期间对感控重视度均明显提高。疫情期间,84.50%感控部门有一定决策权,11.30%感控部门表示没有决策权。2004年WHO在《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使用指南》[18]中提到医疗机构必须保证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感控部门)有适当的权力以有效地实施感染控制项目,突出感控部门在医院管理中独立地位及其所处级别,而感控部门应直接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院长或分管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更有利于各项感控工作的落实。因此,临床工作中应强化医院管理层及临床科室对感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并贯穿落实于临床诊疗活动中。
疫情期间,大部分感控部门工作人员不仅负责指导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个人防护等工作,还参与建筑布局改建、防护用品证件审核等,工作强度高,压力大,而大多数医院感控部门人数较日常并没有增加,甚至有一部分因感控人员支援异地及下基层医院指导等情况而导致人数较日常减少。另外,疫情期间,95.71%感控部门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培训,包括院级及到科室现场等。有研究显示,对医护实施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进行相关干预,最终能提升医护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19]。为应对疫情,感控部门除了现场督查指导外,尚需及时发现并研究各种新发文件、及时制定并更新防控制度与流程。因此,疫情期间感控人员工作量巨大,各省市开始推行的感控督查员制度,也是缓解感控压力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感控人员专业结构单一,人员数量不足,硬件条件有限,职业成就感较差,疫情期间承担了大量工作,为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国家相关部门应更加重视感控队伍建设,推进感控学科及专业的发展,医院层面应合理配置感控人员,加强感控信息化建设力度,采取系列措施提升感控部门地位、提高临床人员对感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顺利推进感控工作,落地实施感控措施,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