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讨

2022-06-01魏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先学

魏瑭

摘 要: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即可发现,传统教学模式明显无法满足教育改革新诉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及学科素养提升。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其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本文也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实践展开了探讨。

关键詞:初中道德与法治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8.032

新课改理念指出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及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借助有效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提倡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探究,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改革,也是优化教学、强化学生知识认知与理解的有效教学模式。若想将其有效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期间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起“先学后教”的教育思想,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合理的“当堂训练”设计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最终有效优化教学、发展学生能力。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概述

1.内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整个过程都是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而且遵循“尊重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原则而展开教学,这一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明确自身责任并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自行分析及解决问题,这也是所谓的“先学”。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而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在充分相信学生学习潜能的基础上而展开的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改变传统模式直接讲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在此之后,再利用课堂练习来了解与纠正学生问题,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2.特征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作为现代化教育教学新模式,有其自身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体现学生主体性。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期间,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提倡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让学生参与,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而展开的教学,而“教”反而是次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一定要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出自身教学引导、组织作用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及思考,从而有效提升教学实效。第二,体现因材施教。不同学生思维、学习能力本就有所不同,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应用,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真正有效锻炼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第三,体现循序渐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应用,还能很好地体现出教学循序渐进,毕竟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主张学生“先学”,之后再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来进行指导与当堂训练,所以这整个教学过程是基于学生实际而展开的循序渐进教学,能够更好地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基础教育活动在开展的时候,也从之前注重学生成绩逐渐转变成了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以生为本更是成为教育教学要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开展的时候自然也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作为教学出发点,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得以形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则能改进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弊端,真正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道德与法治课上,这样就能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环境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仅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使命,同时也需要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可是传统模式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明显没有关注这一点,过分注重学生学科成绩提升,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品格的培育。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则能改善上述问题,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而言,这一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整个道德与法治课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3.构建高效课堂

传统模式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大多是以教师“教”为主导的教学,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及探究的机会,也不具备自主学习及为分析的能力,处在这一环境下学生整个学习压力较大,课堂教学效果也无法保障。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则提倡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之后再借助当堂训练来深化学生理解与感知,所以能够为学生打造出一个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要想有效发挥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需要及时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束缚,在课堂上重新定义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地位,借助有效手段来全面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这可以说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关键。以“友谊与成长同行”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就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这一课时收录的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有效凸显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先学”之后,教师则可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来强化对于学生的讲解,立足于这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来引导下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友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教”的引领下感知到友谊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帮助学生懂得要如何与人交往。此后,教师在完成这一课时内容讲解之后,教师即可联系相应的习题来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学生认知,如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思考下如何与朋友产生矛盾要如何处理?这样学生就能在“当堂训练”中形成更为深刻的感悟,从而真正有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期间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教学理念是关键,毕竟理性是教学行为的指引,只有教师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积极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来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同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及发展。53907B57-FBEC-45AB-A483-479811D68125

2.导学案引导,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其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及思考,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可以借助有效手段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及思考,这能更好地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借助导学案来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这能让学生在导学案探究及思考过程中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有效认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有了导学案学生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任务及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绕着导学案来展开探究,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主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实效。为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可以自主学习的任务以及空间,通过合理的导学案设计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及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在逻辑思考及推理过程中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网络改变世界》为例,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即可为学生合理设计导学案,要求学生通过自行资料搜集及探索来分析网络改变世界的具体实例,通过这一方式来为学生提供任务,而学生则能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有效认知和感悟,从而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践中得到发展与进步。

3.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规律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实践期间,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而学生也能在自主学习及探究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规律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感悟,最大程度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改进与创新,也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在自主学习与探究中获得理性认知。为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要想真正发挥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价值,还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任务,借此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规律的探索,从而真正优化教学。例如,教师在《青春的邀约》教学时候,即可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来让学生自主探究青春期自己的变化,可以是心理的也可以是生理的,这样学生就能在自主探究中更好地认识到成长不单单是体现在身体上,这能帮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对青春期形成正确认知,同时有效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为学生自我情绪调节以及心理问题处理提供良好保障,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还可以在课程实践期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由此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及交流,从而有效提升整个教学效率。大多数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都较弱,若完全讓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的话,很难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而小组合作学习则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并且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思维碰撞,有效促进学生交流与互动。为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一定要准确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借此来进一步提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以“权利义务伴我行”为例,教师在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之前,可以先结合学生个体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确保各个小组成员搭配的合理性以及能力互补性,这样才能起到组内相互促进的效果。而在小组划分之后,教师可以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设计合作探究任务,之后再为小组成员进行细化及分工,这样各个小组成员均能在合作中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知,有效提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实效。

5.提供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与提高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要想有效发挥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还需要在课程实践期间为学生合理设计课堂练习,由此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一节课内容之后,可以联系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及时提供一些课堂联系,由课堂联系来有效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及强化,这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能促进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外化于行,从而真正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服务社会》教学完成之后,即可为学生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思考自己能够做哪些服务社会的事情,这样就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及课堂实践,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真正提升整个课堂实施效果。为此,教师在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来为学生合理设计课题练习,由此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把握,从而真正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弊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及把握,而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良好发展,最大程度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突破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轻松且自由的教学氛围,真正深化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及发展而言意义非常。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一定要立足于新课改原则来强化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借此来有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及框架,而学生也能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探讨》,《文理导航》2019年第13期。

[2] 朱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天水师范学院2018年硕士论文。

[3] 李晓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年第4期。

[4] 廖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都市家教月刊》2016年第11期。

[5] 廖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都市家教》2016年第11期。

[6] 蒙思潮《“先学后教”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中学生作文指导》2018年第16期。

[7] 刘晓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先看后学”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14期。53907B57-FBEC-45AB-A483-479811D68125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先学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不怕死的留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下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