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22-06-01李莎
李莎
摘 要:我国各企业、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以及外部利益者都非常重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通过观察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发展过程史,在2012年以前,主要是主动信息披露,此后,我国就开始以沪深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为对象执行强制性披露。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形势开始逐步走上正轨,但是有一些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开始分析了国内和国外内控信息披露的主要情况以及相关问题,随后对中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表露的不足提出有关建议。通过本文的讨论,以期对未来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研究贡献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部控制
一、引言
随着一系列的财务欺诈案的频频曝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引起了中外会计界的广泛关注。这些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暴露出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的机制、体制以及内控合规的执行上存在严重不足,此种不好新闻的发生,不利于经济发展和诚信制度的改善,也致使大众投资没有指向性,一些大的上市公司甚至是跨国公司为此而破产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因此内部控制应当引起重视。实际上美国证券交易所从1975年后就逐渐让管理者对内控实施行动,但因为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其最终没有被纳为强制性披露的主体。直到 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制定,才让大众承认内控披露的问题,于是命令上市公司做出的年报中必须包含管理当局对内控的评估。内控披露能够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效率还能促进管理当局提高内控质量以及为外部使用者展现有关的信息,其对企业至关重要。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动力不足
许多内控失效的例子,是因为不够重视内控,而非内控硬件的失效。大多数上市企业没有意识到内控披露的必要性,都是在遵守相关的披露准则,而不是自主披露。上市企业以前在信息披露上比较形式化,尽管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有硬性规定要求企业仔细填写披露信息中的“重要事项”,但还是有许多公司在填写年度评估报告时不按照规定行事以至于投资者无法获取充分信息。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都非常形式化且许多的信息披露都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导致实际进行内控评价时会遇到各种情况。从投资人的本身情况和公司经营水平看来,企业的运营成果更受投资者和股东们关注,但是从企业的未来发展来看,内部信息的披露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至關重要。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自身无统一标准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内部信息披露的统一规则,所以上市公司的内部评价比较随意。我国上市企业不重视信息表露,如果随意进行表露会导致其质量遭受严重损害,让上市公司无法意识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由于我国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够重视,政府没有耗费人力物力去钻研内部控制的深层含义,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常没有理论知识进行支撑。我国内控标准体系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虽然也有一些优秀案例和法规与之相关,但规定的范畴较小且没有规定其评价报告上报证监会。
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制度缺失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由政府进行监督管理为主,另外的有关监管机构相互配合一起辅助。监管的方式是通过《证券法》及其他有关法规和一系列行规,由政府领头,在宏观的层面实施操控,同时授权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的各种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指引证券服务机构和证券协会自我纠察,广大投资者也活跃在市场监管中的一种形式。但是这种监管模式有一个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市场过于依懒政府监管,导致监管的实施比较被动,效率不高。但只通过证券协会及其监督机构对所有的上市企业的全部过程展开信息披露管理,披露内容众多,监管部门非常容易出现问题,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很难迅速、精准地被发现。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没有正确认识到内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并且管理者当局对内控的认识不够,导致公司内部员工也不重视内控。这样一来,有些公司就会不重视完善公司内控制度,即使一些公司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内控信息披露制度,但实际上也只是在走过场并没有实际得到执行。
公司在内控上的成本会与公司规模的扩大提高而一同增长,虽然成本的增加可能是代表着公司的在扩大规模从而能够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无法提前预测内控信息披露所发生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哪个力度更大和其对公司的影响好坏。因此从长远来看,管理人员披露的内容大多比较表面且尽量避免发生内控信息披露的支出,未表露公司的真实情况。
有时披露内控信息可能会泄露企业的机密,所以大多数公司通常不会对内控信息进行非常具体的表露,甚至有的公司为了尽可能减少披露内控信息,还会把对公司的发展不利的信息全部定义为企业的机密而不进行披露。
2、外部原因分析
企业内控信息的披露某些程度上由企业本身对内控的重视度决定,另一方面由外界对内控信息披露的关注程度决定。现在看来,企业的外部使用者有投资人、债权人以及政府。对于投资者而言,大部分投资者都是通过投资专家的意见和媒体公布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因为他们并不太了解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这就减少了投资者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从债权人的需求方面来看,企业有很多种融资方式,但最普遍的就是银行借款。对于银行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公司的整体发展情况、公司财务状况以及内控制度,评估其偿还负债能力。由于我国内控制度并不完善也没有制定有力的监管制度,所以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求会对公司的内控信息产生影响,并且在进行信息披露时,过于形式化,虽然没有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却也没有作出披露其实质内容,使得内控信息的有效性有待商榷。
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识。
内部控制发展和表露不仅需要由政府部门来引导监管,上市公司也要合理调整公司内部治理构造。首先,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总经理的职责并进行明确分工,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与制衡机制。管理层对信息披露的认识要不断强化,要逐步认识到整个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开展进度以及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有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等等。其次,管理层应根据有关的意见对内控进行合理改善并且充分行使其权力去利用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了解企业在内部控制中的现行问题,同时要寻找监督和评价的关键从而掌握执行部门和下级员工在实施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难题进行解决。最后,充分利用和增强监事会和内部审核部门的监督功能,保障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发挥其应有价值。
2、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己经初步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相关的法律体系,但是还不太规范化,其中不免还存在一些缺陷。我国现阶段关于上市企业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的状况,就是在高阶的法律层面上的相关规范较少而且过于表面、概念化,这种表面的规定使得相关规范在司法行使的过程中,执法人员面对相关问题难以找到与其适应的法律规定,妨碍具体的司法执行程序。另外由于法律本身的滞后性,致使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不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证券交易过程中各种新问题,为了让证券市场的秩序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平稳的运行和发展,我国上市企业信息披露法规应该尽快得到完善。我国应制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统一标准,并对内部控制报告的详细内容和形式制定具体的规定与一致的要求。
3、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1)加强政府层面的监管。对于政府层面的监管,最关键的就是怎样去加强证监会对上市企业内控披露的监督力度,这个时候证监会在行使监管权力的同时还要确保足够的独立性。保障好证监会的独立性,才能使其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使证监会的监管职能能够更加充分的展现出来。另外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职责范畴要进行更加科学的划分,使其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这样才能让其在监管过程中更加畅通无阻,才能合理确保证券市场稳定发展运行,提高监管效率。
(2)加大违反上市公司虚假披露的处罚力度。一般来说,公司财务作假比公司实行人为内控控制的危害更加严重,美国萨班斯法案中,公司若故意违反财报披露原则,将处以五百万美元罚款并判刑可达二十年,所以美国对公司违背内控披露规则的行為处罚极其严重。但在中国,公司内控一般是由财政部、审计署、银行监督委员会、证券交易委员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各部门联合完成的,在我国有关法规中也无具体的违规所判处的责任处罚。我国有关法规中没有专门为内控制定的,相关的惩罚都极其稀少,就算有和内控披露有关的规定,其处罚金额也不高,企业高管未将其放在心上。因此建议相关机构要对违规内控披露进行法律上的处罚,运用更加完整的体系来确保企业内控披露的真实完整,严格对违反内控披露法规的行为进行惩罚。
参考文献
[1]孔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9(03):83-84.
[2]黄湘阳.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
[3]胡胜. 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