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物理高效性课堂的策略探讨
2022-06-01罗凌亚
罗凌亚
摘 要:从知识本身的研究来看,高中物理知识研究的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以及各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逻辑和规律的本质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但是高中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时,首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然后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组织形式,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这种教学理念就是生本教学理念,教师在制订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模式的时候,都围绕学生进行设计,使得教学更贴近学生。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物理教学
对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教育及教学来讲,任课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发展现状,进行创新性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探索及尝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与热情,让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物理的快乐与成功。
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
在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老师讲授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和接受知识。这极大地降低了高中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新课改理念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打造一个以学生为主而教师起引导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需要注意加强高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营造良好轻松课堂氛围的同时,方便教师掌握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贯穿整个教材知识,结合高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电磁感应现象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教学器材对课本中所提到的实验进行演示,同时在演示过程中稍加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几名同学与教师一同演示实验过程,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实验在实践过程中理解了物理学科的知识,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力。
二、加强生活情境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比较复杂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又较大的学习难度,从而导致对中学物理的学习产生厌烦,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对此,任课教师可以从“物理源于生活,生活践行物理”的理念出发,加强生活情境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高中物理《自由落体》一课内容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通过高空坠物危害人们人身安全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抛硬币” 的活动,使学生感受从不同高度扔下的硬币,其落体的过程及结果的不同。 最后,引导学生正式开始关于自由落体知识的学习。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小组,培养思维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投入思维,不愿意主动分析探究问题,那么学习的效果肯定不理想。而且物理知识的逻辑性非常强,学生会面对问题,在面对问题的同时学生需要将问题出来,和同学及老师交流。因此本阶段研究教师设计研究性学习小组,让学生组建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探究,整个过程实际上就像科学家在探索发现一样。
例如,在讲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受力分析》这节课时,本节课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整体法和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以四位学生为一组组建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针对整体法和隔离法展开研究学习。学生可以自己组织学习活动,可以设计学习活动,比如其中一组的学生设计了一个斜面和一个叠在一起的模型,分析探究整体法和隔离法。还有的小组制订了一套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究。或者教师可以作为指导者参与到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将有关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讲解导入在微课中,让学习小组跟着教师所设计的微课进行学习,重点突破疑难问题,实现思维和探究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开展目的是针对一些疑难问题展开探究,在交流和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和问题,集思广益,共同突破疑难进而实现物理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重点,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体现了生本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理念。
四、以情感策略为主线,强化课堂教学的情感交流
教師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与学生间的死板关系,在课堂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首先,教师需要注意尊重学生内心的想法。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引入故事,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知识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了,因此教师授课不宜过分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灵活变通,采取多种方式将枯燥的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比如,教师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章节时,想要提高课堂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将比萨斜塔的背景故事生动形象地讲授出来,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听故事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看法,最后通过物理学科的教学,学生自己就可以解答听故事过程中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又强化了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理任课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性地解决和完善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规划设计,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热情,加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高效物理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及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颖.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智力,2021(21):107-108.
[2]龚春燕.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8):57-58.B875360F-4FA0-4E49-915D-A11EC82E76F9