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究初中美术课作业的评价思路
2022-06-01缑同辉
缑同辉
摘要:初中美术课作业的布置与评价反映了该阶段美术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实践效果,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的时候应该具有整体性的方法和原则,无论是手工制作课或绘画课,作业评价应遵循美术学科的普遍原则。本文从三个角度提供了初中美术课作业评价的思路,首先是立足于学生身份提出的从材料方面进行评价、从主题内容进行评价和立足于教师身份提出的美术史观评价思路,但无论从何种角度,评价本身不是割裂行为,而是一种对作业进行的有效整理与归纳。
关键词:美术作业;水墨;材料;主题
一、从材料上评价
学生对于材料的掌握多停留在材料制造和材料宣传中的原初等级,且多以水这一媒介进行调和。先搁置材料混入其余媒介剂的问题,材料自身属性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容易掌握的。例如在初中美术水墨课,水墨本身从浓淡、干湿程度就可以分出多种色阶,中国传统讲究墨分五色,仅黑色一种便可以组成多种形式。在这里涉及的问题是学生对墨的用法不够熟悉,对呈现效果较为陌生。初中美术课已经涉及水墨传统绘制方法的内容,传统的图式更讲究毛笔与墨汁的把控,这是前人总结的绘制经验。像毛笔或墨汁这些材料对于一部分同学还是陌生的,他们无法将现有的材料组合成想表达的效果,无法使材料进一步尝试。如果单从材料上看,学生能将材料和内容分离,材料本身的特性大多依附于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中,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做到形式上的直观,发现材料的可能性,这里要重视材料本身的价值,这样的价值可能是学生无法察觉的,但作为一种剥离形式与内容的初步尝试,是具有拓宽学生美术视角的意义。这样以材料为立足点的作业评价多可以放在美术作业呈现的“痕迹感”“肌理感”较多的作业当中,除此以外在一些主题内容较为完整的作业中也可以作为一种次级评价角度加以运用。
二、从主题上评价
首先“主题”一词特指学生完成后的整体画面内容,是对于想象性内容的表达和落实。学生的作业大多呈现出一个普遍的问题:由于绘画经验的缺失造成想象性的主题难以组织成绘画语言。例如,学生拿毛笔画具象物体的时候并不知道如何该系统性的操作,一些同学选择直接勾线来模仿形体,一些同学选择直接涂抹色块,在这里涉及一个根本问题,也是绘画评价的双向问题,究竟是保留学生模仿性涂抹,还是引导学生进行模式性学习,这一个问题不仅是艺术创作的问题,也是不同艺术欣赏者的立足点的问题,这样的思考在艺术史上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谈论必须抛弃这样的层面,将问题的落脚点回归到学生内心的主题表达,依照学生自己的想法去谈论和引导。无论是手工作业或者平面绘画作业,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的创作思路及表达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老师的评价方向应以学生所表达的内容为主,从造型、空间、写实性上给予反馈。这一导向的作用更偏重于课程的专业程度,是一种近于模式学习的环节,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必要的。这一阶段学生应进入系统和专业的传统绘画模式中去学习,学生收到反馈后有利于思考美术创作的实操性,积累总结经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综合性美术创作能力。
三、结合美术史评价
教师的评价除了在作品本身的讨论以外,更要建立在整个艺术史上,老师作为文本的接受要做到“视域”的广阔,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准,评价学生作业就是一次艺术史的整理过程,也是一次艺术事件的接受与归纳,将学生的绘画行为嵌入艺术史,找到邻近的摹本或诱发创作的对象,是初中美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在整体的美术史观念的审视下,这是打开教师评价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初中美术课程是开启艺术系统性和模式性大门的启蒙,一些课程设置已经触及更为专业的艺术领域中,如国画版画等,学生面对这样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课程有更大的新鲜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专业知识薄弱的情况下完成的作品,教师应从自己建立的美术史观念框架中出发,去引导和评价學生作业,目的是带领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更为细致和更为专业。
四、结语
初中美术课程的作业评价角度应该是依照学生的实际创作为主,在立足各个出发点以前需要知道这些思路并不是互相割裂或者排斥,拿材料导向或主题导向来说,材料既可以塑造内容,内容又可以指导材料,材料所出现的效果对于学生作业来说应该给予肯定,此外,教师带有整体美术史观去评价和反馈作业则是对学生积极而有效的引导,三年的美术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精化和专业的过程,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有侧重点,使学生在阶段性的学习中使美术专业能力有所提高,既要有发现美的能力,又不乏美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苑嫦梅.关于初中美术课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